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资本对 AI 代理的看法
2025-01-17 02:09
道说区块链
2025-01-17 02:09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在刚刚结束的 CES 2025 展会上,英伟达创始人兼 CEO 黄仁勋对 AI 代理的前景发表了一个比较大胆的预测,他认为 AI 代理将可能成为下一个机器人行业的巨大商机,价值或将高达数万亿美元。


看到黄仁勋的这个说法,我回想起自己认知 AI 代理的经历。


我比较早听到 AI 代理是从我订阅的一位科技博主那里听到的。那位博主在讲述 AI 代理时并没有特别限定 AI 代理在什么领域的应用,更不会提到 AI 代理和加密生态有什么关系。他主要围绕的是 AI 代理对现有的所有行业可能带来的改变。


当时的我也仅仅只是把它当作一种知识了解一下。


很可能是因为我的见识有限,在那之后我并没有看到有什么重要的 AI 代理在传统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行业出现,更没有看到哪个互联网大厂推出了自己实际可用的 AI 代理。


因此,我一直认为 AI 代理可能离我们还有点远。


直到加密行业最近出现的这一波 AI 代理潮中涌现出一些 AI 代理,虽然它们还处于发展的极早期,但给我的感觉是已经开始提供有真实价值的服务了。


现在,黄仁勋在这样重大的场合提到 AI 代理未来潜在的巨大空间,这让我好奇:


- 加密生态中现在出现的这些 AI 代理如果放在整个 AI 代理市场来看,它们到底处于什么样的阶段?


- 在 AI 代理这个市场,加密生态的参与者和传统行业的参与者会发生什么样的交集和互动?


我之所以有这样的问题主要是感觉:虽说 AI 代理一定是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但仅仅以当下加密生态的这种参与方式而言,恐怕很难把这个市场发展到想象中的那个规模,AI 代理的发展走到一定阶段,很可能仍然脱离不了传统金融市场大玩家的参与。


在当下的加密生态,我们所看到的 AI 代理它们在资金方面的发展动力主要还是来自于散户的众筹方式(1CO),这种方式启动一个小型项目可以,但如果要把一个项目持续推进,在技术、运营等方面持续迭代,后续一定还需要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资金和团队。


而这大概率只有传统的风投 /VC 能做到。


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只从加密生态的角度来看这些 AI 代理的发展,还需要跳出这个生态,从其它的视野审视它们的发展。


比如,传统风投和 VC 对加密生态 AI 代理的发展是否有所关注?它们的态度又是如何?


正好这两天传统基金富兰克林安普顿发布了一篇关于 AI 代理和加密生态的报告《Intersection of AI Agents & the Crypto Ecosystem》(链接见文后)


这篇报告对 AI 代理和加密生态的结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报告里面比较有趣的是:文章引用的数据来源全部是本轮 AI 代理兴起后,伴随这股大潮成长起来的新平台和新应用,这些平台在几个月前看上去其实和山寨币没什么区别。


这恰恰证明,在加密生态 AI 代理兴起的短短几个月,一些传统金融机构也迅速注意到了这个生态的发展。


相比起几年前,DeFi 刚兴起时,我印象中没有哪个传统大基金对 DeFi 有过这样的关注。


我认为像这样的传统金融机构肯定不止这一家,我相信后续传统金融机构入局进入这个市场也是很有可能的。


只不过它们进入这个市场的方式是什么呢?它们会在什么阶段进入这个市场呢?


更重要的是,这些机构的进场能否把现在加密生态中的 AI 代理应用扩展到更广泛的线下服务和行业中呢?


毕竟对它们来说,传统领域和线下领域恐怕是它们更熟悉、更容易把控的领域。


参考连接:

https://x.com/FTDA_US/status/1879243076386095417/photo/1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道说区块链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