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代理的长期潜在风险
2025-01-17 23:51
道说区块链
2025-01-17 23:51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今天这篇文章纯粹是由一个突然的想法引起的。


这两天 AI 代理的发展又有了好玩的新进展:


- AI16Z 开发出了实物机器人,为 AI 代理赋予了真实的“肉体”;


- LUNA 被引入到了 VR 元宇宙,已经可以在一些 VR 场景中和玩家进行“真实”的互动了。


AI 代理已经越来越多地开始向其它领域尝试和发展,它在一步步扩展自己的边界,一步步拓宽自己的场景。


在当下的 AI 代理中,最出圈、最落地、最能提供服务价值的恐怕还是 AIXBT。


而 AIXBT 最能发挥其核心价值的关键渠道就是推特。


而想到推特,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我们的推特号被无故封禁两次的经历。这两次封禁我们至今不明所以,提交的申诉也石沉大海。


如果我们能遭遇这样的事故,那 AIXBT 会不会有一天也遭遇这样的事故?


如果 AIXBT 被封禁,那它前期积累的价值不说付诸东流,起码也折损大半。这之后要恢复服务必须人工干预,而在它恢复的这段期间,很有可能无数竞争者会趁虚而入,抢走它的金字招牌。


这些后果对 AIXBT 而言将是灾难性的。


实际上不仅 AIXBT,加密生态中这轮 AI 代理大潮创造出的 AI 代理绝大部分都是依赖于中心化平台的,它们运作过程中涉及的几乎每个环节、乃至依赖的基础架构都是中心化平台。


这个过程中只要任何一个中心化平台掌控的环节出现问题,那这些 AI 代理就可能瞬间崩溃。


而要让 AI 代理真正地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成为一个 24 小时不间断运行的个体,AI 代理全链条的去中心化我认为一定是未来的趋势。


而这种全链条的去中心化想象空间就彻底打开了,可以说下到基础设施(比如数据、算力、模型),上到各种应用无一不需要去中心化。


很有可能这些去中心化的应用对我们人类来说显得“蹩脚”、“不好用”,但它们“抗审查”、“不被干预”的特性对 AI 代理来说可能是更为重要的特质。


虽然我在前面的文章中提到过:在前几轮牛市周期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去中心化应用,尽管那些应用没有火起来,但它们或许能在 AI 代理中找到自己的价值。


但现在再想一想,我觉得我还是低估了那些去中心化应用未来的潜力。


之所以低估一是因为现在 AI 代理的发展才刚开始,我们还没有看到 AI 代理在数量和质量上产生质的飞跃,所以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我们仍然会认为“人”才是应用生态的主体。


实际上很有可能当 AI 代理在数量和质量上越过拐点时,我们会真正意识到“AI 代理”才是应用生态的主体。


如果像黄仁勋说的那样,AI 代理的市场将是数万亿美元的市场。届时,AI 代理一定是远远超过了人类。


那时,去中心化应用的价值才会被真正认识。


被低估的第二个原因则是现在的 AI 代理还没有被中心化平台“卡脖子”。如果真的有一天 AIXBT 由于某种原因它的推特号被封禁,人们一定会恍然大悟,意识到去中心化“推特”的重要性。


当我们庆幸 Phala 的 TEE 环境让 AI 代理能够拥有自己的钱包时,其实这仅仅只解决了一个很小的问题,还有大量类似“卡脖子”的环节掌握在中心化平台手中。或许这些环节现在已经有了合适的方案,但尚未被发现。但更多的可能还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


如果这一轮 AI 代理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接下来加密生态的发展很可能将是围绕 AI 代理的各种去中心化。而这些去中心化应用吸引的将不仅仅是 Web 3 生态的建设者,很可能还会吸引来自传统 Web 2 生态的建设者。


届时的加密生态恐怕会迎来大规模的出圈。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道说区块链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