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币「隐疾」 Binance「开刀」
2025-03-17 15:20
蜂巢Tech
2025-03-17 15:20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两个经 HODLer 空投的代币上线 Binance 后跌跌不休,引起用户质疑;一个在 Launchpool 上打新的代币在即将开盘前修改社区空投比例,激怒社区群体。近期,RED、GPS 和 SHELL 三个连续在 Binance 上线的新资产暴露出项目圈「隐疾」,负有审核义务的 Binance 亮出「手术刀」。

 

3 月 6 日,Binance 紧急叫停 RED 上架,这一动作为向 Red Stone 项目维权的社区用户迎来了转机。然而,顶级交易所的强硬态度还不仅于此,更劲爆地来了。

 

3 月 7 日和 9 日,Binance 曝光 GPS 的某做市商连续抛售 7000 万 GPS,判定为「违规」,并发现该做市商还参与了 SHELL 的做市活动。该做市商的获利账户被 Binance 冻结,并收到了平台的做市禁令。此后,两项目方拿出了回购等用户补偿方案。

 

连续三起新币风波也正式拉开了 Binance 整治站内市场的大幕,「投票上 / 下币」机制被添加进新资产审核制度中。不仅如此,Binance 对已上线代币添加「观察标签」的频率更新为「月度」,将持续审查站内资产的表现,不符规则即下架。

 

加密资产市场进入下行趋势之时,热门代币、全新资产虽然有潜在的流量效应,但全球最大的加密资产交易平台决定收紧口子,严格市场准入门槛,也给「上线 Binance 即达终点」的项目方敲响警钟。


异常 K 线遭质疑  Binance 揪出违规做市商


诡异是从 K 线暴露出来的。

 

3 月初,Binance HODLer 空投的代币 GPS(GoPlus Security)从进入 Binance 现货交易市场后一路下跌。3 月 4 日挂牌后,GPS 以约 0.104 美元开盘,当日收于约 0.068 美元,最高飙升至 0.151 美元附近,而这个价格截至目前是它在 Binance 上的最高点。此后,GPS 持续下跌,最低跌到约 0.032 美元,如今也只有 0.038 美元,较首日收盘价接近腰斩,较最高点跌去了 74.83%。

 

这个主做 Web3 安全业务的区块链项目,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实在不太安全,不过一周多时间,就走完了一些加密圈老币种需经历一个牛熊才能走出的趋势。

 

参与 GPS 二级市场交易的用户对它骂声一片,连带着对 HODLer 空投这个产品也产生怀疑,因为 2 月经过该空投渠道上线的代币项目 SHELL(My Shell)也走出了相同的走势,同样从较首日收盘价 0.59 美元左右一度腰斩至 0.257 美元附近。


对比另外两个 HODLer 空投项目,GPS 和 SHELL 出现「瀑布」走势(数据至 3 月 10 日)


此前从 HODLer 空投上线交易的 KAITO 和 LAYER 随大盘有跌有涨,比对之下,GPS 和 SHELL 的瀑布走势显得异常。多名用户在社交平台发出质疑声,「项目方在 Binance 出货?」

 

直到 3 月 7 日,Binance 公告自曝「大瓜」,GPS 被钉上「观察标签」,原因是 GPS 挂牌现货市场后价格大幅下跌,其中某做市商做出异常的市场行为。Binance 速战速决,直接把做市商的账户冻结了。

 

根据 Binance 调查结果显示,从北京时间 3 月 4 日晚 21 点至次日 17:55,该做市商在 21 个小时内抛售了约 7000 万枚 GPS,并在此期间无挂单买入;现货交易开放后,该做市商又持续抛售代币,累计获利约 500 万 USDT,成为最大获利方。

 

消息一出,市场哗然,用户似乎找到了 GPS 跌跌不休的原因,而 Binance 的调查并未结束。

 

3 月 9 日,Binance 官宣,该做市商还负责了负责 MyShell(SHELL)项目的做市活动。尽管 Binance 仍未公布做市商名称,但明确将该做市商的行为判定为「违规」,并对之下了两大重拳:将该做市商下架,并禁止其在 Binance 进行任何做市活动;没收做市商的相关收益,并用于补偿 GPS 和 SHELL 项目的用户。

 

Binance 重拳也砸出了项目方的补救动作。

 

3 月 10 日,MyShell 表示,接到 Binance 调查报告后已终止与异常做市商的关系,并引入了几个新合作伙伴以确保稳定的流动性。所有与该做市商相关的 Binance 账户已被暂停,所有剩余资产将转移至新的做市商。此外,该做市商出售的所有稳定币将在 90 天内全部用于回购 SHELL,官方将公布与回购相关的钱包地址供社区验证。

 

3 月 11 日,GoPlus Security 在 X 平台表示,被 Binance 冻结的原做市商账户中通过 GPS 交易产生的 434 万 USDT,走完监管流程后回归项目方控制,并在 90 天内使用这些资金回购 GPS 代币,且所有回购的代币将永久销毁。除了回购外,GoPlus Security 会拨付 200 万美元额外资金,补偿给在 Binance 上违规做市商活动期内净购买的用户,此补偿计划包括现货和杠杆用户。

 

针对两个项目的异常, Binance 的出手迎来了不少用户点赞,它对 GPS 和 SHELL 做市商的出手,也算是对平台用户的一种自卫。有用户认为,Binance 只是扯开了问题项目遮羞布的一角,「GPS 和 SHEL 早就进入了别家交易所,但做市商问题却一直没有被发现,这是就等上线 Binance 来割这里的用户呢?」

 

人们希望,作为交易场所提供方的平台们能更严格的审核并监管项目代币进入市场的全流程,Binance 正在采纳这些声音。


社区声音得回响 用户投票「上 / 下币」

3 月 7 日,Binance 宣布优化上 / 下币政策,新增「投票上币」和「投票下币」机制,实现社区共同治理。其表示,平台不会从上币获利,会继续在上币公告中披露每个项目的营销费用,并根据代币解锁时间,分批空投给币安用户。

另一起 Binance 的新币事件或许为新机制出台带来了推动。

 

3 月 6 日,模块化区块链项目 RED(Red Stone)在原计划正式上线现货交易前的 20 分钟突然被 Binance 叫停,原因是「RedStone (RED) 对其社区空投分配在最后一刻意外更改」,即项目方最初承诺向社区分发空投总供应量 9.5% 的代币,被临时降低比例为 5%。

 

此时,RedStone 因突增空投获取条件导致辛勤在链上交易做任务的大批社区成员未获得空投,骚操作正引发社区暴怒,载道的怨声显然传递到了 Binance 一方。


Binance 对项目团队临时更改经济模型表现出的强硬态度后,RedStone 作出妥协,从「生态系统与数据提供者(Ecosystem & Data Providers)」资金池中额外释出 2%,补偿部分未能获得空投的社区贡献者。

 

就在 RED 事件得到阶段性解决的当日,Binance 在上 / 下币环节增加了「社区共治」维度。


Binance 表示,社区对上币提供了诸多宝贵的意见,平台始终重视社区的声音,经过测试与评估决定将对上币机制全面优化,「投票上 / 下币」将赋予用户更多参与决策的权利,核心目标是为用户提供价值发现的机会,同时确保项目的质量、创新性和合规性。

 

根据 Binance 公布的具体机制,母账户持仓量不低于 0.01 BNB 的用户,可以投票支持自己喜欢的项目,高票数、且通过尽调的项目将在 Binance 上币,平台将从市场和 Alpha 观察区选取项目进入投票池;对于无产品开发更新、社区和项目无维护、未定期公布进度、增发或存在重大风险行为的项目,Binance 会将其列入主站「风险观察区 (Monitoring Zone)」,并将对不配合提供代币相关信息的项目进行标记,用户可以通过投票表达对已在「风险观察区」项目的下架意向。

 

这意味着,上线 Binance 并不是项目方发展的终点,很有可能因用户投票而下架。

 

此外,Binance 也在治理内容中明确了新资产的上新渠道,主要包括:


Binance 明确了 4 个上新渠道和盘前交易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Binance 将在 RED 上线时试验的「盘前市场」列入上币的治理环节,但决定取消针对盘前交易设计的涨停限制。有交易员分析,此举有利于减少平台对价格的干预程度,能让新资产的价格发现更具市场化。

 

Binance 则表示,「盘前市场」一方面能为用户提供获取 Launchpool 代币交易的先机,「也在代币正式上架现货市场之前为用户提供早期价值发现的机会」。同时,Binance 提示,盘前交易虽然能够为用户提供战略布局和提前获利的机会,然而,参与盘前交易需了解其资格要求和潜在风险。


上线 Binance 即达标?多维度审查才开始

Binance 对三个问题项目的出手,也标志着这家全球交易量最大的交易平台将从今年开始更加严格地遴选新资产,且接受严格审核的环节不仅于上币。

3 月 4 日,Binance 公告表示,对已上线资产添加「观察标签」的频率从过去的不定期调整为「月度」,即每月第一周添加新项目;而移除观察标签和种子标签将保持「每季度」审核。

 

也就是说,Binance 将更频繁地审核已上线资产的表现,一旦在某月被「观察」,想摘掉标签就得在季度范围内好好表现,不然,下架概率将大大增加。

 

「添加观察标签」是 Binance 对较成熟加密资产项目的持续性定期审查方式,一旦项目被添加「观察标签」,就意味着这些代币可能会有更高的波动性和风险;当它们不符合 Binance 的上币标准后,还有可能被下架。


27 个代币在 Binance 市场被添加「观察标签」


进入「观察区」的代币在 Binance 上会被显示风险提示横幅。用户也会被实际审核对「观察标签」代币风险的了解度——想交易带「观察标签」代币,用户需要每 90 天完成一次测验,在接受使用条款后才可获得的交易权限。

 

截至目前,已经有 27 个代币被贴上了「观察标签」,里面既有 GPS 这样刚因违规进入的新代币,也有 ZEC、FTT、BAL、ARK 这些市场「熟脸」。

 

那么,项目被添加「观察标签」或移除标签的标准是什么?

 

Binance 也在历次添标公告中列出了审核参考因素,包括团队对项目的承诺、项目推进时的水准与质量、交易量与流动性、免受攻击并保持网络的稳定性及安全性、网络 / 智能合约的稳定性、社群维护、响应币安定期审查的积极性、不道德 / 欺诈行为、对整个区块链生态系统建设的贡献度。

 

此外,GPS 的做市商事件也将让 Binance 从市场更看重的维度进行「上后审查」,即流动性表现是否正常。

 

在针对 GPS 的调查结果公告中,Binance 敲打了站内所有项目方授权的做市商,要求他们必须遵守平台规则,否则,Binance 将采取行动。这些原则和规则包括:


  • 确保买单和卖单都有挂单支持

  • 确保在指定的深度水平内有足够的订单规模

  • 在交易市场中提供健康和稳定的盘口深度

  • 确保挂单保留一定时间,避免高频挂单撤单扰乱市场

 

3 月 13 日,Binance 将严审的「剑锋」指向了其 Web3 钱包里的早期项目发现平台 Alpha,表示将定期审查「观察选择池」,凡是不符合平台「定量指标」和「定性标准」的代币都将从 Alpha 中删除。官宣当日,21 个代币被删除。

 

Binance Alpha 的「两定」框架包括:

 

  • 定量指标:交易量稳定性、流动性深度、链上交易频率、代币持有者分布以及其他相关指标。

  • 定性标准:项目团队可信度、监管合规性、生态系统协同作用、社区知名度以及其他相关因素。

 

Alpha 产品从上线以来就被外界解读为 Binance 从链上生态挑选新资产的重要池子,尽管并不保证一定能上架 Binance 主站,但其上币观察区汇集了市场上具备热度的诸多代币,一些在 Binance Web3 钱包进行独家 TGE(创世发行)的项目曾直通 Alpha 选择池,个别一些拿到了进入 Binance 主站的「门票」。

 

现在,新出的「两定」审核标准下,大批量的代币已被移除,这也意味想从 Alpha 被 Binance 看中,得先过「两定」一关,然后还经过用户「投票」,即便通过了,上线了,也要继续接受平台的审核,随时警惕被贴上「观察标签」。

 

此次,由新币风波拉开的 Binance 严审大幕,也是全球最大的交易平台对项目圈敲响的一次「警钟」。

 

无论是过去从链上流行起来的「搞积分、促交互、拿空投」的刷量营销,还是「先上小平台刷脸、再上大平台收割」的思维,都会在 Binance 不断趋严的上币审核、监控交易、被投票下币的全流程中,一定程度上破除项目方「上线 Binance 即达目的」的幻想,给他们注入了一些危机意识。

 

在整个加密资产市场不景气的当下,Binance 的做法可谓「刮骨疗毒」,释放了「哪怕牺牲热度资产潜在的带量能力,也要守好门中人」的魄力,这也是一个居于行业领导地位的商业体在加密资产市场趋向合规的大背景下,必须做出的改革。





你认为「用户投票」能否拦住烂项目进入市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蜂巢Tech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