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过程看结果 ,Web3 最霸道架构 intent-centric 能解决啥?
2023-09-01 10:39
元宇宙日爆
2023-09-01 10:39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在许多专业人士看来,intent-centric 的实现,离不开 AI 的助推力。


撰文:凯尔


开源区块链网络以太坊诞生的 8 年里,涌现出不计其数的竞争链,同时也为金融、游戏等场景的链上应用发展奠定了底层基础。唯一令人遗憾的是,8 年了,绝大多数互联网用户还是摸不到以区块链为底层的 Web3 大门。


有数据显示,总规模为 51.6 亿的互联网用户中,只有不到 1 亿的用户拥有区块链钱包(Web3 网络及应用的主要入口)。Web3 出圈为何这么难?


一方面是没有出现 Web2 用户熟悉的爆款应用,比如在社交、电商等领域,更重要的是使用操作方面的繁复:上个链动不动就要算好「网费」(GAS 费,网络使用成本之一),交个互动不动需要加密钱包签名(类似于提供授权、验证交易)。


最近,一个旨在变革 Web3 渣体验的新概念出现——投资机构 Paradigm 提出「intent-centric」,阐述「以意图为中心」建立 Web3 交互体验的新思路:理想情况下,用户只需要发出一个意图指令,所有的操作都能够自动在幕后执行,用户只需一次签名就能实现意图。


只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的 intent-centric 听上去非常以用户体验为上,这种化繁为简的风格像不像 AI 对话机器人在做的事儿?事实上,这里面确实能用到人工智能。


Web3 新焦点


知名加密投资机构 Paradigm 近期的一篇研究文章,让 intent-centric 概念成了 Web3 赛道的新焦点。该机构将 intent-centric 列在「十个值得关注的 Web3 方向」的首位,这个陌生的名词就此在加密社区里散播开来,并引发兴奋。


intent-centric,翻译过来就是「以意图为中心」,意图直指「你想做什么」,它关注结果,而非过程。intent-centric 旨在通过协议和基础设施的优化,让繁琐的链上操作「一步到位」。更准确地说,把以往复杂的操作过程隐化,用户就能够无感、直接地实现目的了。


比如,一名用户想要将以太坊区块链版本的美元稳定币 USDT 兑换成 Arbitrum 区块链上的 ARB 币,这个过程有点像跨国的跨银行转账,通常需要一连串的操作,包括打开一个跨链桥(跨系统的信任解决方案)、连接钱包(账户)、将 USDT 和用于这次兑换的 Gas 费 ETH(手续费)从以太坊网络转移至 Arbitrum,等待资产跨链完成,然后在 Arbitrum 上寻找具有流动性的交易所(换汇),再执行兑换操作。

以上是一个链上「老手」非常熟悉和习惯的操作。每天都有大量的用户,在各条区块链间转移资产、进行交易和质押资产等,繁复的操作流程极不友好,尤其对于新手小白来说,想完成这一系列基本操作,步步都是挑战。


intent-centric 就是要解决这类问题,让操作的长链条变成短链条,更准确地说,是这样链条在用户体验端「无感」。


理想情况下,用户只要输出意图:「帮我把钱包里的 USDT 换成 Arbitrum 上的 ARB」,intent-centric 相关协议就能在幕后自动操作,包括跨链、寻找最优兑换路径、支付 Gas 直至完成兑换。上述所有过程,用户都是无感的,用户只会明确得到一个结果,就是钱包里的 USDT 换成了 ARB。


这就很接近 Web2 应用的体验了。比如,我们在淘宝上用支付宝买东西,付完款等着收货就好了,无需知道钱到底是怎么抵达商家手上的。


从 USDT 到 ARB 的跨链交易只是简单的例子,理论上,随着 intent-centric 概念在协议层面的成熟和完善,任何链上操作都能一键完成。比如,一键购买指定 NFT,一键寻找年化收益率最高的投资品等等。

简而言之,intent-centric 的核心理念就是优化用户体验,让小白也能快速玩转链上世界。


那么,intent-centric 的愿景从技术上如何实现?其实,它的原理不难理解,就是拆解意图,并将每一步过程都安排给专业的协议去完成。


以近期在 ETHGlobal Paris 黑客松上表现亮眼的 Bob the Solver 为例,它是基于意图交易的基础设施,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 Solver( 求解器 ) 和账户抽象钱包 (AA 钱包 )。


Bob the Solver 带来了 intent-centric 样板


求解器相当于统筹者,它负责识别用户意图,对意图进行分类,规划实现意图的最优路径。确定路径后,求解器会构建出实现用户意图所需的交易,类似于制定了一个「流程大纲」,而后转发至可编程的账户抽象钱包。


账户抽象钱包负责执行工作。它由「打包员」(bundler)和「出纳员」(paymaster)组成,前者负责规划求解器发来的交易,而出纳员负责管理和支出相关的 Gas 费。


Bob the Solver 给 intent-centric 赛道提供了一个简易的样板。按此思路,只要有足够专业的 Solver 方案和钱包编程方案,是可以实现多场景一键直达意图的。


有望与 AI 结合


链上应用生态经历了 8 年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大量的交易类、借贷类、理财类、游戏等应用以及 NFT 等新资产,在链上生态初具规模的背景下,intent-centric 的出现恰逢其时,只有实现用户体验的跨越性升级,链上世界才能获得指数级的用户增长。


目前,intent-centric 叙事下的新协议还比较少,但事实上,与其愿景相似的应用在此之前已经出现了。

去中心化的加密资产交易应用 1inch 是一个典型的案例。相比大名鼎鼎的 Uniswap,1inch 的特点在于允许用户在一次交易中跨多个 DEX 交易加密资产,通过同时扫描多个 DEX,1inch 能够为特定的交易对找到最佳价格,并以最有利的价格为用户执行交易。


在 1inch 出现之前,用户想要以最大化价值的方式完成一笔交易,通常要访问多个 DEX 进行比价,同时还需考虑交易滑点、Gas 费等因素。而 1inch 通过特定算法和聚合数十个 DEX,能够高效地发现最优兑换路径,让用户以最佳价格实时完成最优交易。


1inch 交易页面


聚合是简化用户操作一个简单又有效的方式。但链上世界不仅仅只有 A 兑换成 B 的简单交易,光是独立开放的公链就有上百条,它们上面还支撑着五花八门的链上应用类数字资产,单靠聚合,并不足以解决大部分操作繁琐的问题。


因此,intent-centric 的愿景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在这个过程中,高度智能的 AI 或将成为得力助手。


无论是意图的自然语言输入,还是拆解目标、计算最优路径和执行操作,AI 都能够发挥优势。


很多情况下,用户的意图是复杂的,意图表达或许并不准确,这可能导致 solver 难以准确地理解用户意图,进而无法规划出最优解决方案。而经过特定模型训练的 AI,可更精确识别用户意图,根据用户的交易请求来源、交易数据等推断潜在的目的和需求。


在拆解目标方面和执行方面,OpenAI 推出的基于 GPT-4 大语言模型的 AutoGPT 已经证明了它的强大性。只需要下达一个任务,AutoGPT 就可以自行规划并自动执行。它的特性恰好与 intent-centric 的需求契合。


在许多专业人士看来,intent-centric 的实现,离不开 AI 的助推力。毕竟 AI 检索和执行的效率远远高于人类,AI 的介入将加快区块链用户友好时代的到来。


当然,当开发者将意图到结果的「中间层」操作交给 AI 以及其他第三方执行层,意味着「一键实现意图」的背后有多方参与,安全问题势必应得到重视。一方面,intent-centric 协议方需要制定针对作恶行为的惩罚机制,提供安全、稳定的第三方执行层;另一方面,也需要提高技术安全能力,防止算法被识破或者 AI 被「骗过」。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用户的权益将无法得到保障。


intent-centric 为 Web3 行业提出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未来,期待有更多安全、易用的「意图」应用出现,这将从用户端革新区块链的使用体验。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元宇宙日爆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