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数藏平台幻核发布公告称,基于业务调整的安排,幻核 APP 将于 2023 年 6 月 30 日 24 时下线。持有藏品的用户需要在 2023 年 6 月 30 日之前进行退款。大厂退出 NFT 市场不仅仅因为行情不好,国内数藏市场中蕴含的各种行业乱象及合规风险也是其考虑的因素。本文将从技术的角度去解析数藏 NFT 相关的法律合规问题。
NFT 的铸造
要想弄清楚国内数藏市场相关的合规问题,首先需要了解 NFT 的铸造过程。
NFT 的铸造过程主要分为三步。
第一步需要将所要铸造 NFT 的文件资源上传到服务器获取 URL。这里可以上传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所以在数藏平台可以看到“有声 NFT”、“3D 模型”等数藏。上传时可以选择将文件资源上传到中心化服务器或 IFPS、AR 等去中心化服务器中。两者的区别在于去中心化服务器拥有区块链本身不可篡改、数据永久储存的特点,极大程度的保证数据安全、可靠的存储。
第二步添加 NFT 的元数据信息。这里的元数据信息包括名称、描述信息、稀有度等 NFT 属性以及文件资源存储的 URL。
第三步将元数据的哈希传入铸造 NFT。
在整个 NFT 铸造过程中,地址进行链上交互时都需要支付 gas,这部分 gas 不是支付给数藏平台而是支付给节点或矿工,公链中每笔 gas 的多少不是恒定的,会根据链上的拥堵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在链上极其拥堵的时候,gas 会飙升。
NFT 侵权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1.NFT 的法律定性
根据上述 NFT 铸造过程可以看出,NFT 数藏的整个铸造以及后续的交易流转过程都是在区块链以及信息网络环境中进行的,其拥有网络虚拟财产区别于现实财产的虚拟性。在整个过程中需要节点或矿工打包上链,如果是博物馆馆藏的实物艺术作品,还需要先对实物作品进行数字化采集,从而生产艺术作品的图片形式,因此数字藏品的制造需要投入人力、物力等实际成本,其具有经济价值。NFT 数藏在区块链上的表现形式为 721 或 1155 代币,其数量在铸造时恒定,并且在链上拥有唯一的 ID 与其对应,具有稀缺性的特点。NFT 的持有人可通过链上地址排他性的占有、支配、使用。
综上所述 NFT 数藏作为网络虚拟财产受民法保护时体现为一种财产性权益。
《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当前主流观点认为发行权的载体应理解为有形物质载体,显然 NFT 数藏基于区块链技术铸造,不属于著作权法所规定的发行权。NFT 数藏的铸造过程是通过链上地址与合约进行交互,其作品始终置于互联网之中,应受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
2.NFT 数藏平台是否应具有更高的注意义务?
目前国内数藏平台支持用户上传图片自行铸造上架 NFT,在铸造、上架以及后续的交易过程中都会收取所谓的固定 gas。通过上文可知,链上每笔交互的 gas 是不固定的,会根据链上拥堵情况动态调整。对于以太坊的侧链来说,gas 很低。但大部分底层采用以太坊侧链的数藏平台都会和用户收取一笔远高于正常 gas 的费用,并且会在数藏后续的交易过程中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
根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 11 条第 1 款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从网络用户提供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中直接获得经济利益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对该网络用户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负有较高的注意义务。
显然国内的大部分数藏平台的运营模式都会从 NFT 数藏中直接获得经济利益,所以应该承担较高的注意义务。这种较高的注意义务包括平台对上架的 NFT 数藏权利进行事先审查,对于侵权作品主动下架删除等。
在实践中,数藏平台应当建立一套有效的知识产权审查机制来预防 NFT 数藏的侵权行为,还可以引进先进的图像识别技术帮助平台识别侵权 NFT。去年获得 Uniswap480 万美金种子轮投资的 NFT 侵权检测工具 Yakoa,其定位就是帮助 NFT 交易平台定位疑似侵权 NFT 并取证。具体可见Yakoa 能否成为 NFT 交易平台合规的解药?
3.打入黑洞地址是否是停止侵权的最佳方案?
黑洞地址是指理论上其私钥丢失,无法转出代币的地址,在区块链中主要适用于存储销毁的代币。NFT 作为一种特殊的代币,将其转入黑洞地址的方式确实可以实现销毁侵权 NFT 的目的。但根据《著作权法》第十条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使公众可以在其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打入黑洞地址的 NFT 虽然永久销毁,不能再将其转出。但通过区块链浏览器依然可以查询到侵权 NFT,并且获得 NFT 图片的 URL,从而查看 NFT 数藏作品。下图为笔者随机从黑洞地址找到的 NFT。
除此之外,国内的很多数藏平台都没有将 NFT 图片上传到去中心化服务器,甚至所有用户操作都没有上链。笔者参与办理的一件 NFT 侵权案件,涉案数藏平台只是在中心化服务器存储的图片,在公链中发行了一万份 1155 的 NFT,后续的用户操作都没有上链,完全是通过中心化服务器及后台服务将“图片”当成 NFT 数藏卖给用户。
所以笔者认为对于侵权 NFT 停止侵权的方式应该有所区分,对于上链的侵权 NFT 数藏,应该采取打入黑洞地址,并且通过删除 NFT 对应 token URL 的方式;对于没有上链的 NFT 数藏,其仅在中心化服务器中存储图片,只需要将服务器中的图片删除即可。
展望与思考
区块链技术具有更新迭代快的特点,每天都会出现新的技术名词以及业务逻辑。伴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类似 NFT 数藏的数字商品将会越来越多,这也对相关法律空白的填补和法律适用的明确提出新的要求,立法和监管部门应当平衡各方利益,为新兴业态的蓬勃有序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初焱律师曾任职于全球头部加密资产交易所、区块链安全公司,负责监管合规产品从 0–1 的设计以及加密资产链上数据溯源及调证分析,多次配合司法机关破获某比特币被盗案、某交易所假 APP 钓鱼案等涉币重大刑事案件。办理过北京互联网法院 NFT 数藏第一案、虚拟货币投资理财纠纷案、矿机合同纠纷案以及国内头部链上数据服务商数据合规项目。
主要服务内容:加密资产被盗、被骗等刑事控告以及币圈刑事辩护、银行卡及交易所账户解冻、币圈民事投资理财、矿机合同纠纷等业务。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