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区块链技术和加密货币的迅猛发展,Web3 正在成为互联网的未来。然而,如何让 Web2 用户顺利过渡到 Web3,并且能够无缝地融入其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 Web2 的高速发展沉淀了大量的社会价值,而 Web3 目前只有以 Defi 为应用的交易,没有足够的场景进行价值支撑,Web2 的价值如何真正赋能 Web3 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而影响这些的核心是账户体系和支付体系。
Web2 在中心化结构下,账户和支付采用了高效的处理方式,用户可以在信任大平台的基础上去体验顺畅的服务,但是 Web3 是基于去中心化的资产架构而运行,所以用户虽然可以获得账户和资产的主权,但是操作门槛变得非常高导致大量的 Web2 用户无法突破原有的使用习惯来进入 Web3,近年来也出现很多帮助用户创造 MPC 钱包的基础设施诞生,但是依旧无法解决用户真正去使用钱包以及让自己的资产通过钱包流通的场景,这是目前最大的瓶颈。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关注两个关键要点:无摩擦 + 无成本的用户体验,以及确保用户拥有钱包的同时可以流通自己的加密资产。让我们深入探讨如何实现这一转变。
对于大多数 Web2 用户而言,进入 Web3 的过程可能显得复杂和陌生。为了使用户能够轻松过渡,我们必须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简化流程:减少用户在注册和使用 Web3 应用时需要的步骤。通过直观的界面设计和简化的操作流程,可以大大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通过广谱性高的社交账户来生成钱包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2.零成本体验:基于现有的各类型 Web3 钱包都实现了轻松创建钱包账户的功能,但是所有的钱包都是基于某个公链基础设施而产生,在资产转移的时候都会产生相应的 Gas 费成本,这将绝大部分用户卡在了钱包层面,虽然拥有了支付账户但是并不去使用,如何让用户在前期 0 成本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3.无缝集成:将 Web3 技术集成到用户熟悉的应用和平台中,使其体验自然流畅。例如,在现有的社交媒体平台中加入 Web3 功能,能够让用户在熟悉的环境中进行探索。
用户的真正 Web3 体验不仅仅是注册和拥有一个账户,更重要的是能够拥有并管理以及流通自己的加密资产。以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措施:
1.提供简便的钱包创建方式:为用户提供直观且易于操作的钱包创建工具,确保即使是技术小白也能轻松上手。提供备份和恢复选项,增加用户对自己资产的安全感,MPC 钱包到 EOA 钱包的迭代使用过程必须是用户在无感无成本进入 Web3 后通过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改变后而自主去完成的。
2.促进加密资产流通:想要庞大的用户进入 Web3 并流通加密资产涉及到非常复杂的产品逻辑和金融逻辑,作为一个用户从进入 Web3 并流通加密货币会面临非常多的门槛,在不确定价值体系的前提下让用户先进行支付是非常难的,或者说是非常难普及的,用户的无摩擦 + 无成本进入是第一步,如何通过 Web2 的价值获得资产是第二步,真正去流通资产并参与各类产品才是第三步,这是大规模应用必须经历的三个过程。
3.建立可信的用户教育和激励机制:除了提供简单的钱包创建方式和便捷的资产流通渠道,建立有效的教育和激励机制也是关键。创建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的教育计划,包括易于理解的教程、在线研讨会和互动学习平台,帮助用户掌握 Web3 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同时,设计有吸引力的激励方案,例如完成某些学习模块后获得小额的加密货币奖励,鼓励用户主动学习和参与 Web3 生态。通过这种方式,用户不仅能够更快适应 Web3,还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实际的价值回报,从而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忠诚度。
要实现 Web2 用户顺利过渡到 Web3,并让他们能够真正融入这一新兴生态系统,我们必须克服几个关键挑战。首先,简化用户体验和降低成本是首要任务。通过优化流程、提供零成本体验和无缝集成 Web3 技术,我们可以大大降低用户的入门门槛。其次,确保用户不仅拥有钱包地址,还能够顺畅地管理和流通加密资产,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这需要提供简便的钱包创建方式和促进加密资产的流通。
Web2 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大量的社会价值,而 Web3 的广泛应用仍在初步探索阶段。将 Web2 的价值有效地赋能 Web3,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挑战,更是一个需要精心设计用户体验和服务支持的过程。通过解决 Web3 的操作复杂性和成本问题,结合 Web2 的成熟场景和价值体系,我们可以为用户打造一个更为自然和顺畅的过渡体验。未来,大规模应用的普及将依赖于这三个关键过程的成功实现:无摩擦 + 无成本的用户体验、通过 Web2 价值获取资产,以及真正流通和参与 Web3 生态系统。
这些步骤不仅将帮助我们实现 Web2 到 Web3 的顺利过渡,更将推动整个互联网生态的变革,为用户创造出真正的价值。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开创 Web3 时代的新篇章!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