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Web3 求职避坑指南:如何识破虚假招聘和泡沫项目?
2025-03-05 19:30
Web3 行业发展迅猛,高薪岗位层出不穷,但风险同样不容忽视。去中心化、远程协作的工作模式,加上行业监管尚不完善,使得求职者更容易陷入信息不对称的困境。一些公司缺乏透明度,甚至存在夸大融资、虚假宣传、资金链不稳等问题,导致不少求职者入职后才发现被骗,甚至沦为骗局的 “背锅侠”。更重要的是,Web3 公司往往无法通过传统的企查查、百度搜索等方式验证背景,远程办公和匿名团队的模式也让求职者更难判断项目的真实性。为此,TinTinLand 整理了一份 Web3 求职避坑指南,揭示不靠谱团队的常见套路,并提供实用的公司调研方法,帮助你避开陷阱,找到靠谱的工作。许多 Web3 公司开出的薪资看似诱人,甚至远高于行业水平,但深入询问薪资构成才发现,大部分薪资是以 Token 形式发放,而法币部分少得可怜。公司通常会用 “激励员工共建” 来美化这个模式,让你觉得自己是项目长期发展的一部分。而真实情况可能是:项目发的 Token 流动性极差,市值波动剧烈,辛苦一年的 “股权激励” 可能在一个市场波动中化为乌有;一些 Token 还有长时间的锁仓期,可能要等三年甚至更久才能解锁,离职后更是可能直接作废;此外,有些项目根本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发 Token 只是为了画饼吸引更多员工,维持市场热度。一旦资金链断裂,公司就可能直接解散,员工手中的 Token 也就一文不值。这类项目的白皮书常充斥着行业热词和宏大愿景,承诺解决区块链三难问题或革命性用户体验,但实际产品永远停留在最小可行产品阶段。尽管大肆宣传技术创新和透明度,但这些项目往往不愿开源核心代码,GitHub 主页可能空空如也,甚至有的项目只是 fork 了别人的代码改个 logo,就开始对外宣传。此外,很多产品仅存在于 PPT 里,实际产品却难觅踪影,用户体验极差,无人后期维护。更可怕的是,开发团队开发完成后,直接 “卸磨杀驴” 被裁掉,后期运营全靠营销炒作,丝毫不注重用户反馈。许多项目在完成主网上线或达到融资目标后,开发活动明显减少,更新频率从每周变为每季度甚至完全停滞,用户数据则多为机器人或团队成员自导自演。一些 Web3 公司喜欢标榜 “去中心化团队”、“全员远程办公”,营造出一种灵活自由的工作氛围。但当你真正入职后,可能会发现这并不是你想象中的远程办公,而是彻底的 “放养式管理”。由于没有清晰的目标和流程,团队成员各做各的,项目推进混乱,甚至可能根本没有明确的核心业务。此外,时区分布不均导致沟通效率极低,经常需要凌晨开会,白天还要继续处理任务,工作时间变得毫无边界。而有些公司对远程员工缺乏信任,会要求定期上传屏幕使用时间截图,甚至用一些工具监控工作时长,让原本的自由工作变成了一种无形的压迫。一些 Web3 项目在安全性上投入极少,只顾着快速上线产品,导致漏洞频出。很多临时性的技术方案,原本只是应急措施,结果最后竟成了长期方案,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当初的临时补丁成为黑客攻击的突破口,导致整个项目被攻破。同时,许多项目直接在生产环境中测试更新,缺乏完善的测试流程和环境,关键基础设施由单点维护,备份机制也不健全。而更严重的是,一些项目的代码根本没有经过安全审计,甚至连最基本的合约漏洞都没有修复,就直接上线主网。更危险的是,一些项目创始人以假名运营,隐瞒过去参与过的失败或欺诈项目,投资者和员工无从得知其真实背景,随时面临创始团队卷款跑路的风险。Web3 行业合规要求日益严格,但不少公司仍然抱有侥幸心理,甚至直接在法律红线边缘试探。在求职时,你可能会看到公司在监管严格的地区大搞灰色操作,比如无证交易所、资金盘,甚至变相诈骗。有些求职者在入职前谈好的岗位是 “社区运营” 或 “用户增长”,入职后却发现实际工作是引导用户投资可疑项目或协助资金非法转移。许多员工不知道,即使自己只是负责技术开发或市场推广,在项目被认定为非法时,也可能面临法律责任。一旦出事,公司高管往往已经转移资产并消失,而留下的员工却要面对用户投诉、执法调查甚至刑事指控,成为整个骗局的替罪羊。若公司宣传有融资记录,需要进行核实。可以在 Crunchbase、PitchBook、Rootdata 等平台查询相关信息,若投资方为 a16z、红杉资本等头部机构,可视为加分项。此外,交叉验证信息同样重要 —— 访问投资方官网,看看该项目是否被列出。还可以通过 CoinDesk、The Block、Decrypt 等权威媒体查找相关新闻报道,华语区媒体可参考金色财经、律动、PA News、Foresight News、星球日报等。如果该公司是公链或 DeFi 项目,可以通过 CoinMarketCap、DefiLlama 等数据网站查看其市场排名。排名靠前的项目通常具备一定的市场认可度,而排名过低或缺乏数据的项目可能需要进一步考察其可信度。官网和白皮书也是验证公司可靠度的重要渠道。检查项目是否有明确的产品路线图(Roadmap),是否提供可行的技术和市场落地计划。如果官网设计粗糙、白皮书内容空洞,或者缺乏具体实现细节,就需要提高警惕。在官网、LinkedIn 和 Twitter 上搜索团队成员,核实他们是否有真实的 Web3 背景,以及是否曾参与过成熟的区块链项目。LinkedIn 上可以查看他们的职业履历,看职业路径是否衔接合理。若团队成员账号注册时间集中、履历模糊(如仅标注 “区块链专家” 却无具体项目),或全部使用卡通头像且无社交互动,需怀疑团队真实性。建议用谷歌图片 Google Image Search 反向搜索头像来源,排除盗用网络图片的虚假身份。活跃的 Web3 创始人往往在 Twitter、Mirror 等平台有持续输出。可以在 Google 或 Twitter 搜索创始人和团队成员的名字,观察他们的社交互动是否真实。若账号粉丝量高但互动率极低(如十万粉丝仅个位数转发),或突然注册大量关联账号密集转发项目信息,则可能为机器人操控的虚假流量。此外,若团队成员或创始人曾参与 AMA 或公开演讲,可以对比技术细节阐述是否一致,避免 “包装型” 领袖。真实用户社群的特征是多元化讨论。可以加入项目的 Telegram、Discord 或 Twitter 社群,观察讨论内容是否真实,是否有人抱怨工资拖欠、项目进展缓慢等问题。关注官方是否积极回应用户提问,尤其是涉及关键问题时,是否刻意回避。如果项目的 Twitter 账号粉丝数高达十几万,但每条推文浏览量却只有几十次,或者 Telegram 群组成员众多却充斥机器人灌水,可能只是表面热度。还可以在 Twitter 搜索 “项目名 +scam” “rug pull” 等关键词,查看真实用户投诉案例(如代币无法提取等)。同时关注 KOL 评价:优质项目常被技术型博主自发推荐,而资金盘类项目多依赖付费推广。对于已运营公司,可延伸至脉脉、小红书、Glassdoor 等平台核查员工评价,若出现 “工资延迟发放” “高管频繁变动” 等描述,需谨慎评估风险。如果是技术型项目,GitHub 活跃度是一个重要指标。进入仓库后需检查三点:一是代码提交频率,健康项目通常每周有数次 commit 记录,而非半年集中上传数千行代码;二是开发者账号真实性,主力贡献者应有跨项目协作历史,若所有提交者均为 0 followers 新账号,可能为伪造;三是社区互动,查看 Issue 区是否有用户反馈及官方修复记录。需特别注意:完全闭源且拒绝第三方审计的项目,潜藏跑路风险极高。产品进度是另一个重要的指标。若项目长期处于 “测试网阶段” 却无明确主网上线时间,或演示视频仅为特效动画而无实际交互,需怀疑其技术可行性。如果你有技术背景,可以直接查看代码质量,检查是否存在明显漏洞或可疑函数。还可以直接通过谷歌或推特搜索项目名 + audit 关键词,一般情况审计完成都会宣发,如果搜索无结果就要特别注意。Web3 行业灰色地带众多,需优先排除涉法风险。判断项目是否涉及未合规的交易所、资金盘、洗钱或传销类模式。例如,如果交易所在监管严格的国家或地区没有合法牌照,或者没有实施 KYC/AML(反洗钱合规措施),可能存在较高风险。或者团队社群大量充斥着 “保本高收益” 等话术,需要警惕其合法性。可通过 Whois 查询官网域名注册时间,若成立于三个月内且注册信息隐藏,需提高警惕。进阶调研者可深入合约代码,查看有无后门代码,排查其跑路风险。如果项目的合约允许开发团队随意增发或转移用户资金,或转账税设置异常,或团队可随时升级合约逻辑,往往是诈骗项目的标志。在背景调研的基础上,面试是进一步验证公司靠谱程度的关键环节。除了常规的技术面试和 HR 沟通,你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和观察点,判断公司是否值得加入。- 薪资中 Token 占比多少?是否有稳定的法币部分?
- 公司回避回答薪资发放细节,或强调 “团队共建精神” 但不承诺稳定收入。
- 面试官无法清晰讲解技术核心点,或只会空谈行业愿景,特别是 CTO 谈不出具体技术细节。
- 面试官对公司运营情况含糊其辞,甚至不告知公司有多少全职员工。
在 Web3 这个快速发展却充满不确定性的行业,求职者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和批判性思维。不要被高薪、Token 激励和宏大愿景所迷惑,而要通过系统性的调研,全面评估公司的技术实力、团队背景、发展前景和合规性。祝大家都能加入真正有技术内核、有长期发展愿景的优质团队!如果你想更快地深耕 Web3,TinTinLand 为大家提供全方位的课程、资源和招聘板块,扫码添加小 T 同学获取更多信息。
TinTinLand 是赋能下一代开发者的技术社区,通过聚集、培育、输送开发者到各开放网络,共同定义并构建未来。
Discord: https://discord.gg/65N69bdsKw
Twitter: https://twitter.com/OurTinTinLand
Bilibili: https://space.bilibili.com/1152852334
Medium: https://medium.com/tintinland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tintinland3610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TinTinLand 社区空间 Notion 资源库。
关注同名小红书账号(3955930765)与小 T 同学一起探索 Web3 最前沿!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