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六的线上交流中,有听众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在比特币铭文生态兴起时,包括我在内的不少爱好者都深入到铭文生态了,但现在仍然有很多铭文生态的 OG 老玩家一直执着在铭文生态中不肯出来。
为什么我在去年就感觉到铭文生态可能会存在问题?然后就走出来并在 AI 代理生态开始了新的探索?
我当时的回答是:
这可能和好奇心有关。我会尽量对新发生的事物保持兴趣。一旦我发现新的事物时都会先去看一看,然后就可能有新的探索和尝试。
再进一步具体到落实的方法,我在交流时引用了胡适之先生的一句名言: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这句话原本是胡适之先生用来形容自己做学问时的一种方法,但我觉得这个方法用在投资领域也是非常恰当的。
我记得曾经在文章中反复写过:
对新的事物、新的场景,我总是喜欢多看它的优点、多看它的潜力。
如果用这个思想来指引自己审视新事物,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放大新事物可能孕育的前景和潜力,它能让我们看到一个新事物可能产生的价值上限。
有了这个上限,我们在做投资和估值时就有了想象空间。
这就是大胆假设。
当我估计一个新事物有一定的想象空间并且对它也感兴趣后,我就会马上参与。
在参与之后的心态,我也在前面的文章中反复写过:
我会多看它的问题、多看它的缺点,主要看看这几方面有没有问题:
这个赛道是否还有前景?项目团队是否依旧保持良好?项目建设是否在持续推进?
这就是小心求证。
如果这几个方面中的一个或几个出现了问题,我就会警惕;如果没有太大的问题,我就会继续持有,但把主要精力放在新方向的探索上。
在这一轮铭文生态的发展中,最开始它给我的想象空间是很大的。但后来整个生态的发展无论在技术、场景还是应用上都没有较大的突破了,我觉得主要原因恐怕还是受限于比特币本身技术架构的限制。
所以在感觉到这一点后,我就不再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个生态里而是转向其它方向了,这才有了后来对 DeSci 和 AI 代理的探索。
不仅在这一轮行情中我有这样的转向,在上一轮周期中我同样也有类似的经历:
从最开始专注 DeFi 生态到后来转向关注 NFT 就是如此。
转向的原因也非常类似:那时的 DeFi 已经后继乏力了。
大概在 2021 年中期,整个 DeFi 生态基本上已经看不到很大的创新和应用了,各个赛道的大局基本已经定形,新的应用顶多只有些微创新,而那些微创新的门槛并不高。
所以我的主要精力就开始转向新方向的探索,然后就在那个探索中发现海外社区开始热追 NFT,于是此后我的主要精力就全部在 NFT 上面了。
虽说此后我的主要经历都在 NFT 上,当当时的 DeFi 代币我是一直持有的,基本上是一直拿到后来当我抛售比特币和以太坊时才一起把它们全部抛售。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