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交织下的韩国
2024-12-06 11:58
YettaS
2024-12-06 11:58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在投机与监管的拉锯中,加密市场实际是韩国社会矛盾的缩影。


撰文:YettaS


韩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魔幻的国家。政治上,可以因为两党斗争如同儿戏般发布戒严令,又能在六小时内迅速依靠分权体制废除,这种举动一方面让人质疑它体制的脆弱,另一方面又彰显了它民主的强大生命力。经济上,它也有一种与全球市场非常割裂又充分融入的矛盾感,它的互联网从不像中国一样进行封锁,Google 在韩国的市场份额却远不及 Naver;Facebook 的使用率也难以撼动 KakaoTalk,且它的个人消费品 - Kpop、韩剧、电竞、美妆在海外的高度又让其他亚洲国家望尘莫及。


这放到 crypto 也非常类似。你可以说它很全球化,韩国是这波 $XRP 疯长的主力贡献军,泡菜溢价让上 upbit 成为了项目不得不拿下的里程碑,然而本地市场的影响力又非常有限,政变当天韩国所的 BTC 跌到 6 万,但对全球市场没造成任何水花。


作为一个对全球市场有浓厚兴趣的经济学 PhD,我对韩国一直以来都有巨大的研究热情,再也找不到一个国家像它一样矛盾交织。


从军事独裁到民主制度的转型


韩国的现代政治史是一部变革与抗争的史诗。


1979 年的朴正熙遇刺和随之而来的「首尔之春」是民主化道路的重要节点。当时,经历了 18 年的军事独裁统治后,韩国民众的期待如春水般迸发,然而,仅仅过了一年,局势便急转直下。1980 年,全斗焕通过军变再次掌权,光州事件更成为现代史上深刻的集体记忆——2000 多人牺牲、数万人被捕。尽管经过 1987 年六月民主抗争,新的宪法修正案真正开始了总统直选与三权分立,但韩国的政治制度却一直未能摆脱不稳定的阴影。从 2004 年的卢武铉弹劾案到 2017 年朴槿惠因「闺蜜门」下台,韩国政治频繁的危机背后,是政党斗争、体制脆弱与财阀深度介入的复杂纠葛。


一方面,韩国自底层而上的民主化与开放性到了充分的发展,韩国民众的政治参与度非常高,经常通过抗议、集会和投票表达诉求,一直被认为是「亚洲的民主试验田」;而另一方面,很多遗留的意识形态与经济结构又使得它的民主制度无法充分变革,常年呈现出一种不稳定性,「韩国总统是世界上最高危职业」,其中多数在卸任后因丑闻被捕或自杀。这背后其实也有它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东亚民族有太长的集权历史,很多时候斗争与对抗会非常显著的体现在政治文化中,并且韩国党派意识形态分歧极其显著,这可能根植于当年朝鲜半岛南北分裂的利益纠葛以及本土地方主义。再来就是对韩国影响非常深远的财阀体系,军事统治时期财阀体系一度支撑韩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但等到民主转型后,财阀的经济触手已经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难以撼动,很多时候总统成为了裙带资本主义的「代理人和牺牲品」。


从财阀奇迹到「断层一代」的焦虑


韩国经济的腾飞离不开财阀的核心推动力。1960 至 1990 年代,三星、现代等巨头在政府扶持下迅速崛起,带动了韩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化国家的转型。1990 年韩国 GDP 仅为 1220 亿美元,而 2024 年已攀升至约 1.7 万亿美元。


但财阀垄断给韩国社会还带来了另一个问题 ——— 越来越低的社会流动性。财阀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弱势背景的个体面临巨大的向上流动障碍。与此同时,伴随着韩国的快速老龄化,年轻一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并且很难有跨越阶层的希望,这种分化内卷造成了极大的焦虑与不安。


( 这可能也映射了高善文最新关于中国的演讲:生机勃勃的老年人、生无可恋的中年人、死气沉沉的青年人…)



于是,他们就格外需要在消费领域找到社会个人认同与情感寄托。某种程度上,K-pop 和 Crypto 已经成为文化象征,为个体提供了表达身份和融入特定社会群体的途径,从而在一个日益分化的社会中找到归属感。这实际上是人口社会结构下的消费主义与个人主义浪潮。


与这些本地年轻人不同,上世纪 60 年代至 80 年代早期的移民浪潮在美国形成了一个显著的韩裔美籍群体,他们的二代三代对韩国的技术进步、潮流文化起到了关键作用,比如 YG 制作人 Teddy Park 就是韩裔美国人,Crypto 里也不乏韩裔 founders。


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时代,阶级分层在韩国社会中形成了复杂的动态。


高收入与高杠杆:Crypto 的温床


面对阶层固化与高房价压力,年轻人非常容易滋生投机心理,希望通过高风险投资打破阶级壁垒,以小搏大。


这首先体现在房地产行业。由于银行体系的不健全,全租房这种模式在韩国非常流行,租户支付一笔大额押金(通常为房价 50-80%)代替月租,租期结束时押金归还,租户通过银行贷款可以省下房租成本;房东拿到大笔房款可以加杠杆再去买房;银行、地产、政府也都在这个庞氏里大赚特赚,直到资金链断裂。这本质就是一种以房租为形式的民间抵押借贷,而且是循环抵押,2023 年的加息周期,全租房模式差点导致了韩国经济的崩溃。


韩国是家庭债务与 GDP 比率最高的国家,算上全租房模式高达 156%,相比之下,美国仅为 71.5%。所以 Luna 源于韩国也不太意外?



与此同时,韩国又是一个有钱国家。一个约 5100 万人口的国家,跻身全球第 14 大经济体,人均 GDP 收入达到 3.5 万美金,这简直就是投机市场肥沃的土壤。


Crypto: 一种社会经济的映射


Crypto 作为经济社会的一个小小子集,当然也会呈现出与其社会非常一致的脉络,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韩国是一个由散户驱动的、高度投机的市场。与其他市场优先体验产品验证数据不同,韩国 CEX 才是其链上活动的入口,CEX 是这个市场的绝对中心,并且山寨币的交易量远大过 BTC 与 ETH。用户的投机属性极强,所以会产生各类散户驱动的溢价,「泡菜溢价」(Kimchi Premium)和「上币即拉盘」(Listing Pump)正是韩国社会心态的集体呈现。



这种相似性也体现在监管的矛盾上。韩国政府不像中国政府一样直接全盘禁止 crypto,它允许法币直接出入金,这是能形成泡菜溢价的重要原因,这也是为什么韩元交易对会占到市场如此高的份额;但另一方面,它又知道市场的高投机性,试图通过严苛的法规限制金融风险,如要求所有 CEX 与本地银行绑定实名账户,不允许 CEX 开设 perp,而且对 CEX 进行极强的监管,听说 CEX 办公楼里全是摄像头…而前面所讲到的政治不稳定性也加剧了加密行业的合规不稳定性,整体的政策变化有很大的灰度空间,导致了很多皮条客周旋其中。


在投机与监管的拉锯中,加密市场实际是韩国社会矛盾的缩影。


从军事独裁到民主化,从财阀垄断到社会割裂,从房地产杠杆到 Crypto 盛行。一方面,韩国是一个对全球开放的市场,从 K-pop 到 Crypto,韩国的影响力随处可见;另一方面,它又深深根植于本地,形成了强大的内生力量与独特的社会结构。这片土地上,每一份矛盾与挣扎背后,都蕴藏着对变革的渴望和对全球化的复杂回应。

相关Wiki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YettaS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