辍学、创业、web3,20 岁的我选择教育创新
2023-02-11 20:47
2012 年,我的父亲带着 10 岁的我开始 HomeSchool 在家上学。2016 年,初三时的我暗暗下定决心:如果能找到人生方向,高考随手可弃。2019 年,我看到了海外留学的出路,开始学英语 + 做社会实践。没想到做项目上头,遇见了各种良师益友,新的人生选择浮出水面,大学再也不是我唯一的选择~2020 年,身边的同学高中毕业,我也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份实习。我渴望证明:没有学历,也能靠自己的能力在这个社会上立足。那时的我,心中早已把探月学院创始人王熙乔作为榜样,试图在高中毕业就投身于伟大的事业,在实战中摸爬滚打,练就一身本领、经营好一份事业,向世界证明自己的强大。而 3 年来做过几十个项目后,我的信心在一点点奔溃:进入社会后一直在生存线上徘徊、不断换工作,每次“创业”尝试落地自己心中的教育创新项目,均以失败告终。虽然靠给别人剪视频、做运营能赚到一点小钱,但仅够自己在大理省吃俭用的额生活,去大城市还得靠家里接济。很多人敬佩我的勇气,而在经历数十次项目失败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边界。很多人羡慕我的自由,但四处流浪中的疲惫与窘迫,让我开始低下桀骜的头。2021 年参与筹办的元旦生活节,又给了我深深的一拳。我邀约许多贵人、老师、伙伴前来,期盼做成一场火人节一般的盛会,却因为发起人不靠谱、团队猜疑、能力不足、疫情等种种原因,在万般奔溃后赔钱进去,才勉强兑现自己的承诺。那一刻,我对自己长久以来心中的自我叙事再次产生了怀疑:我真的能靠自己的能力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吗?我真的能创业成功、实现自己的愿景吗?好在即便在低谷,我依然对自己的生命有一些感到值得庆幸的地方:- 我离开了家庭的束缚与闭塞,再也不用忍受父母的焦虑与打压。全国各地的朋友中,有人帮助我,有人需要我,有人欣赏我,有人憎恶我。见证着每个人的生命选择,我开始意识到自己曾经限制性信念有多重,看见身上的包袱,又在友人的陪伴中亲手放下。- 我所面对的困境,是一个年轻人社会化、让自己的价值被市场认可过程中必然面临的阵痛。每一个想经济独立的年轻人都会面对,只是有人早,有人晚,我更早了几年而已。虽然少了专业和学校的背书,但我的年龄、经历、影响力,在特定行业中将会是更好的牌。- 能力不足时创业,必定面临挫折,随之而来的痛苦也推动着我的成长与发展。安猪老师说:“前年感觉我像一只蝴蝶,而现在已经能感受到重量。”尽管这些困境折损了我的锐气,但远比坐在教室中消磨生命来的爽。
低谷中的我,带着这份心情,看着自己还有怎样的选择。安定下来好好读书、学英语,如此稳定节奏的确定感,对于颠沛流离中的我,无疑是一种深深的慰籍。几个月后,我也的确拿到了致极学院的 offer 和奖学金。然而,web3 行业误打误撞闯入了我的生命,改变了我的轨迹。大海捞针中,我交到了一次好运,继续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下时代的叙事。然而在稀少的、正在增长的行业中,我好巧不巧的碰到了属于我的那一个。三年前,因为发起 Homeschool 学生社区,我被迫面对经营一个组织的挑战。也从而关注到组织变革,尝试用“导游”与“教练”,帮助一个青少年自我意识觉醒、在关系网络中成长,而非被权威的师长灌输知识。我希望创造一个包容、开放的共学社区,通过改变组织方式,实践新型教育理念。三年后,区块链技术带着去中心化的原教旨主义,联合在互联网下生长起的一批自由人,在技术的资本的加持下探索着 DAO,也就是“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未来。我不禁好奇:区块链技术如何助力组织变革?而过去几十年组织变革思潮所积累下的经验,又如何帮助 DAO?经过多半年的研究、实践,终于将自己的思考跨学科整理出了一篇《国人 DAO 大败局》,没想到一写出就火遍 web3 行业,一时间被邀请加入各种各样的 DAO,收到不下 10 份工作邀请。”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 backward“1、行业尚未发展成型,技术、应用场景都还在重新开发中,需要自驱力强、全能型的创业人才2、信息庞杂、入门成本高,几乎没有现成的材料,需要较强的自学能力3、人才需求尚未形成市场,相比学历,更看重能力、作品,以及是否拥有共同的关系网络 / 信息环境。部分行业大佬甚至更偏袒辍学生,与民族国家下的大学势不两立好巧不巧,又几十次项目失败经历的我正好是个创业型选手,常年 homeschool 习惯自学,曾有”创新教育交际花“的称号,并且辍学 all in web3。在国企、互联网大厂眼中的离经叛道,在 web3 反倒成为了增益 buff + 自品牌。就这样,带着这篇文章的影响力,我顺理成章的卷入了一系列项目,从瓦猫之夏的 DAO 营地主理人,到与白鱼、唐晗相遇,进入 SeeDAO、与 DeSchool 工作,再到《DAO 积分数值策划指南》等几个研究项目的筹备发起......一路就这样走下来了数了数,在 web3 行业内,这一年就至少参与了 10 多个项目,发起过 12 个项目,50% 失败了,25% 尚在进行,25% 有始有终。于此同时,相比前几年,我也不再将自己存在的价值依附在某个宏大的愿景上。反而在经历了一系列失败后,我对各种项目的未来预期变得愈发悲观,选择更加谨慎。对于自己愿景,也有了更深的定力等待。发起这一系列项目,更像是一个玩心泛滥的孩子,带着满心的好奇与无处掩藏的精力,拉着身边的小伙伴一起玩个够,并在暗地里有着某种方向。一路走来,见证过各种各样的人生,隐隐明白今年要出海、要继续拿出作品、要赚到更多的钱。但想到种种可能,反倒却有了一种复杂的迷茫。我聊过太多原子化青少年,除了学校和家庭,他们没有任何社交圈子。学校是竞争与残酷的备考,回到家则是满怀焦虑的父母,与令人窒息的批判。他们有的身体不好,反复经历抑郁。往往没有钱、缺少选择与勇气,无法迈出家庭一步。在这个信息时代,他们尚未学会搜索,未曾与更广阔的世界链接,没有人能够聆听到他们垂死的挣扎。而时间仿佛在他们的生命中停滞,没有新选择的生命仿佛即将走向穷途末路。我喜欢过不少同伴,他们的世界不缺物质,家庭、爱人、贵人,物质需求总能满足。我们一起在布达拉宫转经、在湖边聆听浪花的低语,在深夜的古城街头流浪,在越洋电话中聊着情感问题。我们坐在桌前一起品茶、唱诵,弹奏音乐,享受着当下的美好,体验生命中的疗愈与神奇。他们一点点回到自然的怀抱,在树林中建设着自己的庄园,经营着一片爱的空间.....在他们身边,我感受过太多疗愈,体悟着这份自洽与流动,一点点与自己的过去和解。他们总能聆听到内心深处的声音,追随着指引去经历不同的生命体验,并告诉我:我们从未分离,我的爱永远对你敞开。做产品、做内容、做服务、做项目。在这样一个市场中,一个又一个创业者、打工人,为了钱,为了理想、为了安全感、为了野心而互相角逐,争夺高贵的资本与人们那稀缺的注意力。为了渴望,大家都乐意将自己物化,成为一个高效、抗压的工具,在这场市场的游戏中各显神通。我们去剖析一个个成功案例,研究着最新的技术、生怕被甩下车,带着承诺与愧疚追赶一个个 ddl,为凝聚的共识与大涨的股票举杯欢庆,又在熊市的暴跌与现金流断裂的恐惧中胆战心惊。他们中不乏充满魅力的领导者,散发着自己的光芒、给更多人希望与目标,让我也心生敬佩、愿意追随。大家就这样狂欢着、挣扎着,渴望在这锅市场的热汤中割得韭菜,亦或创造一个“新世界”我会因为感同身受而为痛苦哀鸣,也会尽情享受当下的欢愉。更多的时候,则是躬身入局去玩奋斗者的游戏,致力于成为一个操盘手,享受改变世界的意义与自恋。我有这样一种信念:这个世界上一定存在更多的活法、更多的选择,而那些在困境与痛苦中卡住的少年,也有机会逆天改命。之前 HomeSchool 学生社群中一个 17 岁的女孩子因为受不了家庭暴力,选择离家出走。在考虑怎么在上海打工时,我给了她一个去大理的工作、机票和钱,雇佣她去这片多元、包容又欣欣向荣的世界做一些探索、介绍一系列在地社区、十几位朋友给她,希望能为她带来新的生机。后来有一天晚上她跟我说自己已经融入了这边的社区,今天晚上大家一起玩嗨了........后来,她开始骑着小电驴开始提供跑腿服务,一位姐姐看她辛苦,介绍了一位正在带学生的技术大佬,后来她真的成为这位大佬的学徒,开始学习编程、3D 打印、修网线。最近拜访,发现她每天早上 6 点起床背单词,看样子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成长方向。一份陪伴、一个榜样、一处包容的团体、一个健康的关系网络,一些机会与早期投资.......或许哪怕一点点条件具备,就能给一个少年带来完全不一样的人生。三年前,我就产生了一个愿景:建设一个未来学习社区。那么多青少年带着抑郁、焦虑、关系问题找到我,却没人在乎他们面对的困境。华德福、探月学院这样的创新教育选项,无一不费用高昂,而且大部分没有文凭,家长难以选择。虽然有不少寒暑假的夏令营,但也只是一时的体验而没有延续。为什么学生能坐在家里上网课,就没有一个创新教育网校能远程陪伴一个青少年成长?学期内可以在线上展开共学,为每个孩子匹配 life coach + PBL 学习小组,一边实践一边寻找自己的方向。而寒暑假可以线下游学聚会、建立深度链接。我相信这样的一种教育服务,能够以更低廉的价格,陪伴一个少年渡过青春期最痛苦、迷茫的时光,帮助其自我意识觉醒、找到属于自己的团体、目标与方向。三年来,数次尝试,却因为自己的能力、资源、战略决心不足而不了了之。而在今年,这个方向也因为 web3 的出现而带来的新的可能:web3 的时代是数字游民的时代,大家通过互联网赚钱,全球旅居。怎样的教育会与这样一群数字游民的教育需求适配?读各种在地的全日制学校会面临持续转学的问题,HomeSchool 会受到父母自身能力边界的局限,而一个在线持续链接的教育社区则更符合大家的需求。如果这个教育生态能链接全球 1000 位教育者,有的在清迈,有的在纽约,有的在上海,那一个家庭旅居到任何一个城市,都有机会通过这个关系网络链接到当地的教育者,为自己的孩子提供支持。而对于国内的用户,通过这个社区,在家就有机会享受到国际教育服务,也未尝不是一种诱惑?从另一个角度,web3 从业者天然具备去中心化的价值主张,网络国家的叙事也让更多人开始唱起超越民族国家的战歌,越来越多的从业者不愿让自己的孩子接受爱国教育的洗脑。随着一个个新的小社会逐渐成长,我们更需要能够拿出作品、解决问题、有主体性的自由人加入 DAO 来做事。在这样的新兴世界,传统大学文凭的价值正在日益式微。而像 Cabin DAO、Nation3、四海社区等全球数字游民线下据点的涌现,也意味着这样的教育实践有机会在现实空间展开。我们是否有机会为这群全球化的数字游民、web3 时代建设者的子女提供教育创新服务?我的答案是 Yes,在过去的 4 年时间中,我一直在用各种方法尝试朝这个方向迈进,未来 10 年也是一样。今年,我会继续做青少年成长陪伴计划,聆听孩子们的感受与需要,提问一些好奇,分享一些故事,给到 ta 全部注意力。以及,在对方需要的情况下,给 ta 更多的选择、信息,并介绍恰到好处的人产生链接。我正在一次次的陪伴中测验我心中理想的教育模型,并寻找督导提升我在教育过程中的微观体感。我会继续发起一系列项目,不断训练自己的落地能力,成长为更成熟的项目操盘手。并试着实操用社区和 DAO 大规模组织人手落地项目的方法。我会努力搞钱,并资助那些有潜力但陷入困境的少年,组织大家在做事中建立信任,缓缓朝这个梦想靠近。这些过去几年已经在持续进行,而今年同样也会有突破:我将第一次正式走出国门,去清迈、巴厘岛、印度、土耳其,甚至南美等国家,跟全球数字游民交朋友,跟大家探讨教育的未来。期待能认识几个合作伙伴!我将第一次敢于主动将这个愿景面向大众分享,寻找志向相投的同行者,围绕这份愿景构建起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并各自分头实践.........一旦做好准备,我会希望与大家在某个产品、项目中达成合作,正式面向市场提供服务。我将在今年尝试开始链接起一个共建者网络,寻找到许多愿意支持青少年成长的陪伴官、导师、教练,建立在未来 3-5 年共同探索这份愿景的契约,一起探索构建【未来学习社区】的落地方案,并给需要的青少年对接网络中的支持者,展开 Demo 测试。好巧不巧,我所在的 Web3 项目:SeeDAO,正想要建立一个在未来能够容纳 100 万数字游民的数字城邦,也正好在今年开始出海,这样一个平台,恰好能与我今年想要突破的方向共鸣。愿景与事业,就这样重合了。十年,足够我们共同成长、将这份愿景变成现实了。你愿意一起来尝试吗?如果你是一个家长,希望给自己的孩子寻找这样的教育服务,欢迎找我来分享你的需求与故事~我现在能提供的不多,【青少年成长陪伴计划】算一个。您可以将这份《邀请函》发给你的孩子,如果他感兴趣,欢迎加我微信来聊~如果你是一个教育创变者 & DeScociey/ 网络国家的 Buidler,对这份愿景感到目标一致,欢迎来加我微信,看看是否有可能建立共同探索的契约!如果你是一个青少年,从曾经的痛苦中走出、经历着自我意识觉醒,对这份愿景深深共鸣,欢迎来找我!如果合适,我会很乐意分享我与共建着网络的资源给你,一起共同成长,看看在未来如何将这份有意义的事业变成现实!如果你尚存疑虑,觉得这篇文章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理想主义的小毛孩的一厢情愿,那请关注我,我会用自己的生命写下这份史诗的篇章。如果你认可我的方向,愿意用金钱支持我展开探索,也一样欢迎打赏 & 资助~
插图来自画师:loika、Y_Y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