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写文章了,在发了《深度干货|我这一年的 AI 产品出海之路》之后这四个月,我陆续合作了6 家公司,3 位独立开发者(开发了 5 个项目),做了一共11 个项目的海外 Go-To-Market,基本每天工作 15 个小时,春节也没有休息,所以完全没有时间写文章了。但所幸结果都还不错。公司这块反馈都不错,独立开发者这边 3 个项目实现了盈利,最好的项目做到了 1 万美金的 MRR。
这四个月不同类型产品密集的 GTM,让我迭代了很多认知,也有了更多通过实战总结的经验。正好最近空了一些,决定写一篇文章分享一下自己这段时间的观察、思考和总结,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今天先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在独立开发者做 AI Wrapper 套壳产品方面的观察和思考,对于融资型产品的出海思考,会在之后的文章里分享。
之前创建的深思圈信息分享群已经运行 1 年多了,里面会实时分享最新有用和有趣的信息,特别是 AIGC 和出海运营增长这块,群里的信息密度和新鲜度非常高,交流氛围也很好,大家一块在群内讨论和学习。目前 9 个群都已经 500 人满员了,10 群还有一些位置,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后台回复关键词【信息】,扫码入群。
大家看我之前的分析应该都知道,一直以来我都是看好 AI Wrapper 套壳产品的,这算是过去一年最好的变现方式,不管有没有壁垒,先有用户和赚到钱再说。
但按照我目前观察到的海外最新趋势,我有了一些新的认知,首先说一下结论:独立开发者做纯 AI Wrapper 套壳应用,马上就能赚到钱这件事大概率要结束了,接下去是真的拼产品力,跟融资型或者大公司正面竞争,跑的不错的大概率会融资,跑的差的可能被收购或者倒闭的时候了。
首先放三个 X 帖子,图一 Ben 算是这一波 AI 浪潮最早的 KOL,同时也是一位连续创业者和投资人,Ben’s Bites 这个头部的 AI Newsletter 就是他搞的,所以他对 AI 产品动向十分了解。
图二 Andrew 是海外头部的创业公司交易平台 Acquire 的创始人,他手上有很多产品收购和被收购交易的一手数据。
图三 John 是知名独立开发者,手上有十多个产品,在 GPTs 发布时,趁着热点做了一个导航站,流量是排名前几的。
这三个人不约而同地表达了一个观点:目前是 AI Wrapper 产品出售的最后窗口期,如果能卖的话,赶紧趁着最后一波卖了。Andrew 是最悲观的,当然可能也是最接近实际情况的,因为他有一手的交易数据,AI Wrapper 出售的窗口已经关闭了。
那我们来看看之前跑得不错的 AI Wrapper 独立开发者目前是什么状态:
Chatbase 和 SiteGPT 都开始往大客户或者企业级这块在走,这算是 Andrew 提到要构建壁垒的一种方式
PDF.ai 遇到了一个挑战,Adobe 官方已经在产品里直接集成了 AI 功能(前天新闻:闪讯 | 官方下场,Adobe PDF 工具直接集成 AI 能力),并且砸钱投了 PDF ai 的关键词
ExcelFormulaBot 正在努力从一个简单的 AI 生成 Excel 公式的产品往数据分析产品转型,并且创始人在最近访谈里特别强调了,他聊了大量的用户,这个转变是基于用户需求自然发生的,他极力在构建自己产品的壁垒。
总体来说都在努力从客户类型、数据沉淀和分发渠道等方面来构建自己的壁垒,同时面临着来自大公司和融资类公司的挑战。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转变呢?我目前思考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
流量红利在慢慢消失,大家一开始对 AIGC 的新鲜感已经过了,底层模型能力提升,使得大家的阈值也在不断提高,最早生成一张图就能全网爆的时代也一去不复返了。
速度红利也消失了,融到资的公司和大公司往往会需要一定时间打磨自己的产品,没办法像独立开发者速度那么快,但到目前这个时间点,产品打磨得差不多,开始上线了。那么对于独立开发者就会面临两个问题,首先在产品功能性上,跟这些公司做的肯定会有差距,第二就是在宣传渠道上,大公司和融资的公司都有足够多资金来推广,上文 Adobe 直接砸钱买 PDF ai 的关键词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微创新红利也消失了,大模型底层能力的提高,中间层带来的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得开发难度进一步降低。大量竞争对手涌现来争抢仅剩的流量,对独立开发者的产品、运营和渠道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了。原来模型不好的时候,在功能上做个小的创新,可能产品就爆了(ChatPDF 的例子,图像类模型的微调、可控的生成等等)。但现在模型能力强了,比如最近 Gemini 1.5 Pro 的多模态 + 超长上下文效果惊艳,一些适合独立开发者去摘的低垂微创新果实,已经没有了。
那么未来会如何发展?我个人判断是会回归到“解决用户需求”这个本质上来。因为在海外,独立开发者(Indie Hacker)并不是在这波 AI 浪潮才诞生的,在 AI 之前就有很多 Indie Hackers,他们在当时更多做一些工具和 Micro SaaS 类产品,活得也很不错。那这些产品的特点就是真正解决了“某类用户的某方面痛点”,大公司和融资的公司看不上,同时海外付费习惯又好,所以一个人做几个产品,有一些用户,就可以活得不错。
而在过去这段时间 AI 浪潮带来的这波流量红利,其实反而是“非常态”的:不需要考虑用户需求,只需要追着热点,抢速度,就可以快速收到钱。
所以我个人观点,未来要继续走好这条路,核心专注在两点:一是用户需求,二就是像 Andrew 说的:“having some moat, Ideally via distribution”,构建自己产品分发渠道的壁垒(关于这点可以看我之前的分享)。
结尾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分享你对 AI Wrapper 的看法。
觉得内容不错的朋友能够帮忙右下角点个赞,分享一下。您的每次分享,都是在激励我不断产出更好的内容。
欢迎关注深思圈,一起探索更大的世界。
往期文章
深度解读|做出海必看的一份产品报告
海外顶级风投 270 万美金投了一家 AI 数字分身的公司
Patronus AI:光速美国领投 300 万美金,面向企业级市场,解决大模型安全问题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