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伊始,零壹智库 CEO 柏亮先生带来了题为《RWA 趋势浅析与思考》的专题演讲,深入分析了 RWA 资产数字化的前沿趋势,并分享了洞见与思考。
柏亮认为 RWA 通过区块链技术将实物、数据等资产转化为可交易数字通证,开启全球金融生态重构。其颠覆性价值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解决传统资产流动性不足痛点,如充电桩收益权通证化案例加速资金流转;二是构建 "实体 + 数字" 双轮驱动模式;三是数据要素货币化案例释放万亿价值。
随后,数秦科技总裁唐斌先生作了《温故知新,创新前行》的主题演讲。唐斌先生聚焦金融创新与监管合规的共生关系,强调以区块链技术推动 RWA 通证化时,需在监管框架内构建穿透式风控体系,通过智能合约实现资产确权、流转全流程合规留痕。
03
案例分享:RWA 在招商加盟领域的实践
在随后的 RWA 落地案例分享环节,杭州破界者创始人季风分享了破界者与数秦科技合作开展招商加盟 RWA 项目的实践。破界者主营以“社区食堂”为核心概念的零售店铺,这类资产在传统投融资领域并不被看好。通过数秦科技 RWA 通证化方案获得新生:将单店 50 万元融资门槛拆解为 50 份通证,实现普惠金融接入。
在具体操作中,数秦科技通过硬件设备“信盒”对接门店经营数据,如销售数据、财务报表、成本支出等,并接入门店摄像头等设备,接收门店人流等数据,将其全部上链存证。
上链后,数据即进入数秦科技可信数据空间中,在保障数据不可篡改、真实可信的前提下,将项目实际数据与经营数据进行交叉验证,将结果反馈至信盒客户端,为投资人营造透明可信的投资标的。
季风表示,数秦科技的 RWA 方案为像破界者一样的传统实体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待与数秦科技持续深入合作,通过 RWA 破解更多实体经济融资困局。
04
在圆桌论坛环节,主持人数秦科技董事长高航先生与 Nano Labs 创始人、香港数码港董事孔剑平先生,柏亮先生,鲲鹏证券(香港)董事合伙人寿星林先生,福建省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董事长吴勇先生以及浙江省区块链技术应用协会执行会长朱纪伟先生展开了深入对话。
嘉宾们围绕“RWA 资产数字化创新应用探索”这一主题,从多个角度分享了他们的思考与经验。
在讨论 RWA 是金融机遇还是叙事泡沫的议题中,柏亮认为,RWA 的创新体现在技术融合(区块链、大数据、AI 等)和商业模式变革上,但资产本身的真实性、风险等基本面不变。技术工具服务于金融本质,泡沫与风险并存是新兴领域的常态,需平衡市场激励与风险管控,实现可持续发展。
孔剑平认为,RWA 成功需区分金融效率创新(如流动性增强)与融资模式改变(如非标资产证券化),前者具备长期价值但需时间验证,后者可能随市场泡沫破裂失效,需警惕非标资产流动性风险及投机属性。
在讨论香港是否会成为数字资产交易中心的议题中,寿星林认为,香港 RWA 机遇与挑战并存:合规成本高,但依托制度优势可激活内地存量资产(如城投债、充电桩等基建类资产),通过 RWA 证券化实现跨境流转。
孔剑平认为,香港作为传统金融中心,世界排名第三,但在 Web3 及 RWA 领域凭借制度稀缺性,有望冲击世界前二。他表示,香港作为中国唯一离岸金融枢纽,承载内地资源对接全球的独特角色。尽管其高合规成本及法律系监管层保守风格构成短期挑战(如审批流程复杂),但港府积极布局 Web3 生态,或成中国数字金融创新核心试验田,但需平衡监管审慎与市场活力。
吴勇认为,香港正以 RWA 为支点撬动 Web3 破局,定位 Web2.5 阶段(实体资产数字化确权先行),建议从业者抓住 12-18 个月政策窗口期,主攻细分场景 RWA+ESG 融合方案。
随后,高航向与会嘉宾抛出一个自由议题:“是 RWA(Asset)还是 RWB(Business)”。对此,朱纪伟认为,国内应该要扎扎实实地做好 RWB,基于真实的生意,真实的业务,如何把可信数据、可验证、可交叉计算的精华提炼出来,形成这扎实的标的。未来就能够借助香港这样跳板形成更好的互动效应。
最后,嘉宾们分享了对于 AI+RWA 参会全球数字财富与分配的未来展望,精彩发言让现场讨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
本次闭门研讨会不仅为业内先锋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更通过深度解析核心干货、直面关键议题,推动了行业资源的精准对接,进一步激发了跨领域合作的潜能。未来,随着 AI 智能体等新质生产力的爆发,数秦科技将携手更多合作伙伴,共同探索数字时代金融赋能产业行业的更多新路径,推动千行百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