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r 徙居古城墙:muChiangmai 回忆
2023-10-25 21:44
Ivyfanshao
2023-10-25 21:44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muchiangmai 初印象

Web3 行业普遍远程的工作方式让我们天各一方,即便互为网上邻居,也各自 isolate。然而,无可避免的,人本质上是社会动物,作为加密游牧者,我们如何创造一种像皮肤一样贴合自己的生活?

Zuzalu 之后,越来越多人在各地发起 pop-up city。从山海坞稷下学宫回来,对社区生活的向往持续升温,又被社区的影响力迅速卷入了下一场开发者共居,闯关东后下南洋,从爽朗热情的东北来到了温厚亲切、气温升级的东南亚。

在泰国清迈这座悠闲淳朴又国际化的城市,在护城河环绕的古城里,组织起了一个无许可准入的开发者大家庭,名为"muChiangmai"。它是一次为期六周的"pop-up city"活动,为开发者和导师提供独特的住宿体验,这里聚集了技术爱好者,是一个跨足全球的社区合作与交流的平台。

一到这儿就觉得 vibe 对了。在 co-working space 里,白天大家大多安静埋头在电脑前,各种 workshop 和 boothcamp 不时在其中穿插,大家便围在一起倾听探讨。


大家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会议形式,“主办方”和“参会者”之间的界线变得模糊,取而代之的是一场场低强度的学术、技术会议。

在 muChiangmai,课程设置丰富。每周都有各种 workshop,从 Solidity, Cairo Bootcamp 到 AI 辅助阅读合约,zk 电路,chiquito etc. 单次课程大大小小有 60-70 个,如"Meet Starkware"和"zkevm"也为参与者提供了深入了解各生态的机会,各项目也得到更多曝光。

正是这种开放的氛围,使得来自 Starknet Foundation 以及 Ethereum Foundation PSE 等核心贡献者,以及来自 20 多个国家的与会者,汇聚在这里,分享各自手中的项目,共同探讨着如何更好地建设 Web3。其中 Shina(来自 CollegeDAO)组织的圆桌讨论产生了不少有价值的对话:

What makes a good builder?

- 从生态的角度来说,Taiko 认为“提出好问题”是关键,首先,得有允许好问题涌现的场所,这就要求有公共讨论的空间;其次,提出的问题本身必须清晰,能划定问题范围,做好定义。

- 从社区的角度来说,有一个正确的氛围很重要,社区需要共同叙事、共同想象来引导、启发和激活成员的创造力。

- 从创始人和开发者的角度来说,Social Layer 认为韧性 (resilience) 和多元思维 (think of the consequences of technology beyond code) 必不可少 。viaPrize 认为自驱力、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 (take initiative + communicative + teamwork) 是关键。

How should we solve the Real-World Issue?

- 有人脚踏实地认识世界,认为理解人口结构和地理因素是找到关键问题的基础;

- 有人务实,认为创造可持续的商业模式,留在世界上,才能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

- 也有人从人文关怀的角度表示,用公共物品赋能弱者 (empowering the power less) ,用技术为世界带来正外部性;

- 对个人来说,Be healthy! Eat well, sleep well (7-9h) 是良好生活的实践。


举办"pop-up city"的关键因素

首先是选址。清迈,这座充满国际化氛围的城市,成为了理想之地。

「据 Numbeo 网站的“2023 年最新城市安全排名”,清迈超越东京,位列 11。全球安全指数(421 个城市)中, 清迈位列 32,在东南亚国家里排名第一。

清迈性价比超高的物价极大地降低了生活门槛,7 美元一晚的青旅,1.5 美元一碗的炒饭,1.5 美元一杯的咖啡,让许多处于探索自己的人们,或者周游世界的数字游民们,得以放松收入支出的压力,全身心的投入生活或创作。”

在数字游民方面,清迈长期霸榜 Nomadlist.com 第二名,距当地机构估计,至少约有 5000 名来自全球各地的数字游民生活在清迈这也是促使泰国开始着手准备数字游民签证的直接原因之一。」

闽南昆德拉,公众号:706 清迈免签来清迈 来 706 来世界上数字游民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攻略与栖居



安全,没有战争风险,而且生活成本低廉,外国人容易入境(在 2023 年 9 月 25 日至 2024 年 2 月 29 日期间,中国护照持有者甚至可以免签进入泰国,停留不超过 30 天),这使得清迈吸引了大量人才。

其次,muChiangmai 的成功离不开一群杰出的灵魂人物。如 Leo Lara 和 Louis Guthmann 等充满激情和领导力的人物,也有如 Dragan, Shina, Noah, Sandro 等能量满溢的存在,他们为这场活动注入了高能活力。

与清迈本地的 digital nomad 以及华语社区的合作也功不可没。每周三大汗淋漓的泰拳 (Muay Thai) 和偶有穿插的泰语课程。今年大家一起在 706 度过中秋,许多人甚至有了闽南特色的博饼活动初体验。

muChiangmai 的参与成员也是多元化的。来自美国、中国、印度、泰国、乌克兰、芬兰、法国、爱尔兰、西班牙、比利时、以色列等 20 多个国家的参与者同吃同住一起办公,专注各自的项目开发,也共享生活,比如泰拳瑜伽泡冰桶、爬山涉水骑摩托、体验泰语马杀鸡。



遇见的人们

“AW,ZKP,MPC,EF,Starknet,FTX,etc…在互联网上,我们每日接触的都是各种 buzz word,但这背后都是鲜活的人。”——Sun


有许多灵魂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有机会跟 Starkware ecosystem lead Louis 聊天,热情又善听,让人如沐春风,我也问出了好奇已久的问题:Starknet 为何愿意做这么多自下而上、社区驱动的事?

他则讲到,出发点是 Starknet 生态的 Cairo 语言十分难以掌握。为了吸引那些最 Geek、最愿意面对挑战的开发者,让他们长期留在生态里,Starknet 选择用 TCL(tenderness, caring, love) 这样支持性的社区氛围留住大家,并且建立稳定、信赖的长期合作关系,形成共同利益基础。而这次赞助 muchiangmai,也正是因为 Starknet 本就想做开发者共居的尝试,双方一拍即合。

图:Starknet 全职开发者在过去的一年中增长了 14%

source: https://www.developerreport.com/


一个来自印度北边村落的开发者,一起打泰拳的经历让我们熟悉起来:全村只有他一个人会 coding,全靠上网自学,没上过大学,现在在开发自己的 zkFi 中间件项目,计划下个月去伊斯坦布尔 devconnect,通过 twitter 找到了 muchiangmai。自学成才的人并非凤毛麟角,每次碰见这样的例子都更肯定,这世界上的道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这样一个靠上网自学和社交媒体完全改变自己命运的人,仍然在为获得土耳其签证头疼。持有印度护照的人在世界上行走面临着更高的门槛。

我的同桌也来自印度,电气工程专业,老二次元,穿着五条悟的短袖,电脑上贴着 One Punch Man,用着以浮世绘为封面的笔记本;从不在饭点吃饭,经常睡在 co-working space 的沙发上,他是 Lambda Class 的 intern, 正在做自己的项目 e-sim enpowered wallet,也在帮一个 gamefi 平台做开发。

开发全链游戏的英年早婚日本开发者,清瘦内秀,若是跟人家聊生活,对话很难进行到第 3 个回合。跟他对话的正确打开方式就是聊 AW,聊得滔滔不绝,打字也要聊。

写 defi 策略的台湾 builder,对外为人热情,对内勤修内在,文笔细腻有质感,说话娓娓道来,对生活有追问和端详。五年来稳定地更新着 substack, 认真对待每一个 request,经由他了解到了 FAB DAO, 像是打开了另一个世界。

建设 Herodotus 的韩国开发者,吸引我的是,那天她正在讲 keynote,井井有条,循循善诱,节奏很好,有 lecture 的感觉。项目名起得也巧妙,Herodotus 是追溯链上历史的项目,做 L1-L2 储存证明,沿用了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名字。

来自秘鲁的 freelancer,主要在 StarkNet 生态里做贡献,Kakarot, Dojo 都有涉足。他几年前在北京留学学习 CS,走过了很多中国城市,中文说得也相当不错。

跨链桥日本开发者:因迪拜成本太高,迁移到东南亚寻找数字游民社区栖居,通过 twitter 找到了 muchiangmai。

前美国健身教练,因一次登革热而开始学习 defi,成为了 web3 世界的 adventure。

……

人潮来往,透过太多有趣的灵魂,瞥见了世界上的千差万别的生活方式。


对于 co-living 的看法

在为期 1 个月的山海坞和 3 周的开发者社区生活中,我观察到了:

  • 文化和网络是怎么形成的,小群体之间的融合:由点对点—>组织对组织

  • 社区的发展过程,继承内涵:zuzalu 之后的 pop-up city


长期共居是一种新的交流范式,让 Web3 从业者有机会建立更长期、更深入的合作关系。与过往的短期活动不同,muChiangmai "pop-up city" 在技术和商务之外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生活接触面,参与者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和投身到 Web3 社区。

此外,在公共生活中,许多人重新找回人与人之间的附近感,找回了邻里间的熟悉感觉。在这种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分享经验,每个人都能尝试做一些新鲜的事情。

在刚刚好的空间尺度,刚刚好认识每一个成员,你要到达的每个地方都在步行范围内,我们被这种恰如其分的熟悉承托着,与志同道合,有着共同目标的同辈之人使用同种语言(speak the same language),几个朋友往地上一坐就能开启一种聚会,而这种友谊会持续一生,我们享受这种“开触手可得”的群居生活。

恰好的时间长度,你不用 fomo 没有足够时间认识每一个人,你总有机会自然而然地与任何人创造共同回忆。比如,坐在一张沙发上、从未有过对话的同桌问你要 keynote 笔记,于是自然而然加上了联系方式;比如手持酒吧里买的椰子,坐在 Leo 摩托车后座,在古城夜色里一路狂奔;和来自 6 个国家的人一起面对面坐在一辆昏暗的 tuktuk 里,车外还挂了两个人,场面一度十分南亚。



越来越多的 pop-up 社区在世界各地涌现,长周期的共同生活带给人们更多社交和创造的机会。这种模式或许会在未来成为 Web3 从业者建立关系的新范式,同时也为新技术孵化和迭代提供了的纯粹土壤。


将来举办开发者社区活动需要考虑的问题

dev community 选用何种形式举办,取决于目标。

在开发者社区中追求明确的项目的投入产出比较困难,但也有迹可循。

  • 最为直接的指标是:活动成本,参与者数量,诞生的生态项目数量;

  • 需要长期跟踪的有:长期项目转化率,开发者留存率。

从 VC 的角度来说,办 dev community 更多是为了品牌建设和深度视野。hacker house 是非技术背景的 VC 从 0 开始建立 dev network 的抓手。不必用数以月计的 dev co-living 如此重的形态(成本高达 10 万美金),2-3 天目标明确、强度更高的 hackerhouse 足矣。

在开发者社区里孕育出的项目也有局限,它适合早期的开源项目,让开发者有发挥空间,参与社区构建。这些项目大多没有清晰的商业模式,所以更需要社区。这些适合的领域也比较局限:比如面向开发者 (chiquito),公共物品。但转化为长期项目的比例不高。至于开发者留存问题,可靠的留存方式基于共同的利益基础 + 长期友谊 + 资金支持。

从公共物品社区的角度来说,如果追求改善从业者的生活状态;追求生态和开发者之间更广泛且深层的链接和长期关系;追问人类作为社会动物,未来生活何以可能等等更加“务虚”的目标,那么 pop up city 是一种好的实践。

对 hackathon 的看法

参与和举办 hackathon 的价值也值得深思。hackathon 不仅是一场竞技,更是一次学习与合作的机会。而在 muChiangmai 这样的活动中,人们不仅仅是为了奖金而参赛,更是为了体验、为了找到合作伙伴、为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这种"黑客松与 dev 社区结合"的理念,或许正是 2 dev 的 Web3 项目成功的关键之一。但因不在商业环境中诞生,2B 和 2C 项目的 PMF 无法考证,少有黑客松项目走到商业化闭环阶段。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Ivyfanshao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