Chegg 起诉谷歌,称 AI Summary 影响了网站流量,导致自己的业务受损,面临不得不出售的境地。
Chegg 可以说是这波 AI 浪潮中最具代表性的“牺牲者”。这家公司曾靠庞大的题库、专家答疑和强势的 SEO 能力,在学生圈拥有牢不可破的护城河。如今,股价已跌破 1 美元,濒临退市边缘,能否顺利被收购成了最后的希望。
问题的核心在于:Chegg 赖以生存的壁垒——内容积累与搜索流量,正被 AI 快速吞噬。在过去,Chegg 拥有数十年积累的题库和专家解析,但在 AI 时代,只要知道题目,模型可以几秒钟生成答案。与此同时,越来越多新一代 AI 解题应用开始用生成内容直接做 SEO,抢占搜索流量,这让 Chegg 原本的自然流量来源被严重侵蚀。
更致命的是用户行为的改变。随着 ChatGPT、Claude 等 Chatbot 类产品的普及,学生的提问习惯已经从“搜索引擎”迁移到“对话机器人”。Chegg 不仅在内容层面失守,在渠道层面也被彻底边缘化。
从这件事,我延伸出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曾经爆红、也确实赚到钱的 AI 解题应用是否还有机会?
坦白说,我个人持悲观态度。学生人群是横向 AI 大模型产品最看重的核心场景之一。只要模型的基础能力足够强(参考 OpenAI、Anthropic 等厂商公布的 Benchmark 就知道了,学生题目几乎是标配测试项),ChatGPT 和 Claude 这类通用工具完全可以覆盖 95% 的解题场景。
Horizontal 大模型产品不断升级,打击频次高、用户习惯也沉淀得快,而垂直类 AI 解题产品反而难以形成真正的差异化优势。不管是靠数据积累、模型微调,还是人群 niche 切分,从目前来看都比较吃力,护城河越来越薄。
第二个问题:SEO 还值得做吗?
老实说,感受越来越强烈的一点就是:SEO 对新产品真的越来越不友好了。
曾几何时,大家说出海一定要靠 SEO,那是因为欧美市场不像国内有微信生态、公域投放这么发达。但现在 AI 内容泛滥、Google 搜索质量下滑、算法又越来越强调品牌权重,一个新产品想通过 SEO 冷启动,简直难如登天。
我的实战感受是:目前对 ROI 贡献最大的方式是短视频和 Influencer 联动。SEO 虽然依旧重要,但更适合在产品已有稳定流量和品牌认知之后去强化沉淀,而不再是启动阶段的首选手段。
当然,有一点需要说明,这里指的是产品角度出发的长期 SEO,如果是蹭热点词搞流量那一套,依旧还是越快越好,但跟做产品的 SEO 还是不太一样的。
运营增长的两个核心认知
第一点:产品是核心,没有产品的运营增长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回顾我参与过的几十款产品出海经验,哪怕是面向同一人群,同样目标市场,同样投放渠道,有的跑通了、有的死得快,关键就在于产品细节是否打磨到位。哪怕运营策略一样,产品不对,一切增长都是空谈。
第二点:运营增长一定是实践干出来的,没有一招鲜的理论,永远在不停变化和迭代。
本质上现在做增长就是在跟平台博弈,尤其是 Organic Growth 这块,说白了就是在免费薅平台的流量羊毛。而平台规则一定会变,Reddit 账号频繁被封、Google 搜索算法反复更新、Product Hunt 最近严打机器人账号,都是鲜活的例子。
同时,新平台、新机制带来的流量红利窗口越来越短:比如 TikTok 早期 AI 视频的爆发、AI 转录 Youtube 内容做 SEO、再到最近 Perplexity 的导流机制等,每一波红利稍纵即逝,拼的是嗅觉和实操速度。
强调一个长期主义的底层逻辑:
一切增长的根本,还是产品。
产品做好了,找到了真正的 PMF,自然会形成一个 Self-Sustaining Growth Loop(自驱增长飞轮),这才是本质。真正的好产品,不需要搞太多“增长黑科技”或者什么裂变、插件套路,自然有人愿意分享、愿意留下。
而从运营和增长的角度来看,方法和打法是动态演化的,没有一招鲜吃遍天。过去能跑通的渠道、策略,也许今天就不再奏效。每个阶段都有新的 Viral 点、新的流量洼地,只有不断实践、不断试错,才能摸索出下一条通路。
最后总结一句话
运营增长说到底,真的是个苦活累活,没有人能靠理论打赢战斗。
如果没在一线干过,所有策略都只是参考。如果没有产品的支撑,所有渠道都只是空转。真正的增长,靠的是你在实践中试出来、调出来、拼出来的。
所以核心始终是:把产品打磨到位,然后把手伸进每一个渠道,亲自跑,才能抓住下一波属于你的机会。
结尾
最后交个朋友,我自己是一个连续创业者,并在过去两年担任了 25+ 产品的海外增长顾问,现在准备全职 All-In 入场创业,我给自己定位是 COO 的角色,希望能够找到合适的 CEO 和 CTO,感兴趣一块合作的朋友欢迎加我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微信】)一块交流!
点击看我介绍,我的新书也即将出版,跟我合作过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我是一个特别落地的人,所以这本书的核心也是实用主义,没有任何空洞的理论和套话。因为我一直在一线做事,所有的内容也都是从我过去的实战经验中总结而来,以终为始,从结果出发。写这本书的目的也是希望能够帮助更多出海的朋友,快速把产品出海落地干起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哈
也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分享你的观点!
觉得内容不错的朋友能够帮忙右下角点个赞,分享一下。您的每次分享,都是在激励我不断产出更好的内容。
欢迎关注深思圈,一起探索更大的世界。
往期文章
一文讲透如何用 AppSumo 来获得早期付费用户
国内出海团队一定要补的一个短板是什么?
AI Wrapper 套壳应用赚钱的好时代要结束了吗?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