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hKey AI:垂直 Agent 时代即将来临,AI 应用在加密社区落地
2025-04-07 12:15
行业观察
2025-04-07 12:15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不仅是在我们熟悉的互联网世界,在被称为 Web3 的加密领域,AI Agent 也开始重构「世界的运行规则」。


撰文:品玩 PingWest


在某种意义上,AI Agent 算是大模型时代第一个「成功」的应用。


不仅是在我们熟悉的互联网世界,在被称为 Web3 的加密领域,AI Agent 也开始重构「世界的运行规则」。


过去两年,加密行业经历了从元宇宙狂热到链上智能体元年的转向:


以区块链和加密货币为主线的 Web3 世界,好像已经不再执着于打造一个「去中心化乌托邦」的宏大叙事,而是开始隔着玻璃幕墙,追求对普通人真正有价值的区块链应用。


而作为同时吸引着全球资本和中国技术人才的 Web3 之都,香港没有理由不成为那片沃土。


近日,香港头部持牌交易所 HashKey 成立 HashKey AI,同时发布了 Web3 首款针对社区运营的 AI Agent ModAI,率先迈入链上智能化的「无人之境」。


「全球有 5.6 亿加密用户,占互联网用户数将近 10%,除此之外还有 3 万多个链上项目。但科技巨头和头部 AI 公司,目前还都没有覆盖到 Web3 场景。」


HashKey 产品副总裁、HashKey AI 负责人 Sean 直言,这就是一片因为种种原因而被忽视,但商业化潜力并不低的蓝海。


通用 Agent,上限在何方?


四十二章经曲凯说,现在全球 AI 产品有一种「脉冲式」增长势头,能够通过 C 端裂变,用非常低的市场成本做出很高的 ARR。而 Manus 也是这个路径上的产品。


但这种脉冲式逻辑的背后,恰恰反映的是:AI 热度高,真正好用能干活的 AI 产品却很少,所以需要把一些还不错的能力、新的应用场景「推上去」。


从技术商业化演进的视角出发,Manus 确实让 Agentic AI 的应用价值破圈,成为共识性的预期。但从市场自身需求的角度来说,Manus 既不代表新的算力、新的价格平权化,甚至也很难在未来 AI Agent 的浪潮中立稳身位。


「Manus 的风口让我们看到的是,AI 正在进入 Yahoo 时刻,但我们仍然在等待 iPhone 时刻,因为通用 Multi-agent 存在模糊低效和信任成本的问题,至少对我们自身来说是不可用的。」


昔日,Yahoo 开启了互联网门户时代,数字技术第一次实现普惠化。而 Sean 认为,AI 普惠化是一个不可逆的大趋势,但通用 Agent 并不是其中的「优先战略」。


比如 Manus 爆火以后,一大批 Manus 也随即闻风而至。


最近在用户侧口碑很好的 Flowith,也同样定位跨领域通用 Agent。但从目前的用例来看,这一类通用 Agent 比较成熟的展示场景以生成小游戏、旅行攻略、可视化教育文档等浅度内容为主。


众所周知,AI Agent 的长期价值潜力是需要基于产业化的,而通用 Agent 的问题主要有两点:


第一,当下的 Agent 公司基本都是工程化组装和套壳,在技术层面没有突破性的壁垒,还容易存在幻觉累加问题。隔行如隔山,通用 Agent 不具备解构各行各业标准化和非标场景的能力,也没有太多技术上的先发优势,未来面对垂类 Agent 的竞争,很难找到商业化空间。


与之相对的则是通用大模型,相比垂类模型有算力和技术优势,且全球底层大模型的格局基本已经固化,只要找到明确的应用场景,很容易和垂直厂商实现合作。


但哪怕是 DeepSeek 们,根据李开复的观点,也与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力之间存在严重断层。这也就说明,未来 AI Agent 一旦成为大模型的主要应用形式,高度垂直化的需求也会激增。


HashKey AI 想做的就是投身 AI 应用的「中间层」,为加密行业实现从「人找服务」到「结果找人」的交互变革和智能化基建。


根据 Sean 的介绍,未来 HashKey AI 会致力于探索和突破三个主要商业化场景:社区运营,智能合约,跨境支付。也代表着从场景到基建、再到生态的逻辑演进。


高度社区化是加密行业的最大特点,存在大量效率迭代空间,又因为社区行为价值密度较高,在商业化方面是可行的。


Hash Key 目前已经在布局相关的 Agent 应用,比如让 ModAI 基于用户行为定期优化模型,垃圾广告识别率提升了 1.2%;并做到了用 AI 帮助用户自动关联链上记录,形成指引。

第二点,互联网数据生态的围栏难题。这也导致了各行各业都在将数据资产作为王牌,因为真正能干活的 Agent 需要高质量专有数据,进行长期的后训练。通用 Agent 拿不到核心数据,像反欺诈模型一样在隐私保护下共享知识的联合学习越来越难,也让它们很难抵御产业链上的关键竞争。


所以,在技术壁垒上,AI Agent 是没有时间窗口的,也不存在明显的先发优势。只有产业自身的 AI 基建才存在先发优势。


在加密行业,AI 基建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行业特点却很利好 AI 应用。


比如,Web3 金融比起传统金融的优势就是去中心化的灵活流转,但同时也需要像 HashKey 这样的持牌交易所与传统金融合作,共同制定行业协议与标准,来确保交易的安全和规范性。所以平衡优化一直是一个巨大的价值点。


同时,区块链技术的特点,也让链上的行业不存在缺乏专有数据的问题。


「我们真正看到了曙光的原因,并不在于 AI 对我们是有用的,而是区块链可能会成为 AI Agent 的最佳运行底层。」


Sean 坦言,除了加密货币交易之外,Crypto 的世界其实一直都蕴藏着巨大的技术应用前景。只是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平原之上,有志登山的人也变得屈指可数。


AI 平权,为什么需要区块链?


在 GenAI 和大模型占据人类技术文明中心位之前,上一个街头巷尾泛泛而谈的技术概念,正是区块链和与之对应的元宇宙。


但在被中心化叙事了数年以后,开辟了「Web3 世界」的区块链技术,却因为和加密货币高度捆绑而不再去卷应用场景,很多链上从业者对于元宇宙的设想也开始跑偏。


「我们这个领域最大的痛点并不是安全合规,而是来自最本质的商业规律问题:没有大规模的实际应用落地,无论是将应用游戏化还是交易化,其实都是不尊重用户需求和市场逻辑的。」


Sean 表示,被空投了太多伪需求,这是圈内技术从业者都不想看到的局面。真实场景价值的缺失,导致如今的链上项目方已经陷入了商业化误区,无论原本是什么应用形态,可能最终都会走向发币。


没有长期的实用主义产品价值,大多数普通用户又搞不懂区块链的逻辑,让链上交互门槛变得很高。慢慢的,与传统互联网「脱轨」的 Web3 世界,也变成了圈内闭门造车。


也是 AI 的浪潮,让和 Sean 一样深谙区块链价值、真正想做出链上应用的人,透过 Chatbot 和 Agent 带来的低门槛,看到了「真正的 Web3 世界」。


如今,在一些刻板印象中有些「不明所以」的区块链技术,想要被大规模应用,AI 是最合适的切入口。与此同时,AI Agent 如果想要做到真正的技术平权,而不是复刻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广告商战,区块链技术也具有高度适配性:


首先,链上具有无需许可的特性,Agent 在开放网络中无需中心化授权,即可完成跨组织数据共享等灵活协作,即多个 Agent 共享训练数据,降低上下文幻觉。


根据 HashKey AI 的设想,代币可以用来奖励数据贡献者,从而实现数据的资产价值。


其次,在 HashKey AI 布局的「第二步」,即智能合约的场景中,区块链的透明性、不可篡改性天然就能形成一个可信的执行环境,保障 Agent 的决策公信力。


智能合约是链原生 AI Agent 的底层协议单元,可以被移植到各行各业的垂类 Agent 中,实现技术逻辑上相对权威的自动化决策闭环,同时降低 Multi-agent 的信任成本。


第三,区块链技术在 AI Agent 中能够基于零知识证明(ZKP)的特点,在不泄露敏感数据的前提下,验证决策的正确性。这一点在医疗、金融等领域尤为重要,数据脱敏的手段,也基本决定了这些行业如何通过智能化应用释放数据价值。


AI「入境」Web3,也要先基建


加密行业的乱象,不仅仅体现在合规建设和市场需求上,还有协议端。


尽管在跨境支付、数字合规等领域,区块链的优势、加密货币的应用价值已经非常显著,但底层协议和技术语言不统一,导致学习成本高,技术人员入行并不容易。


Sean 表示:「开发门槛不比用户门槛低,所以没有多少优秀的开发者愿意过来踏实做应用,也是这个圈子会变得浮躁的原因。」


就像 MCP 正在把万物都连接成可协作的 AI Agent 一样,加密行业的交易和交互机制也需要被标准化的协议和工具集连接起来。


2023 年,Sean 所在的 AI 部门还是 HashKey 中的一个内部小团队,基于 GPT 的思路研究行业大模型,并在 2024 年初开始瞄准发力应用层。


当时,团队开发的基础设施、插件集成等,本来只是为了提高内部效率,但在观察到链上已经出现了 AI 开发趋势之后,此后的一年里,Sean 所在的团队一直在探索如何才能向外孵化,参与链上 AI 标准化的制定。


可以说,投身 AI 浪潮是所有公司都在追赶的趋势,但尊重应用场景仍然是一种选择。去年 12 月,HashKey AI 找到了社区运营的场景。


兴奋之下,Sean 的感慨是:AI 才是能将传统移动互联网重构为 Web3 的主导力量。


在加密行业,社区运营的痛点不只是用户「如何在 10 万条群聊消息中筛选出我想看的」,还有如何帮助项目以更少的资源投入做好数据运营,而这其中大多数都是重复性劳动,完全可以由数字员工来解决。


只不过,因为链上场景和动态的复杂性,加密社区业务需要更深入的行业 Know-how,和以小切入再向 DeFi、NFT 延伸、避免大而全思路的垂直策略,这也是 Sean 认为 ModAI 作为垂类 AI Agent,在短时间内不太可能被传统 AI 公司代替的原因。


此后,基于对 Agentic AI 的敏感嗅觉,HashKey AI 又构建了去中心化 Agent 运行环境,兼容以太坊、Solana 等主流公链协议,从而形成了「开发者 - 用户 - 协议」的协同网络,也成为了首个区块链原生的 AI Agent 生态底座。


HashKey 交易所所在的集团 HashKey Group,可以说是目前唯一自有生态的数字资产服务商。HashKey 的营收不用靠发币,可以长期主义地去释放链上应用价值。


其实,仅从加密货币投资的需求来看,AI Agent 也能帮助用户更安全稳健地管理资产,这与持牌交易所的理念也是一致的。用户不用过多关注复杂的交易策略,只需要用自然语言下达投资偏好指令,就能让 AI 做分析和建议。


当然,HashKey AI 的野心不止于此。


目前,ModAI 正在全球范围内开放测试。第一步的 PMF 已经跑通了,而未来,加密行业的技术从业者们会继续让 AI 应用成为主流叙事,让更多在 AI 时代获益的普通人享受到脚踏实地的区块链技术红利。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在 App 打开
hyperliquid
wal
jellyjelly
particle
空投
香港
以太坊
rwa
movement
bera
monad
s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