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革命不追求颠覆黄金的价值,而是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资产的「做市商」。
撰文:Jason Jiang,OKG
从比特币现货 ETF 到代币化浪潮,以华尔街为代表的机构力量正深刻影响和改变加密市场走向,并且我们相信这种力量将在 2025 年愈加强大。OKG Research 为此推出「链上华尔街」系列研究,持续关注传统机构在 Web3 领域的创新与实践,看贝莱德、摩根大通等顶级机构如何拥抱创新?代币化资产、链上支付和去中心化金融又将如何塑造未来金融版图?
Research Solana 基金会主席 Lily Liu 近日谈及 RWA 时说到,「大多数 RWA 有价值但没有价格,因为它们不交易。」这句话精准击中了当前 RWA 发展的核心问题:尽管 RWA 本身是具有实际价值的资产,但由于缺乏链上使用场景与持续的流动性,导致资产价值与价格割裂,更难以实现真正的自由流通。RWA 的意义从来都不在于简单地将资产「搬到」链上,更是要通过上链激活其流动性,让资产价值从「链上可见」变成「链上可用」。这当中,RWA 与 DeF 的融合最为关键。
当我们谈论 RWA 时,总会联想到那些夸张的预言:曼哈顿公寓分割成 NFT 份额,特斯拉股票化作链上通证,如今这些正在成为现实,并且越来越多的现实资产开始向链上迁移。据 OKG Research 不完全统计,截至 3 月 26 日 RWA 板块(除稳定币)总市值已接近 200 亿美元,年初至今增长 25.4%,与 2024 年同期相比更是取得 109.27% 的涨幅,表现显著优于其他加密资产板块。
这些亮眼的数字背后,是市场对 RWA 概念的认可与接纳。我们看到,传统金融体系中,金融机构往往需要花费数月时间才能完成私募债发行,伦敦金交所的黄金交割也需要 72 小时的清算。但在链上,我们已能将资产上链的时间缩短至秒级,Gas 费用仅需个位数。这种效率上的巨大差距,推动了越来越多的传统金融机构的关注和参与。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 Larry Fink 曾指出,ETF 是金融市场技术革命的第一步,而下一步就是代币化。
然而,尽管 RWA 市场有望成为下一个万亿美元的市场,但如果创新仅停留在「资产上链」的层面,RWA 也不过是给传统金融产品套上了一层区块链技术的外壳,其潜力将无法完全释放。以传统债券为例,代币化后虽然可以实现 T+0 结算,但如果缺乏流动性池、借贷协议或衍生品市场,这些代币仍然只是类似于中心化机构控制的「电子凭证」。正如 Securitize 信贷主管 Reid Simon 所言:「RWA 的实用性不足,限制了优质资产的链上流动」。
更为关键的是,在推动资产上链的过程中,传统金融机构通常需要经过繁琐的清算、托管与合规流程。这些流程虽确保了资产的安全性,但也极大地制约了代币化应用的普及与发展。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大型机构主导的代币化平台,往往通过严格的 KYC 和准入门槛来重新构建金融特权。比如,贝莱德的 BUIDL 基金仅对百万美元级的机构开放,而这种「民主化」往往只是在精英阶层的口号下,让普通投资者无法真正从中受益。
虽然已被提过很多次,但在 RWA 持续走红的当下,OKG Research 还是想重申:RWA 的发展必须要与 DeFi 融合。
传统金融机构在资产代币化过程中固然合规稳健,但它们的地域局限性、效率问题以及监管障碍,使得代币化资产难以在全球范围内流通。如果完全依赖传统金融机构,RWA 只能在封闭的圈子内流转,全球资本也无法广泛参与其中。
而缺乏 DeFi 的支撑,RWA 也无法形成一个真正开放且自由的市场体系,交易效率低下,价格发现机制不完善,最终可能会演变为全新的「资产孤岛」。 然而,DeFi 的开放性与去中心化优势为 RWA 的代币化注入了新活力。以房地产为例,RWA 曾是市场上最为质疑的领域。面对一栋价值数亿美元的写字楼,如何让普通投资者参与其中?DeFi 给出的答案是,通过将该写字楼的抵押贷款打包为 NFT,并将其分割成不同风险等级的代币,接入 Aave 等流动性池。这样,普通投资者可以用 50 美元购买「低风险级」代币,分享写字楼租金的固定收益;而专业投资者则可以借助「高风险级」代币进行杠杆套利。
这种「碎片化 + 可组合性」的模式,让单一资产的价值裂变为全球投资者的多维收益组合。通过 DeFi 的流动性池,RWA 的代币不仅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还能提高整体市场的流动性,推动资本的高效配置。
更重要的是,RWA 与 DeFi 的融合还将为市场提供更稳定的收益渠道。美债当前的收益率大约在 5% 左右,而借助 DeFi 中的借贷协议,投资者往往可以获得更具吸引力的回报。在这种情况下,RWA 不仅能够为 DeFi 生态提供更多有现实支撑的资产,同时,DeFi 的高效撮合与清算机制,也能够为 RWA 提供更高效的市场化服务。这样一来,DeFi 不仅为 RWA 提供了资金流动的渠道,还通过平台的透明度与高效性,为投资者带来更高的收益潜力。这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代币化市场,进一步扩大 RWA 的市场需求与应用范围。
反过来看,DeFi 的发展同样离不开 RWA 的稳健支撑。过去 DeFi 的收益主要依赖高波动性加密资产的质押、借贷和交易等活动,但经常暴露出流动性不足、收益率下滑等现实问题。而 RWA 资产的引入,不仅能为 DeFi 生态带来更多有现实价值支撑的稳定资产,更能在市场低迷时为用户提供稳定的无风险收益。与传统高波动性资产相比,这种稳定性正是 DeFi 平台在吸引机构资金和长线投资者时所迫切需要的。在 RWA 的稳定与合规加持下,DeFi 所特有的高效率和开放性才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充分的释放,迎来下一个 Summer。
RWA 与 DeFi 的融合,本质是将华尔街的金融逻辑注入区块链的可编程基因。当一座代币化写字楼能自动将租金收益转化为代币化存款利息,当一幅数字艺术品可被碎片化为百个 DeFi 借贷池的抵押物,金融将不再是少数人的游戏,而成为全球流动性的开源协议。
这场革命不追求颠覆黄金的价值,而是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资产的「做市商」。正如中本聪在创世区块刻下的报纸标题:「财政大臣站在第二轮银行救助的边缘」——十五年后,RWA 与 DeFi 正联手书写下一章:「代币化正在触及重构传统金融的边缘」。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