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文章末尾的留言中,有一条留言写到:
“最后还是要回归生态,AI Agent 才是牛市的主叙事,牛逼如特朗普发 meme 也是一波流”
对这个观点我是很认同的。
行情走势不可能靠迷因币天天打鸡血,要驱动行情还是需要一个稳定发展、持续创新的应用。
AI 代理是不是这一轮的主叙事我不知道,但 AI 代理的发展确实是日新月异。
最早我惊叹 AI 代理的发展是源于 Coinbase 设置的一个 AI 代理进行了链上转账,这让我看到了 AI 代理迈向链上自主活动的可能。
昨天,AI 代理又实现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应用场景。
在加密生态,我们都听过 1 万比特币买比萨饼的故事。这个故事之所以永远被后世铭记,根本的原因是它让比特币从“虚无”迈向了“价值”。
尽管在那个事件中,比特币呈现的那个价值实在是很不起眼,但那算是一个从零到一的过程。有了这一步,我们才会有后来的从一到一万,乃至更宏大、更辉煌的篇章。
而这一次,AI 代理也实现了一个此前从未实现过的应用场景:
它帮人类从线下实体店买到了比萨饼。
这一次攒成这个应用场景的又是 Coinbase,具体地说是 Coinbase 的明星工程师 Jesse Pollak。
关于这个事件的详细信息可以参看文后的参考链接。
在这个应用场景中,Jesse 向 Virtual 代理 LUNA 下了一个单,要购买比萨饼。
LUNA 把这个需求转发给了另一个专门负责链下外卖活动的代理(@___BYTE___)。外卖代理处理了这个请求并向 Jesse 发送了付款收据。Jesse 付款后,这个请求就直接被发送到了加州伯克利的一个线下比萨店。
此后的一切流程就和我们现在的外卖流程一样了。
最后,Jesse 在推特上分享了一张他开心吃比萨饼的照片。
在这个流程中,有几个细节是值得注意的:
Jesse 付款付的不是法币,而是加密货币 ----- 稳定币 USDC。
这个流程调动了两个 AI 代理:LUNA 负责协调,@___BYTE___负责真实的业务。之所以需要两个 AI 代理,是因为@___BYTE___暂时还不能直接接受人类的请求,所以只能请 LUNA 在中间协调。
在这个事件中,AI 代理在应用场景上的突破在我看来有下面这几点:
首先,它实现了链上和链下的互动。
在我印象中,从 2017 年 1CO 开始,就有无数先驱希望将区块链技术用到链下、用到现实生活中,但最终绝大多数都成了“先烈”。
而这一次成功了。
具体成功的点体在于:
- 它使用加密资产付款。
- 它使用的 AI 代理是通过加密资产的融资推动发展起来的。
其次,AI 代理之间完美地在一个真实的应用场景中实现了互动和协调。
在本轮 AI 代理兴起的大潮中,我们自打 SWARMS 提出多代理框架以来,新的类似框架还在层出不穷地涌现,但真实的、能产生应用价值的多代理协调案例在此之前我似乎没有看到。
这是我看到的第一个真实的、产生了应用价值的案例。
最后,稳定币支付在这个场景中实现了 ----------Jesse 用的是 USDC 支付。
不过对此我还是有一些疑问:在这个场景中,我们是不是一定要支付稳定币?付法币行不行?
如果仅仅只是为了使用稳定币而支付稳定币,我觉得意义就有限。如果是必须支付加密货币而使用的稳定币,那我觉得就意义非凡。
这个问题似乎在目前透露出的信息中找不到更多的线索。
关于使用 AI 代理全面、智能地处理人类的日常生活,我去年就听过不少(主要是互联网的)科技博主对此发表过畅想和憧憬。
但现在它来得这么快,还是很让我吃惊的。
我想,如果这个流程进一步优化并提高效率,那今天我们使用的美团将会面临什么样的竞争?
我们国家曾自诩骄傲和自豪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将面临来自美国什么样的竞争?
另外,如果 AI 代理今天可以帮我们订餐,那明天也一定可以帮我们订出行、订服务,乃至重塑一切移动互联网已经实现的服务,并且效率更高,流程更简便。
这将再次掀起移动互联网的一次革命,不过这一次的革命,将是加密资产和 AI 代理联手发起的革命。
参考链接:
https://x.com/jessepollak/status/1881851708730659275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