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无界:加密支付如何重塑全球金融秩序?
2025-03-04 17:30
Cobo
2025-03-04 17:30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2 月 19 日,Cobo 联合 Stables Labs 在 Consensus HongKong 期间成功举办了「纵横四海·支付无界」主题活动,邀请到来自 HashKey OTC、Agora、 SMARTS、TruBit、AEON、Infini、Plume 的行业精英针对稳定币、跨境支付等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整理出了其中的精华观点,特此刊发与 Cobo 用户和读者们分享。


加密支付正逐步走向主流,在这个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2 月 19 日,Cobo 联合 Stables Labs 在 Consensus Hong Kong 期间,邀请到来自 HashKey OTC、Agora、SMARTS、TruBit、AEON、Infini、Plume 的行业专家,在 「纵横四海·支付无界」 主题活动中,围绕加密支付、稳定币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我们对与会嘉宾的精华观点进行了整理。


Cobo 一站式稳定币解决方案

稳定币支付在显著提高交易速度、降低成本、提升资金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 资金流转涉及多个环节,极大增加了操作复杂性;
  • 各国监管政策差异较大,企业需满足不同合规要求;
  • 传统金融机构对稳定币支付的接受度仍有限,企业难以兼顾稳定币支付与传统银行账户管理。

针对这些挑战,Cobo VP Alex Zuo 介绍了 Cobo 的一站式稳定币跨境支付解决方案,如何助力传统支付企业无缝转型

Cobo 一站式稳定币跨境支付方案采用「支付三明治」模型,涵盖收单、清算和结算三大层面,将跨境支付结算时间从 3-7 天缩短至 10 分钟,成本降至 1% 以下,大幅提升支付效率。

  • 收单层:为客户提供独立钱包地址,并支持链上 KYC/AML 审核,确保交易合规安全;
  • 清算层:集成跨链兑换、币种兑换及理财计划,提高资金灵活性;
  • 结算层:通过合规 OTC 实现法币出入金,并支持 Visa 卡绑定 USDT 余额消费。

「Cobo 支付三明治」模型

在合规方面,Cobo 与 CipherOwl 等风控团队合作,提供链上 KYT/AML 交易监测,同时可对接 HashKey OTC、RD、Legend Trading、TruBit、Flutterwave 等全球合规出入金渠道。

AI、区块链与稳定币:全球金融体系的变革

Stables Labs 创始人 Flex 认为,未来全球金融体系的变革将围绕区块链、AI 与去中心化支付体系展开。稳定币将不仅仅是美元替代品,更是连接全球金融市场的桥梁。这是一个巨大的金融变革,我们正处于这一变革的最前沿

稳定币正逐渐成为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关键基础设施。随着 SWIFT 等传统跨境支付系统被用于地缘政治博弈,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依赖传统银行体系已难以满足全球化支付和资金管理需求。稳定币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解决方案,使企业和个人能绕开复杂的银行网络,实现更高效、更灵活的资金流动。

AI 的崛起将进一步推动稳定币的广泛应用。 传统金融体系依赖人工管理,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往往需要基金经理、银行顾问和复杂的财务团队来管理资产。而 AI 技术的进步,使得智能钱包可以自动管理 DeFi 账户、优化投资组合、执行套利策略。AI 还能全天候监测资金流动,优化资产配置,确保投资者获得最优收益。「当 AI 逐步取代人工金融管理时,全球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动方式将迎来彻底变革,DeFi 也将真正成为全球金融体系的一部分,而稳定币将成为这一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Flex 表示。

Stables Labs 目前正在开发的稳定币旨在连接 DeFi 与 CeFi,同时兼容传统金融体系。目前主要涵盖两个方向:

  • USDx 稳定币:一种无风险套利的稳定币,类似于理财产品,核心目标是将 DeFi 与 CeFi 结合,让用户既能享受 DeFi 生态的收益,同时也能获得 CeFi 稳定的年化收益
  • T-Bill 储备稳定币:以 T-Bill (美国短期国债)作为储备资产,使稳定币的价值更加稳定可靠,让收益更具可预期性,同时保障资金安全。

加密跨境支付的机遇与挑战

稳定币支付正在成为跨境支付的基础设施之一。机构用户的需求增长将推动稳定币支付进入更广泛的传统行业,甚至可能挑战现有的银行支付体系。

「加密跨境支付的机遇与挑战:从市场洞察到创业实践」主题 Panel 中,Infini CTO Ryan 形象地将加密支付比喻为「区块链版余额宝」,其核心模式是「存即用、用即赚」,结合 Visa、MasterCard 的支付能力,实现无缝支付。Ryan 认为,稳定币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支付,还在于资金的增值效率。

TruBit CEO Maggie 以拉美市场为例,剖析了稳定币支付的真实痛点。拉美是全球支付体系最复杂的地区之一,企业想要将本地货币兑换成美元并转回总部,往往需要 3-7 天,甚至更长时间,费率高达 2%-3%。

「通过稳定币,企业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支付和结算。」TruBit 通过 API 直接对接银行,让企业可以用本地法币兑换稳定币,再通过链上转账,最终在目的地国家转换回法币。整个过程可在 十几分钟内完成,费率也降低至 1% 以下。

合规挑战始终是稳定币跨境支付的核心问题。HashKey OTC 代表 Jane 认为,合规的门槛决定了机构是否能够大规模采用稳定币支付。在新加坡的严格监管环境下,合规支付不仅要进行 KYC(了解客户)、KYB(了解企业)、KYT(了解交易),还必须确保每笔交易的完整审核流程。Jane 表示「未来,稳定币支付或将成为 B2B 贸易支付的标配,进一步加速全球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稳定币如何重塑全球资本流动?

随着全球监管政策逐步明朗,稳定币支付正在从边缘工具演变为全球金融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未来,企业如何在合规框架下利用稳定币提升支付效率,将成为全球竞争的新焦点。

「从支付到生息:稳定币如何重构全球资金效率」主题 panel 中,Stables Labs 创始人 Flex 提出稳定币收益可以分为三层:

  • 基础收益层:普通用户可以通过零费率购买稳定币,并获得基础市场收益;
  • 信用额度应用层:企业可以基于稳定币资产,获取信用额度,并用于支付、借贷或投资;
  • 结构化收益层:基于稳定币创建更复杂的收益模型,为企业和机构提供更高收益的稳定币资产管理方案。

「如果说美元曾经取代了黄金,那么稳定币可能就是下一个取代美元的金融工具。」Flex 认为稳定币的未来已不再是一个行业内的讨论,而是全球经济变革的关键节点。

Agora CEO Nick 认为,稳定币的价值不仅仅是支付,它更应该成为企业资金管理的一部分,目前的主流稳定币体系让用户无法获得任何收益,稳定币市场的增长潜力远不止当前的 2000 亿美金,而是会扩展至数万亿美元级别,最终成为全球企业和个人资金管理的基础设施。

Nick 强调,Agora 不仅让企业能够使用稳定币进行支付,还能共享 5%-6% 的底层收益,甚至更高。「我们希望将稳定币收益转变为企业资金管理的核心工具,使企业资金在保持流动性的同时,也能获得稳定回报。

AEON CEO Eddie 表示稳定币的核心价值在于提升企业现金流管理,尤其在跨境结算场景中,稳定币能够大幅提高资金流转效率。AEON 已在越南部署稳定币支付网络,覆盖 10 万家商户,包括麦当劳和街头小吃摊,为其提供稳定币收单和结算服务。

稳定币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支付和结算,费率可降低至 1% 以下。这不仅降低了交易成本,也显著提高了全球供应链的资金流动性。」Eddie 强调。

AI 的发展正在改变金融市场,Flex 预测未来 AI Agent 将成为数字资产管理的重要工具,并与稳定币形成互补关系。他举例:「AI Agent 可以监测你的账户余额,并自动进行资金管理。例如,当 AI 发现你的账户里有闲置资金,它会主动提醒你是否希望存入更高收益的稳定币产品,如果用户选择 '是',AI 就会自动完成所有操作。」 这意味着,AI Agent 可以将传统金融领域的财富管理模式引入加密支付体系,让普通用户享受更智能的资金管理体验。

Nick 也表示,随着 AI + 区块链 + 稳定币的融合,企业可在无需主动干预的情况下,让 AI Agent 管理资金,并最大化稳定币的投资收益。

加密支付正在重塑全球金融秩序,Cobo 一站式稳定币跨境支付解决方案助力跨境支付企业快速拥有全栈能力,点击「阅读原文」联系我们,解锁更多场景与成功案例。


关于 Cobo 

Cobo 是可信赖的数字资产托管和钱包技术领导者,提供一站式钱包技术平台,让机构和开发者能够轻松构建、自动化和安全地扩展其数字资产业务。

Cobo 由区块链先驱创立于 2017 年,总部位于新加坡,受全球 500 多家领先数字资产企业信任,托管资产达数十亿美元。如今,Cobo 提供业界唯一集托管钱包、MPC 钱包、智能合约钱包和交易所钱包四种不同数字资产钱包技术的平台。Cobo 致力于最高的安全标准和监管合规性,至今保持零事故记录,并获得了 ISO 27001、SOC2(1 类和 2 类)认证,以及多个司法管辖区的许可。 凭借在业界领先的创新,Cobo 获得了 Hedgeweek、Global Custodian 等权威机构的认可。

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cobo.com。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Cobo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