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区块链】RWA 的 2025 展望:“机构化”的新蓝海
2025-02-25 15:59
吉时通信
2025-02-25 15:59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摘要

RWA 诞生于 Web3.0 的“草莽”世界,早期作为 DeFi 与传统财富世界融合的一种尝试;随着比特币 ETF 的推出,RWA 获得了更多传统机构的认可,行业规模也实现了可观的增长。更为重要的是,新年伊始,加速“机构化”是 RWA 行业最为突出的特点,为 Web3.0 和传统金融市场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美国市场,传统金融机构不断推出 RWA 新项目;在香港市场,华夏基金推出了亚太地区首支代币化基金,甚至香港政府想将黄金代币化。2025 年,RWA 开始加速“机构化”。


比特币现货 ETF 的快速“吸金”,推动了传统金融机构加大对 Web3.0 资产的认可度和投入,从而带动了 RWA 的快速发展。自 2024 年 1 月 11 日比特币现货 ETF 在美获批以来,传统金融市场资金持续流入 ETF,截至 2025 年 2 月 19 日,一年出头的时间比特币现货 ETF 产品规模已经超过 1100 亿美元,传统金融机构资金对加密货币资产的关注度可见一斑。在此带动下,过去一年,RWA 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根据 rwa.xyz 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2 月 17 日,RWA 行业总资产规模超过 173 亿美元,而 2024 年 2 月份规模在 89 亿美元左右。在不知不觉中,RWA 行业资产规模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增长。


RWA 虽然诞生于 Web3.0 草莽世界,但目前已呈现出一定的“机构化”趋势——尤其是比特币 ETF 加强了传统金融机构和市场对 Web3.0 的认可度,这一趋势便是顺其自然的。以 Ondo 为例,这是一家美国的区块链技术公司,其使命是通过构建将金融市场引入链上的平台、资产和基础设施来加速推进传统财富世界的 Web3.0 进程。近期,公司宣布推出一项新技术计划——Ondo Nexus,旨在为代币化美国国债的第三方发行人提供实时流动性。也就是说,Ondo Nexus 为代币化国债提供赎回和兑换服务,增强了代币化国债的流动性和实用性,同时为更广泛的 RWA 资产类别构建了基础设施。 


RWA 不仅仅在北美加速机构化,在以香港为代表的亚太地区亦获得了监管和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2 月 13 日,华夏基金 ( 香港 ) 推出的华夏港元数字货币基金获得香港证监会(SFC)批准,该基金预计于二月底正式上市。该基金是亚太地区首支零售代币化基金,为投资者提供了通过区块链获取港元货币基金收益的创新投资工具。 2 月 18 日 Consensus 大会在中国香港开幕,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出席 Consensus 大会时表示,中国香港正考虑推动黄金代币化,将实体黄金与区块链技术结合,为投资者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和增强安全性,希望通过代币化进行金融市场创新。如果说比特币现货 ETF 是将传统金融机构资金吸引到 Web3.0 市场,而黄金代币化则是相反的融合过程——为 Web3.0 市场资金提供了投资黄金的创新工具。黄金代币化是继国债后下一个规模较大的市场,香港有望从监管和金融机构同时推动 RWA 的快速机构化。


风险提示:区块链技术研发不及预期;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Web3.0 商业模式落地不及预期。


屏幕截图 2025-02-25 111223.png

1. 核心观点

RWA 诞生于 Web3.0 的“草莽”世界,早期作为 DeFi 与传统财富世界融合的一种尝试;随着比特币 ETF 的推出,RWA 行业规模也获得了可观的增长。更为重要的是,新年伊始,加速“机构化”是 RWA 行业最为突出的特点,为 Web3.0 和传统金融市场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美国市场,传统金融机构不断推出 RWA 新项目;在香港市场,华夏基金推出了亚太地区首支代币化基金,甚至香港政府想将黄金代币化。


2025 年,RWA 开始加速“机构化”。

2. 2025 年:RWA 加速“机构化”

2.1 复盘过去一年:RWA 在悄无声息中快速增长

Web3 与现实经济世界的融合是大势所趋,而 RWA 则是推动这一趋势的重要力量。前 DeFi 行业已具备相当的沉淀资金规模和自身特定的金融行为特征,且已经形成借贷、DEX(去中心化交易所)、衍生品等一套较为完整的 DeFi 产品矩阵。在此基础上,一些具备敏锐嗅觉的项目便将现实世界存在的机会(如套利)与 DeFi 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了 RWA 的发展。引入现实世界资产、尤其是房产、债券等更稳定且与原生加密货币市场关联度较低的资产,可以实现某种程度上的对冲,形成一个更为丰富有效的投资组合策略。这是 RWA 需求非常现实的一面。在连接 DeFi 与现实世界资产的探索中,崛起于 2018 年的 STO 是从传统金融市场合规的角度推动传统金融资产“DeFi”化,这是传统金融和现实世界资产积极拥抱 Web3.0 的一种路径探索。而 RWA 则从 DeFi 的原生叙事逻辑视角,对现实世界资产进行“融合”,以 DeFi 的优势和金融逻辑,去“吞噬”现实世界资产,这是另一种路径。


比特币现货 ETF 的快速“吸金”,推动了传统金融机构加大对 Web3.0 资产的认可度和投入,从而带动了 RWA 的快速发展。自 2024 年 1 月 11 日比特币现货 ETF 在美获批以来,传统金融市场资金持续流入 ETF,如图 1 所示,截至 2025 年 2 月 19 日,一年出头的时间比特币现货 ETF 产品规模已经超过 1100 亿美元,传统金融机构资金对加密货币资产的关注度可见一斑。


图表 1.png


复盘过去一年,在比特币现货 ETF 的带动下,区块链 AI Agent、DeSci 以及 MeMe 代币等方向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RWA 行业似乎一直“不温不火”。但我们去观察 RWA 的规模数据会发现,过去一年,RWA 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根据 rwa.xyz 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2 月 17 日,RWA 行业总资产规模超过 173 亿美元,而 2024 年 2 月份规模在 89 亿美元左右。在不知不觉中,RWA 行业资产规模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增长。


图表 2.png


从资产结构上看,私人信贷和美国国债代币化作为规模最大的两部分,分别达到了 119 亿美元和 37 亿美元。


图表 3.png


很显然,美国国债代币化是受益于美联储加息周期下的套利需求,除此之外,私人信贷作为 RWA 行业最重要的资产类别,作为 RWA 行业的重要的成长逻辑。


2.2 RWA 有加速机构化趋势

RWA 虽然诞生于 Web3.0 草莽世界,但目前已呈现出一定的“机构化”趋势——尤其是比特币 ETF 加强了传统金融机构和市场对 Web3.0 的认可度,这一趋势便是顺其自然的。以 Ondo 为例,这是一家美国的区块链技术公司,其使命是通过构建将金融市场引入链上的平台、资产和基础设施来加速推进传统财富世界的 Web3.0 进程。近期,公司宣布推出一项新技术计划——Ondo Nexus,旨在为代币化美国国债的第三方发行人提供实时流动性。也就是说,Ondo Nexus 为代币化国债提供赎回和兑换服务,增强了代币化国债的流动性和实用性,同时为更广泛的 RWA 资产类别构建了基础设施。其客户包括来自 Franklin Templeton、WisdomTree、Wellington Management 以及 Fundbridge Capital,同时利用与贝莱德、PayPal 等公司的现有关系提供的 7×24 小时全天候流动性。此外,2 月 12 日,公司宣布和 Donald Trump Jr.(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儿子)支持的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WLFI) 达成战略合作,通过推动 RWA 的发展将传统金融引入链上。RWA 已经加速进入“机构化”时代。


借助 Ondo Nexus,合作发行商的代币化国债投资者将能够无缝地用各种稳定币赎回其 RWA 资产,从而增强整个生态系统的流动性和实用性,提高了 RWA 领域的可投资性,并增强了人们对链上资产流动性的信心。2024 年,公司代币化国债类别的 RWA 资产总锁定价值 (TVL) 超过 30 亿美元,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图表 4.png


RWA 不仅仅在北美加速机构化,在以中国香港为代表的亚太地区亦获得了监管和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


2 月 13 日,华夏基金 ( 香港 ) 推出的华夏港元数字货币基金获得香港证监会(SFC)批准,该基金预计于二月底正式上市。该基金是亚太地区首支零售代币化基金,为投资者提供了通过区块链获取港元货币基金收益的创新投资工具。 

2 月 18 日 Consensus 大会在中国香港开幕,作为 Web3.0 行业的盛会——这次此项活动五年来首次在美国以外地区举办。中国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出席 Consensus 大会时表示,中国香港正考虑推动黄金代币化,将实体黄金与区块链技术结合,为投资者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和增强安全性,希望通过代币化进行金融市场创新。


如果说比特币现货 ETF 是将传统金融机构资金吸引到 Web3.0 市场,而黄金代币化则是相反的融合过程——为 Web3.0 市场资金提供了投资黄金的创新工具。黄金代币化是继国债后下一个规模较大的 RWA 市场,香港有望从监管和金融机构同时推动 RWA 的快速机构化。


风险提示

区块链技术研发不及预期:比特币底层的区块链相关技术和项目处于发展初期,存在技术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


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区块链及 Web3.0 项目实际运行过程中涉及到多项金融、网络及其他监管政策,目前各国监管政策还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并没有一个成熟的监管模式,所以行业面临监管政策不确定性的风险。


Web3.0 商业模式落地不及预期:Web3.0 相关基础设施和项目处于发展初期,存在商业模式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

本文节选自已于 2025 年 2 月 22 日发布的报告RWA 的 2025 展望:“机构化”的新蓝海》,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
    
宋嘉吉S0680519010002songjiaji@gszq.com
任鹤义S0680519040002renheyi@gszq.com

image.png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吉时通信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