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尽的瓦猫之夏|ren:清迈将迎来瓦猫精神的飞跃
2023-09-14 12:20
去中心化社会(DeSoc)20讲
2023-09-14 12:20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编辑|flytoufu

排版|Wingo



前言:

在去年瓦猫之夏前后,流传着一张梗图,将大理与硅谷进行类比,洱海与旧金山湾形状仿若双胞胎,大理古城的位置恰在 Palo Alto 的相似地方,甚至大理大学也在斯坦福大学的对应方位。

这固然是对大理福尼亚的调侃戏谑,却道出了瓦猫精神的渊源。开放,共益,协作,开源,这些硅谷标识性的精神特质,在遥远中国的西南角落里,听到了自己的回响。

曾在硅谷工作的 ren,成了这些精神特质的布道者。或许是香蕉煎饼之路带来的嬉皮士文化让他感到了亲切,他在大理待了下来,推动了瓦猫的最早叙事

因此,由 ren 的访谈作为瓦猫之夏回顾的最后一篇,再合适不过。在我们进行回顾期间,听闻了清迈正在筹备的瓦猫 2.0(而且据说也受到了我们回顾系列的鼓励!),ren 也在参与对升级版瓦猫的探索。瓦猫精神的传承不再只是期待,而正在成为现实!


洱海与旧金山湾|访谈对象供图



访谈者 F: flytoufu,Uncommons 社区成员

访谈对象:Ren,瓦猫之夏策划组负责人



F:九月初在清迈筹备的瓦猫之夏 2.0 启动大会看到你也参加了,最近是什么状态?


R:八月我在清迈的庙里冥想了一个月,没有手机,不能看书,每天就是专注当下,但瓦猫还是出现在了我的脑海好多次,无论冥想还是在庙里行走的时候,可以看到这个事情对于我个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给我创造了非常多希望,让我看到很多可能性。


我最近刚刚从庙里出来,经过一个星期的修整,我决定再次参与瓦猫的协作。依然在做着与上次同样的工作,创造叙事


清迈之庙|访谈对象供图


F:回到对去年瓦猫之夏的回顾。当时很多人戏称你是首席叙事师,最早的叙事是你提出来的吧?


R:其实还是有很多人的集体智慧。我们在 2021 年底的时候就开始在讨论这个事情。虽然说瓦猫的启动是在 706 的大厅拉了一个黑板,说干就干了。但在这之前,还有很多社区中的前置讨论。当时我们在大理已经初步形成了的自由、共创和富有创造力的社区氛围,也有很多 web3、区块链从业者、数字游民和社区建设者在这里共居。


我们意识到,有更多的人可能会喜欢加入我们当时的生活方式,并且在我们形成的文化已经有潜力去积极的影响和启发这个世界。因此我们想要吸引同行者,把大家带到大理,加入我们,与我们一起共创,这是我们的最初动力。我们曾经畅想过做 web3 bootcamp,也做过一些社区大会,最终在大家共同探索中促生了瓦猫之夏的形成。


F:你们当时对于瓦猫之夏的想象,可不可以用一两句话概括?


R:在正外部性的行动原则下,让价值观相似的人和团队找到彼此,互相启发,协同行动。我们尝试着创造一个充满信任,共识和热情的环境,一个让技术灵感和对未来的想象自由翱翔的地方。


让一群对技术有热忱,对 DAO 的治理与自组织精神探索,对公共物品有思考的伙伴们聚集在一起,互相启发,协同行动。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创造了 WAMO,它是一个正外部性的化身,我们期待它可以守护我们开放,共益,协作,开源的社区气氛。


F:举办前三天,大会被勒令解散,你当时是什么反应?对于你们的叙事有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R: 第一反应肯定很气,我们努力了这么久,然后你说给我们干掉就干掉了。后来我们团队一个人把消息走漏出去了,它很快的就变成了媒体上短短的一行字,“瓦猫之夏取消了”。


但当我们的很多伙伴听到这个消息,给了我们很多积极和鼓励的回应,大家依然决定去大理参加这场已经被取消了的瓦猫之夏。这给了我们共创团队很大的力量。我们觉得好,既然这样,就把它彻底的去中心化。


我们在当天写了一篇变更告知,在最后说,今天的见面并不是 Goodbye,它是 see you soon。我们表达了支持大家以分布式非官方的形式发起活动,只保留了相关的信息发布渠道,让大家可以自由的发布活动的信息。


我们虽然没有了主会场,但整个大理都变成了我们的舞台。大理古城所有公共空间,咖啡馆,酒吧,都变成了大家组织活动的会场,它变成了一场通过瓦猫叙事建立起来的,共识推动的完全去中心化的自组织大会。


我相信正是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才让瓦猫之夏成为了真正的瓦猫之夏,也重塑了它的故事。虽说我们本来就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协作团队,但相对于其他参与者来说,我们多少还是一个中心节点的存在。而因“不可抗力”取消反而消除了最后的中心化,使得我们成为了前所未有的,也是唯一一次完全去中心化,完全依靠共识所产生的 web3 的大规模去中心化线下协作。


本质上来说,在去中心化之后,整个瓦猫之夏是完全靠大家的愿景,共识驱动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瓦猫之夏提供了一种以非资本,非权威驱动,完全去中心化大规模活动组织的可行性证明,这是一个很重大的意义。


我相信这种协作方式是完全可复制的,它的经验在凝聚共识,创造信任,构建自组织以及产生集体行动方面都有借鉴性。或许,在某些情景中,这种彻底去中心化形式,才是最好的打破社区与团队边界,共同创造,互相启发的方式。


瓦猫之夏|网络图


F:一年之后回头看瓦猫之夏,你对它的成功和不足之处有没有新的思考? 


R:我们实现了我们策划时所有的预期,我觉得它已经很成功了。瓦猫之夏塑造了一座没有明确边界的创意之城,各种思想在此碰撞、交融,将不同的人联系在了一起,催化了一系列社区、DAO、公共物品相关的项目的爆发,


它不仅给现有的社区和团队带来了新的活力,也促成了许多社区和公共空间的诞生。瓦猫之夏让很多参与者对自组织和去中心化产生了认识,建立起了他们对于 web3 社区的文化属性的想象,与正外部性的概念,也塑造了中国的 web3 生态。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验证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通过叙事在群体之间产生共识,并导向行动,大规模去中心化的协调是可以产生的,并且能产生非常积极的效果。


当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自始至终,瓦猫之夏的团队中,很大比例的建设者并不是由个人利益或激励机制驱动的,很多的建设者真的是带着真诚和利他的心在无私奉献,从来没有计算过个人得失。他们没有被充分的看到,或许是我们最大的不足之处了。


在这里我想特别感谢一下jiangNicholas Hu,没有他们,就不会有瓦猫之夏和瓦猫 2.0。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遗憾,但是整体上都是实践层面的遗憾。人是环境的产物,我们本身也有局限性,我们最终可以走到这一步,集体智慧可以让我们达到这里来,其实已经很好了。


F:瓦猫之夏后你到了清迈这样新的环境,总体是什么感受?


R:清迈本身的文化非常的 peace&love,这里还有很深的佛教底蕴,同时它又是一个比大理更久远的旅游城市,据说有 6000 家咖啡厅,在生活的丰富性上,超过大理,它是一个比大理更适合做瓦猫之夏的地方。


清迈|网络图


这里同时也非常国际化,有着很多国际社区,大量的数字游民居住在这里。如果你去网上搜相关资料读的话,会发现很多人说清迈是全世界最适合数字游民的地方。这在一个侧面也映照出来了它的自由和生活的丰富程度。它在一个非常小的空间之内产生了巨量的公共空间,巨量的咖啡厅,巨量的饭店,巨量的人自由地社交和行动。


相比大理,这里更适合世界上每一个人,不管你来自中国,来自俄罗斯。还是来自印度,甚至你来自非洲,所有人都可以在这个地方去与其他人一起共同创造,共同成长,找到同行者。上次瓦猫我们与当地社区的互动非常有限,如果我们有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好的工具,我们应该向当地人分享。


我们应该去聆听他们的意见,和他们在本地所产生的智慧交流。清迈是泰国高等教育比较密集的地方,有着很好的大学,在本地也有 CCC(Crypto City Connect)这样的组织。我们应该把当地的 crypto 和 web3 的力量,以及各种大学,社区和公共空间联合起来。


我们不是作为悬浮的存在,不是一种新殖民主义,我们想要让任何可以加入我们的人都自由的加入我们,和我们一样在这个过程中去获得更好的未来,这是我们的原则。


清迈的山|网络图


F:你对于瓦猫 2.0 有什么样的想象?


R:同瓦猫之夏一样,这次我们也会坚持在正外部性的原则下共同行动。将瓦猫的精神延续下去。


我想简单解释下我们对正外部性的理解:我们相信个体不是独立于环境而存在的,我们在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理想的同时,应当充分意识到我们是环境的一部分,我们的行动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我们希望每个人的行动不只是为自身带来利益,也可以让他人,生活的环境,社会,乃至世界变得更好,我们拒绝让我们的行动创造公地悲剧,这是我们协作的基本原则,核心共识。


在这个共识之下,我们打算去创造一次国际化的瓦猫,一次去完全去中心化的瓦猫。与上一次的瓦猫相同,


瓦猫会继续保持活动的公共性和正外部性,继续以主题营地作为主体,继续成为开放、开源的共创,继续创造出充满信任,自由,多元的会场,让彼此在这里找到同行者,互相启发,协同行动,共同创造。


我们也会将上次的主题作为这次大会的一部分延续下去,让这里诞生更多的公共物品,产生更多的协调机制,更多的 DAO 和自组织,导向更多正外部性的行动。


这次我们设立了很多新的目标,希望这次的瓦猫 2.0 会是瓦猫精神的一次飞跃。我们正站在人类命运的十字路口上,Coordination 会是这次大会的一个核心主题。Web3,AI 等技术的涌现让我们看到了走向乌托邦的曙光,协调失败、环境变化和 AI 安全问题也给我们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霾。


在这个节点上,我们比过去的任何一个时刻,作为人类的一员,都更加应该联合起来。因此呼吁正外部性的行动原则也比以往的任何一个时刻都显得更加重要。


现在我们还在一个共创的早期阶段,我预计瓦猫 2.0 的举办时间最早在今年底,最晚明年初。它会比瓦猫之夏更加精彩,更加多元。


瓦猫之夏|网络图

你还记得瓦猫之夏哪些故事?

Wamo Festival

瓦猫猫|果壳图


关于 Uncommons



Uncommons is a public sphere where a collective of Commons Builders explores Crypto Thoughts together.


Uncommons 是一群致力于公共物品建设的 Web3 爱好者、社会建设者和互联网公民自发组织的公益性社区,前身为 GreenPill 中文社区。


Telegram : https://t.me/theuncommons

Notion : https://uncommons.notion.site


公众号👆

TG 群👆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在 App 打开
rwa
稳定币
wct
hyperliquid
uniswap
initia
fo
以太坊
om
crv
香港
空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