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跌倒,币安吃饱,BG 吃瓜。
时机刚刚好,OKX DEX 被欧盟监管,BGB 币价下行,币安完成融资后,开始精准点杀,流动性配合体量优势,开始重整旧山河,Timing 永远是最核心的商战要素,一如三天内数条推文埋葬 FTX。
$Mubarak 接住币安“事件化 Meme”流量,币安主站打通 Alpha 展示页面,令人有些恍惚,这还是那个 Trust Wallet 好几年挂机,Binance Wallet 持续性躺平的币安吗?
币安钱包开始为期半年零交易手续费优惠大酬宾,直击 OKX DEX 被监管下架的时间窗口,能抢多少流量算多少,再配合 BSC 开启清理夹子大作战,一直被认为缺乏链上基因的币安突然支棱起来了。
这只是一个侧面,如果我们细细梳理币安的一贯打法,从最早的直播、天使,到最近的闺蜜币、币安太子,币安的思路从来都是 Web2 的互联网免费策略 + 极致流量运营,给跟不上节奏的同行们频频开课。
币安从来不拥抱 Web3,只拥抱市场份额。
Web2 互联网的最大谎言是免费使用,App 先把内容卖给 / 免费提供给广告主的目标受众,然后再把目标受众的注意力卖给广告主。
浏览淘宝的费用是阿里和用户出,运营商坐在家数钱,买 9.9 的收益是阿里赚大头,商家赚小头,用户承担全部代价。
类比一下,KOL 建立收费群,然后再把兄弟们卖给项目方,这是 win-win 模式,KOL 建立免费群,然后再把姐妹们卖给交易所赚返佣,这也是 win-win 模式。
在币安这波攻势前,Crypto 已经开始逐步拥抱“免费“,尤其是零 Gas 转账,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波场 Tron 的 USDT,以太坊正在推进的 AA 账户代付功能,比如用 USDC 支付 Gas Fee,以及 UniversalX 试行过免除 BNB 链的 Gas Fee。
不过,这里其实隐藏两种 Gas Free 模式,一种是转账时代付,比如以太坊的 USDC 代付,本质是通过智能合约,将需要的 ETH Gas Fee 以 USDC 计价,允许用户在账户内无 ETH 时完成交易。
另外一种是交易时产生的链上手续费,比如 UniversalX 的就属于此类,本质上是一种项目方补贴,而并不是消除了链上转账费用。
严格来说,用户在发起交易时,会产生至少两笔交易费用,分别是链上处理的费用,比如以太坊收取的 Gas Fee,以太坊节点收取这部分费用,还有一笔是项目协议的手续费,比如在 DEX 交易时的手续费,这部分费用会进入项目方协议中。
从来没有消除 Gas Fee,只不过是代付或者随后在交易中收取(SNPA,Swap Now,Pay After),如果两者全部免费,那请看清本金是否安全。
读懂这一点,就可以发现,Web3 现在开始染上传统互联网的一些风格,开始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话术体系,来迎合对免费模式有刚需的用户,比如不认同 DeFi 理念,只想用接近互联网免费、快速体验 Web3 金融泡沫的客户群体。
而在这一点上,显然 Web3 的平台效应也会出现,这次是以更剧烈的免费之名,卷起更汹涌的滔天流量盛宴。
如果你觉得 Meme 疯狂,那么一定是没见过 125 倍币安的狂暴,2021 年,美国监管的重心并不是 DeFi,而是 CEX 之间疯狂的杠杠大战,币安 125 倍、FTX 101 倍、BitMEX 100 倍,在监管压力下,各主要 CEX 才将其下压到 20 倍,甚至是 dYdX 自己都主动在 2022 年降低至 20 倍。
从 125 倍杠杆到免费转账,币圈经历了一次整体的去杠杆历程,与之对应的是暴富故事的衰减,你以为 Meme 币造富效应强,恰恰是以散户整体损失为代价。
我们可以计算一下,以下产品的财富效应依次递减,尤其是 Meme 狂潮逝去后,生息稳定币已经成为 DeFi 发展主旋律,更进一步的公链 / 钱包的假免费,真转嫁,已经没有散户什么事。
合约 2021/2022,杠杠乘杠杠,资金无限有
回报 2024 Meme,单币千万倍,过去不再来
生息 2025 USDe,年息个位数,大户笑哈哈
免费 公链 / 钱包等,BSC 免费了,大家快来冲
从主打财富效应到主打免费,现在 BNB Chain 的 Meme 已经不是 BSC 的土狗频出,金狗爆款的旧日时光,不过唯一值得学习的仍然是币安,他们是唯一的始终坚持学习和使用 Web2 最新玩法,而不是类比、参考互联网发展历程的叶公。
比如,币安防夹的办法是直接更中心化,直接喊出包赔的口号,如果是以太坊等系统,则会选择将 MEV 问题货币化,让大家一起来分享利润,颇有一种“打不过就共存”的美感;
比如,币安发展链上生态的办法是与其提升自己,不如等对手出错,OKX DEX 历经数年,近千人的耐心打磨不如一次埋伏已久的偷袭,不存在去中心化共识,市场份额是唯一 KPI;
比如,币安对流量最为珍视,Gas Free、被夹真真假假,到底赔不赔留待后话,至少情绪价值是到位的,胖猫跳江还要被骂浪费粮食,CZ/ 何一真的关心你今天冲浪体验。
在币安交完罚款后,大家才明白,原来合规就是合美国的规,OKX 明明也给美国交了 5 亿美元罚款,但是还要继续合欧洲的规,说明只要你喜欢合规,你就有合不完的规。
币安是真的合规了,还有人奔波在合规的路上。
流量为什么重要,KOL 为什么赚钱,因为币圈的一切最终都会导向交易,项目方的存在是为了产生交易标的,如果不需要中间商赚差价,那么 CEX 和 KOL 是直接的杠杠来源,只不过,快速的上杠杠,也会遭遇更为猛烈的去杠杆过程。
不过,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什么越是 CEX/DEX 混合双打,币安就是屹立不倒呢,从 HBO 混战到 BitMEX 挑衅,从 FTX 到 Moonshot,一轮又一轮的冲锋,币安还在潮头。
我想,事情正在起变化,交易平台的未来大概率不会是一枝独秀。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