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日 AI Meme 板块的兴起,AI+Trading 成为了热议话题,那么 AI 将如何改变加密货币的交易逻辑呢?
主持人:Anderson Sima, Foresight News 执行主编
嘉宾:WOO COO Willy Chuang、Kaito 创始人 Yu Hu、零 X 干货铺主理人 大橙子
主持人:请三位嘉宾介绍一下自己及所在的项目。
Willy Chuang:我是 Willy,目前是 WOO 的 COO。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WOO,我们是一个中心化交易所,同时还有一个去中心化交易所叫 WOOFi,所以 WOO X 和 WOOFi 两个是我们的核心产品。我们大约三年前开始,专注于专业交易者,因为团队的背景大部分是从传统金融出身,同时对于交易,尤其是高频交易,还有做市都有很深的理解,而且也有多年的经验,大多是从华尔街出生的,所以我们对于市场的情况有自己的见解,还有比较优秀的交易能力和技术能力,以及完备的基础设施。所以当时我们就想做一款对于专业交易者特别友善的产品,WOO X 就诞生了。之后我们开始把产品做的更加全面,对于各种用户的需求都做了很多的改进和调整。
目前我们产品一天的交易量大概是 10 亿美元,而主要的产品以合约为主。产品大部分的用户其实来源于欧洲,这一年我们开始努力去做 APEC 市场。最近我们刚刚推出了 Social Trading 功能,而且很成功。我们也是第一个推出了反向带单的功能,当初发布后市场的反响非常好。这次有幸与 Kaito 合作,推出了 George AI 自动交易的 AI 机器人来运营我们的 Social Trading 功能,通过 Kaito 的社交信号来组成交易策略。这是我们一直以来希望能不断推出创新的产品,而不是按部就班地只做一个中心化交易所,我们希望让我们的平台变得好玩。同时解决用户痛点,变得更加友善。
简单说一下去中化交易所,它的核心产品是跨链交易,现在支持 12 条链,包括 Solana 到 EVM,所以我们一直以来在 DeFi 上面更多的可能没有直接面向有很多的交易量来源像 1inch ,而是其他的 aggregator 给到我们这边来,我们帮他去 settle 并且完成他们的交易。
当然 WOOFi 的话,我们也有一个 staking program 是针对我们的 WOO token,WOO token 在几年前就已经发布,并且在各大交易所都有上币,包括币安、OKX、Bybit 等,各式各样的去中心化交易所都有合约现货。WOO token 大概最近排在 150 名左右的市值。我们也很注重对 WOO token 的生态建立,也有很多的投资从 WOO token 的角度来出发,我们也在积极的去打造生态的完整性。这就是大概物的情况,同时我们早期也是币安投资的项目,一直以来我觉得都发展的特别好。
Yu Hu:大家好,我是 Kaito AI 的创始人。我在传统金融领域从业大概 10 年左右,主要以交易为主。在创立 Kaito 之前,我在一家对冲基金工作了大约 5 年,当时主要是交易股票。从 2017 年开始,我个人对加密货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平时工作之余也会进行一些加密货币的交易。
后来逐渐发现,在传统金融中我所使用过的好用的金融工具,在加密货币市场中都还不存在,尤其是信息非常割裂,很多东西都无法在传统的搜索引擎上找到,比如谷歌或其他一些搜索引擎。同时,在推特上寻找信息也非常困难。因此,我当时就想到自己出来创建这样一款基于搜索引擎的产品,这其实是一款科技含量非常高的产品。所以,我去找了我之前的朋友,他们从脸书和亚马逊离职后,我们共同创立了这款基于搜索引擎的金融产品。
大概在两年半前,我们一直都在专注于搜索引擎的搭建。直到今年年初,我们首次发布了产品。最初的时候,主要是像以太坊基金会、Pantera、Grayscale 这些比较硬核的研究机构在使用,他们也是我们早期的客户。之后,我们逐步将基于搜索引擎的交易指标开发出来,并在市场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从今年年初开始,我们一步一步地发布了一些新功能,比如主持人提到的关于注意力的指标,还有我们关于舆情的指标,以及如何通过推特上的重要 KOL 的跟踪信息去挖掘项目的指标等。这些功能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从年初到现在,我们大概增长了 70 倍左右,现在有 500 家以上的机构在使用我们的产品,当然也有一些硬核的个人交易者在使用。
大家使用我们产品主要有几个方面。一个是做基础研究,通过搜索引擎查看谁在讨论什么,从信息层面可以非常快速地帮助大家检索。我们其实已经收录了推特、Discord、Telegram 以及所有的智力平台、博客,包括 Twitter Space 等各种信息。并且,我们通过 AI 技术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有用的指标。
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人使用我们的注意力产品或指标,比如比较某个 Meme Token 的市值和注意力之间的比值,或者跟踪哪些 Token 是现在大家讨论比较多的,以便在早期时进入。这些我稍后会继续与大家分享更多。
当然,也有很多人通过我们的追踪数据去发现一些早期的项目,或者 VC 发现一些早期的投资标的。所以,现在我们有各种各样的使用场景。如果我们往后看,Kaito 会做更多偏向社区的产品。我们现在有一个非常有凝聚力的机构社区,但我们希望在未来能有更强大的基于散户的社区。因此,我们之后的很多产品都会将我们的交易指标带给所有的普通散户群体。
这次,我们与 WOO 合作推出了 George AI,让所有人都能间接地接触到 Kaito 的所有交易信号,并在这个基础上获得市场洞察。
大橙子: 大家好,我是大橙子。我较早地进入了 Crypto 领域,具体来说,是在 2013 年通过 XRP 的搬砖交易,从海外交易所到国内交易所的搬运工作,正式进入币圈。自那以来,我不断地在币圈中学习,如今应该勉强可以算作一个半专业的交易员。不过,我主要专注于套利交易,而在带单方向的 CTA 等领域涉足较少。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 DeFi 的一些玩法,本质也离不开套利交易。
今天,我其实是抱着学习的心态而来的,因为这个话题和板块在我们这个圈子里还相对新颖。虽然可能已经有了一些成熟的产品,但我希望更深入了解,并且我也有一些自己的疑问。
我认为 AI 是我们未来必须要学习的内容。AI 类的工具在辅助交易方面,无疑将成为每个交易员不可或缺的助手。最近,以太坊的表现较为强势。如果没有一些工具来协助分析,我们可能难以理解其背后的原因。但如果有 AI 工具能够帮我们进行舆情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是因为特朗普上台后 SEC 主席的更换,使得市场认为以太坊 ETF 可能支持 Staking,并将收益分配给用户产生了预期。这只是一个例子,但它足以说明 AI 在交易中的潜力。
我认为,AI 可以在 CTA 方面帮助我们进行价格预测,也可以辅助我们确定主观交易方向。此外,在币种之间的汇率互换方面,AI 也能发挥重要作用。舆情分析、信息收集等功能,更是 AI 在未来交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我认为 AI 是一个非常好的未来工具,是每个交易员未来都必须要掌握的。同时,我也期待能够利用 AI 来优化我们自己的交易模型,进行迭代升级,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
主持人: AI 技术和加密交易该如何结合呢?
Willy Chuang:我想先与大家分享一个我们与 Kaito 合作的故事。这大约发生在今年的 8 月份。当时,我们正从生态投资的角度审视所有的 AI 项目,并着手进行整个 AI 项目的梳理与规划。Kaito 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存在,特别是考虑到他们强大的投资人背景。因此,我们主动联系了 Kaito 的团队,并开始了深入的交流。然而,在交谈中我们得知,他们已经完成了大量的融资,并非我们的直接投资对象。但这并未阻止我们思考如何与 Kaito 展开合作。
在考虑使用 Kaito 的产品时,有一个点特别吸引我们,那就是针对我们自己的 WOO Token 的管理。WOO Token 的管理其实是一项相当复杂的任务,我们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其中,有一项工作就是研究 WOO Token 的注意力经济效应。我认为,人的认知专注力是有限的,非常有限。比如,当被问及能说出多少个奢侈品牌时,大多数人可能只能列出 10 到 15 个。同样地,在加密货币领域,大部分人每天真正会去关注的代币和项目数量也是有限的。此外,还要考虑到板块轮动、传统金融与加密货币市场的不同情况等各种因素。在推特、Discord 等社交媒体上,信息更是纷繁复杂、令人眼花缭乱。
当时,我们正在思考如何提升我们代币在注意力经济方面的竞争力。而 Kaito 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如今 Kaito 的数据成为了我们内部 PR 和品牌部门进行评估的重要参考。在新加坡的 Token 2049 大会上,我与 Yu Hu 会面,当时我们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感觉 Kaito 的信号非常好,并且他们自己也做了一些回溯测试。于是,我们决定将这个想法付诸实践,开发一个 AI 交易机器人,并将其与我们的 Social Trading 相结合。经过两个月的努力,这个产品终于诞生了。
说到我们想解决的问题,其实带单产品是我们当初设计这个项目的底层逻辑。进一步思考,你会发现带单者(我们称之为 LT)主要是进行主观交易。从数据层面来看,他们的交易波动很大,回撤也很高。在市场波动大的时候,如果市场向好,所有人都赚钱;但如果市场不佳,跟单者也会遭受损失。而且,这些主观交易者很难准确捕捉板块轮动,比如深度分析 DePIN、DeSci 等细分领域,或者更早之前的 BTC 生态。
当时我们觉得,通过 Kaito 的信号,我们可以很清晰地捕捉到市场的注意力所在,进而将这些注意力转化为交易策略。这对于用户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选择。我们为用户设定的交易范围相对保守,尽量保证高收益,让大家的收益(pnl)和投资回报率(RIO)都相对较高。
在发布这个产品时,我们还想让它更具趣味性,于是让 George AI 与几位真实的主观交易者进行对抗和比赛。从数据上看,虽然有人担心未来的 KOL 会被 AI 取代,但现在很多 Agents 在推特上自发互动。还有人认为 AI 的视频和图像生成技术可能会取代 KOL。但我认为,人与人之间仍然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
最终我们发现,通过这个活动,主观交易者吸引的资金量超过了 George AI,但 George AI 的整体表现却优于主观交易者。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这个活动可能会持续 30 天,我们将持续关注结果。但我们最终希望这个 AI 能够成为我们 WOO 在 AI 领域发展的第一步,与 Kaito 携手合作,共同推出这款产品。
Yu Hu:首先,让我从个人背景谈起。在加入 Kaito 之前,我在 Citadel 对冲基金工作了五年多。Citadel 实际上是美股市场上最大的做市商之一,非常热衷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各种量化交易策略。因此,在传统金融市场中,AI 交易已经相当普遍,并且不同的策略有着各自独特的发展方向。
然而,在加密货币市场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它与传统的股票交易存在显著差异。加密货币市场是一个情绪主导的市场。长期以来,我深信,在这个市场中,如果你能拥有最优质的数据,并启动基于情绪的交易策略,其效果将远超传统股票市场。尽管情绪在传统股票交易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在加密货币这一情绪主导的市场中,其影响力无疑更为显著。
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关键在于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提取出有效的交易信号。这无疑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任务。以推特为例,上面充斥着大量的噪音、报道和机器人发布的各类信息,信噪比极低。为了从语义上理解每一条推文,我们需要考虑推文的发布者及其历史行为的影响力等因素。
因此,这背后涉及到一个庞大的数据体系建设,包括数据的索引、清洗、理解以及整个数据体系的搭建。只有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创建出有用的交易指标。由于我们团队本身就具备推特背景,因此在审视这些交易指标时,我们总是以批判性的眼光来评估它们对市场的有效性。
在项目早期,我们就发现了许多交易策略。例如,在与 Willy 讨论时,我们向他展示了 Solana 的交易指标,以及以太坊和 Solana 之间的情绪对比。在去年以太坊和 Solana 之间发生的三次极端情绪对抗中,每一次都伴随着两者汇率的极值。这些现象都在市场上得到了很好的反映,从而增强了我们开发交易信号策略的信心。
接下来,我想从技术层面与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是如何实现这一策略的,以及其中遇到的一些难点。至于我们为何要做这件事,我认为有两个主要趋势。
首先,未来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将是分工合作。有些事情人类会做得更好,比如 Willy 提到的 KOL 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有些事情上,机器的性能将远远超过人类,比如我们现在正在做的用机器来衡量情绪。因为人类无法阅读每一条信息,也无法完全摆脱主观情绪的影响,更难以进行量化分析。对于大多数 Meme 交易来说,很多人无法及时感知到 Meme 的热度变化。而机器则能实时捕捉并量化这些情绪变化。因此,在交易和互动等方面,人与机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将是大势所趋。
另一个趋势是,无论是交易还是其他活动,都将朝着更简单的方向发展。我记得在今年 8 月份的时候,我提到过一个有趣的例子。在美国,现在有一个叫叙事交易的 DEX,它让人们无需研究复杂的功能或财报,就能投资 AI。在加密货币市场中,很多人也有类似的想法。他们不知道哪个 Meme 值得投资,于是买了几个后就不再关注。如果他们能进行一些更简单的操作,比如跟单 George AI 等,那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将更容易管理、理解和操作。
这也是未来的一个重要趋势,即让一切变得更简单。人们可以更容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无需花费大量时间去研究每个 Meme 的持仓、趋势和注意力。我们也深信这是未来的一个巨大趋势。因此,当 WOO 找到我们时,基于这两点考虑,我们非常愿意进行这样的合作。我们认为这是行业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大橙子:我目前使用的工具包括 Nansen 和 Glassnode 等,我都已付费使用,而 TradingView 这类工具是我日常必备。我实际上构建了一个个人的交易面板,在这个面板中,我期望程序员能够整合我所需的关键数据。举例来说,我当前面板上已包含诸如币安 U 本位合约量、主流币种的订单簿深度,以及期权数据等。
值得一提的是,我始终认为期权的大宗数据往往具有反指意义。比如,当有一笔大宗的卖空数据出现时,做市商接手后,他们可能会通过买入看涨期权(call)并在合约市场中做空来对冲风险。这在我看来是一个连贯的市场行为,但对于个人交易者来说,分析这些数据往往存在滞后性,并且每个市场动作可能都在其他地方引发连锁反应。例如,Deribit 上的某个动作可能会影响到 Coinbase 的 USDC/USDT 交易对,因为资金的流动也会对市场产生影响。我所面临的数据复杂性在于,我的面板上集成了多达十几个不同的数据源,涵盖了链上总锁仓量(TVL)、稳定币的流通量等多个方面。
我一直想探讨的是,是否存在一个 AI 工具能够接收目前由程序员整理好的这些数据,并通过数据模型分析其中的关联性。结合历史走势来看,我相信这些数据之间必然存在某种关联性,而这种关联性对于主观交易以及量化交易策略(如 CTA)的制定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我每天仍需手动分析各个板块的数据,尽管我能够评估出一些简单的关联,但要深入挖掘这十几个数据源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并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方法论,对我来说仍然是一个挑战。
我期望能够将收集到的所有数据交给 AI 工具,让它帮我分析其中的观点和关联性,包括历史上的回溯关联性。当然,如前几位嘉宾所言,媒体的分析、市场热度等因素也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在 Meme 币和山寨币的炒作中,社群往往成为散户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而现在,有了 AI 机器人的帮助,我们可以收集到更多来自国外社区和推特的信息,以及各个交易所的公告和关键字。通过单元模型分析这些信息,我相信未来这将成为每个交易者都会使用的工具。因此,我认为 AI 工具在交易中的应用至关重要。在交易的各个环节中,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 AI 使用策略和方向。
主持人:AI 掘金 Meme 是否可能?
Willy:我个人的观点是这样的,我们将用户的 Journey 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 Onboarding,即如何利用 AI 的能力,将更多的用户引入 Crypto 领域。第二部分是 Discovery,正如大橙子老师所提到的,这包括各种交易信息,以及 Kaito 正在做的 Social Signals 等。如何将这些信息整合起来,为交易者或团队提供更好的交易支持,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第三个部分是执行,这实际上是一个新兴的领域。从大约去年开始,AI 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从 ChatGPT 到大语言模型,再到更早的自动化工具。然而,那些早期的自动化工具并不具备智能性,它们只是在预设的框架内执行操作,无法自我优化逻辑。直到大语言模型和 ChatGPT 的出现,AI 才开始具备逻辑能力。
现在,我们进入了所谓的 Agents 时代。像 Goat、Virtual 等各式各样的 Agents 已经在策略上进行了搭配,它们不仅能够扩大模型的影响力,在社交媒体上活跃地发文、与不同账号互动,还具备了自主交易的能力。Agents 的框架正在逐渐成型,这正是我们之前提到的第三步——执行。它能够将我们想要做的事情落地实现。但目前,最大的问题仍然是各个协议或系统之间尚未打通,大家还没有能够真正开放自己的能力。但我认为,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因为除了执行交易,Agents 还能进行自我演练和创新。
当这一切成为可能时,我们将迎来真正意义上的 Trading Copilot。Trading Copilot 可能会彻底改变交易的风险管理、安全性和个性化体验。在交易过程中,我们可能不再需要关注那么多复杂的信息和深度学习。从 DeFi 层面来看,原本需要十几个步骤的操作,现在可能只需要一个意图形式,通过 Agents 在底层与智能合约进行交互即可完成。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我认为 API 还不够成熟。其次,从数据中我们需要确定信息的真实性,比如比特币的价格是否真实,这个价格来自哪里。在简单的价格查询上,这可能不是问题,但在 Meme 层面,事情就变得复杂了。因此,是否存在出错的可能性?
在 Crypto 领域,人们都是用真金白银进行尝试的,而不仅仅是信息层面的交流。所以,这些问题可能会非常棘手。不过,我个人认为这个趋势不太可能停下来,而且可能会呈现翻倍的增长。尤其是 Meme 与 AI 的结合,我认为是目前最优的集合。一方面有代币的激励,另一方面具备完全自动化的能力。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从 Kaito 的看板上就可以看出,它们已经吸引了 Crypto 行业超过 50% 的注意力。因此,我认为这个趋势不会停止,但也会有很多项目在这个过程中被淘汰。只有那些能够真正做出产品、解决用户问题、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的项目才能生存下来。而那些只是发布很多代币、追求代币价格增长但整体趋势不佳的项目,可能会对行业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这是我的个人看法。
Yu Hu:首先,我想从一个大方向来谈谈 Meme 赛道与 AI 的结合。近期,Meme 的关注度显著提升,从年初的大约 5-10% 持续攀升至现在的 15-20% 左右。与此同时,AI 的关注度更是高达 30%。因此,AI 与 Meme 的结合无疑是一个极具潜力的赛道,占据了 Crypto 领域近半的关注度。
年初时,我们曾指出 Meme 在 Crypto 市值中仅占 2%,而今天这一比例已升至约 4%,尽管相较于其关注度 15-20% 仍有较大差距。这表明 Meme 市场虽小,但备受投资者青睐,资金流动频繁。因此,我们依然看好 Meme 在这一周期内的表现。
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些微观层面的观察。当前,众多数据平台如 Nansen 等都在追踪 Meme 交易。在人和机器的分工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两者的优势所在。在文化或 Meme 层面上,人类的判断力远胜于机器。例如,当 Clanker 发布一个 Santa Meme 却意外变成 bug 时,或 PNUT 等充满梗的 Meme 出现时,机器无法像人类那样迅速捕捉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和趣味性。然而,在交易层面,机器则展现出强大的优势。当 PNUT 等 Meme 的关注度持续下降时,机器能够基于数据信号做出更为准确的交易决策,而人类则可能因主观判断而忽略这些信号。
此外,我们还注意到,在 Meme 市场中,KOL 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通过控制注意力经济来引领市场潮流。例如,Murad 在 Token 2049 的演讲后引领了一波 Meme 热潮,而最近则有一批新的 KOL 引领了 AI Meme 的潮流。这些 KOL 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注意力经济的命脉。
在追踪 KOL 持仓和关注新项目方面,机器也展现出了强大的能力。它们可以实时监控 KOL 的持仓和关注动态,帮助投资者快速了解项目的历史背景、来源和关系网络。例如,当 ai16z 刚出现时,机器就迅速捕捉到了 a16z 创始人 Marc Andreessen 的关注,为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然而,在获取外部信息和应对黑天鹅事件方面,人类则更具优势。例如,ACT 上线币安等事件是机器无法预测的,这需要投资者根据当时的市场舆论、币安领导层的决策和风向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我觉得最好的一个方式就是去把人和机器的这两个的分工做得非常的明确,发挥各自擅长的地方,从人的视角可以去非常好的去把一些软性的东西进行理解,比如说一个 Token 刚出来,你去理解它的叙事,去理解它的背景,文化层面上的东西,这个是人会做的好的。
但在任何一个时候对市场的一个判断,或者是对于这些外部性的一些东西的判断,这个也是人做的比较好。 但比如说大量的情绪的指标,或者是说一些追踪的指标,就是一个 Token 的市值变得比较大的时候,在注意力经济非常决定这个 Token 的走势的时候,这个时候往往机器做的比较好。
大橙子:我说一些 AI Trading 在未来会面对的一些问题或者挑战,AI Trading 其实可以理解成人工智能量化,一般量化会有的问题,其实 AI 可能也会有,比如说第一点就是信号源的质量和多样性。量化其实有这个问题,就是不断的需要交易员去把信号完善迭代。
比如 CTA 它一直需要迭代,我觉得即使是 AI Trading 可能也会有这个问题,只是说同样一个信号,它可能分析和收集数据的能力更强一点,但是不同的一些信号的迭代,我觉得还是有待于人为去调整模型的。
第二点我觉得是一些黑天鹅事件的规避上, CTA 策略最怕的就是模型以外没有预料到的东西,我觉得 AI Trading 可能也会有这个问题,需要观察届时 AI 的应变能力是怎样的。
第三点应该就是计算所需资源的问题了,因为毕竟是 AI Trading,维护 AI Trading 是不是要花费大量的成本,那么跟你的策略产生的收益是不是对等?
主持人:对于未来市场行情的展望是怎样的?
Willy:对于短期波动,我认为当前的大环境并未给出太多明确的评论。然而,从长期来看,我还是持乐观态度的。这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尽管贸易战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但大环境整体上仍然是积极的。从传统的金融数据来看,欧美国家的经济状况依然稳健,许多核心科技产业仍在持续发展。此外,AI 领域的年度增长率预计将高达 16%,2025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2,400 亿美金。这些数字无疑表明了科技产业的强劲投资驱动力。
在加密货币领域,我观察到市场目前呈现出一种两极分化的趋势。一方面,以 Meme 为代表的注意力经济、文化驱动和社区力量正在崛起,吸引了大量关注。
另一方面,一些相对成熟的项目,虽然可能不那么引人注目,但其在收入、应用以及 TVL 等指标上表现稳健。我认为,市场会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寻找机会,流动性也会向这两个方向聚集。而处于中间地带的项目则可能面临较为尴尬的局面。
就目前来看,那些具有基本面优势的项目方尚未在 2024 年充分展现其价值。但我认为,到了 2025 年,这些项目的潜力可能会逐渐显现。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仅供参考。
Yu Hu:我对后市是看好的,这主要基于当前周期中两个颇为特殊的事件。首先是 ETF 的获批,这一事件在今年年初便引发了一波提早的、反常态的市场拉动。这一波行情的催化剂,可以追溯至特朗普上台时所带来的全球性政策利好,为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
回顾上一个周期,美联储的大规模放水政策无疑是一个重大转折点。而这一次的周期尚未完全展开,其中最为关键的决定性因素,将是风险资产的走势。从历史经验来看,通常在首次降息后的 6 至 12 个月内,市场会经历一个滞后期。因此,我们目前尚未步入这一关键窗口。
当然,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其他一些值得关注的变量。例如,FTX 事件后所涉及的补偿款项,预计将在明年一季度开始逐步发放。尽管这一话题如今已逐渐淡出公众视野,但从中期角度来看,它仍将对后市产生积极影响,进一步坚定了我对后市的乐观预期。
大橙子:我认为,在 2025 年 1 月 28 日之前,市场整体行情应该是相对平稳的。今天的回调主要是因为均线距离过远,且市场已经连续上涨多日,回调是符合技术面需求的。目前市场可能会在日均线附近进行盘整。对于那些一直等待入市的投资者,我建议可以等到市场回归到均线附近时,考虑买入一些大市值币种。
如果你目前持有多单并面临压力,而你又打算继续持有,那么我建议你可以考虑每天购买末日期权,特别是末日的看跌期权(put)。这样做的原因是,你可以为自己的多单提供一些保护,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市场大跌。由于末日看跌期权相对便宜,你可以在不显著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增强持有多单的信心。
此外,关于 Meme 币,今天 CZ 在推特上发表了看法,大意是他不看好 Meme 币的现状。我认为,Meme 币的归宿很大程度上与币安等交易平台息息相关。如果币安等平台的上币预期发生变化,Meme 币的短期前景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因此,在当前环境下,我建议投资者可以更多地关注主流币种,并考虑进行币本位的 Restaking 或币本位的增收策略,以实现更稳健的投资回报。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