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风口下,去中心化身份(DID)走向何方?
2023-01-17 14:00
OneBlock
2023-01-17 14:00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在 Web2 世界,我们往往面临着这样的场景:各大互联网巨头裂土而治,我们必须用不同账户密码才能进入不同的网页系统,便捷度不足;各大平台铸起围墙花园,我们的数字身份被不同平台牢牢掌控,难以互联互通;各大网络基础设施垄断运营,我们的话语权严重不足,数据隐私被频繁侵犯

Web3 的出现,数字身份不再成为科技巨头的私产,而是一个为用户拥有的身份层。创建一个强大且自由的身份系统成为可能,而去中心化身份(DID)则是这个身份系统中的关键。2022 年以来,DID 项目已成为备受资本青睐的赛道,去中心化身份协议 .bit 、Space ID 先后获得超千万融资;同时,DID 也吸引了大量用户,CyberConnect 主要为 Web3 社交网络创建去中心化的社交图谱,其用户已超过 10 万。



去中心化的身份识别(DID)

DID 基本概念

DID(Decentralized Identity)是用于身份管理的框架,在不依赖集中化运营服务商的基础上,用户能够掌握控制属于自己的数字身份以实现去中心化的身份生成、识别和验证。DID 数据身份的数据包括个人身份和隐私数据(比如浏览记录、交易记录和基本信息等)。

DID 架构

DID 是一个域名地址,用户可以通过 DID 查找与之关联的 DID 文件,而文件中则包括了登录、数据加密、通信等信息,而数字签名为代表的证明则能够验证对上述信息和标识符的控制。

DID 特性

低共识成本

DID 共识基于底层公链,关键信息直接上链,形成共识

  • 速度快,验证效率高

  • 均可上链,范围广

可组合性

DID 协议间和其他协议间可以相互调用,个协议之间没有围墙,信息流通自由

  • 相互调用,用户掌握数据所有权和控制权

  • 仅需一个身份即可享受该生态的所有福利

无国界性

DID 无需去中心化的第三方管理,这赋能用户得以将链上信用转移到任何应用或生态中,不受地理限制

  • 信用价值无国界,能够推动跨国信用价值的转移

  • 全球分工无国界,能够涵盖分布在全球各地的用户和开发者



DID 对解决 Web3 困境至关重要

Web3 的创建以去中心化为核心特征,由此构成了去信任的交易方式和自由协作的合作模式,实现用户赋权。用户能够从集中化的平台中真正抢回本应该属于自己的数字身份,从而控制数据权力。随着 NFT 和加密资产吸引更多用户进入 Web3,数字身份成为亟需关注的问题

应对 NFT 中频发的欺诈抄袭

抄袭和欺诈一直是艺术创作领域的核心问题,在 Web3 世界同样如此。2022 年最大的 NFT 市场 OpenSea 承认,使用免费铸造工具铸造的 NFT 中,有 80% 是剽窃假冒的作品。NFT “抄袭打假人” @NFTtheft 强调,只要任何人都可以铸造任何东西,同时在不受监管和去中心化的技术上保持匿名,剽窃就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DID 或会成为解决抄袭问题的技术手段,NFT 也或会成为 DID 的一个锚点。通过 DID 让创建者证明 NFT 的“版权”属于自己,同时建立验证机制证明 NFT 的出处,甚至通过将所有权限定在某一社区中杜绝投机炒作。

应对 DeFi 超额借贷困局

2022 年 5 月,Terra 崩盘开启了加密资产的动荡时代,也再次印证了加密行业正处于至暗时刻。从 2021 年 11 月开始,加密资产市场价格大幅缩水,大量用户开始怀疑 DeFi 的未来,加强监管这一与去中心化使用截然不同的解决方案成为部分业界人士的共识。与此同时,寻找抵押借贷以外的 DeFi 发展新增长点,也使得人们想要突破“借不到钱是因为没有钱”的超额借贷怪圈,改变加密资产借贷的“信任许可”方式

结合 DID 推出信用评分体系,能够助力实现低抵押率甚至无抵押的信用贷款,提高资金利用率,推动 DeFi 大规模应用。DID 能够为链上用户进行信用评分,从而建立基于信用的贷款方式,并让用户根据自身的信用评分权衡借贷行为。



DID 在 Web3 的机遇与挑战

DID 生态系统

Amber Group 报告将 DID 生态系统分为了 5 层,均以底层协议为基础。在这 5 层中,开发者都能找到不同的用例和技术研发方向

第 1 层:标识符和标准

信任层由标准、标识符和命名空间构成,用于保证标准化操作、可移植性和协议间互操作性。其中最关键的是去中心化身份基金会(DIF),是开发、讨论和管理的中心。

开发者对 W3C 并不陌生。成立于 1994 年的 W3C 是为万维网制定标准的国际组织,主要为全球网络技术创建技术标准和指南,Web 浏览器大多使用 W3C 标准,而 Web3 中,W3C 的 DID 规范的认同度最高。

第 2 层:基础设施

应用和数据注册表的交互是由基础设施完成的,其中包括通信、储存和密钥管理。对基础设施的研发往往需要巨大的开发者团队由下而上进行集体研发,尤其需要开发者重视安全工具和开发人员工具的研发。Ceramic 和 ENS(以太坊命名服务) 是 DID 基础设施领先的项目。

Ceramic 是用户数据组合的中心化网络,简化使用 Web3 数据构建应用程序的过程,旨在可扩展、互操作和去中心化。通过给开发者提供存储、更新和检索数据的标准开放的 API,并将被结构化的数据储存在模型中,数据能够在所有应用程序中重组应用,打破数据孤岛。

第 3 层:凭证

协商控制、验证身份证明和传递数据在凭证层完成,即管理、更新和交换凭证

BrightID 是其中最有声望的项目。BrightID 是一个社交身份网络,通过创建和分析社交网络图解决身份唯一性的问题,从而保护用户对个人数字身份的控制。目前,BrightID 已启用的新的实验性加密资产、投票系统和福利。

第 4 层:应用程序、钱包和产品

第 4 层是为用户所熟知的一层,旨在提供用户解决方案。相较之下,这一层需要通晓的底层原理和基础协议较少,新手开发者往往可以从这一层开始尝试。项目包括:为无抵押贷款提供链上信用评分的 TrueFi、提供公共产品融资的 Gitcoin、提供去中心化电子协议的 Ethsign 等。

Metamask 可能是所有 Web3er 使用频率最高的钱包,它由 ConsenSys 推出,能够让用户拥有自己的私钥从而掌握资产,并在以太坊以及其他兼容网络进行交互,其巨大的互操作性让“使用 Metamask 登录”极其常见。目前,其创始人称 Metamask 有望逐步过渡到去中心化治理。

X 层:整合项目

X 层则是涉猎上述 4 层的整合项目,能够对多个层级产生影响,最为人知的则是以太坊

以太坊命名服务(ENS)能够将以太坊地址转变为公共材料,将人类可读的名称转换为机器可读的标识符,ENS 域名允许用户存储大量数据,并将其与一个标识符关联。业界人士认为,ENS 或会在便携式和去中心化身份上发挥关键作用。

DID 发展挑战

隐私风险

Zooko 三角是网络中命名系统的三难抉择。DID 域名兼具可读性、去中心化,但在用户隐私保护存疑。即使过去十年来,区块链加强了在隐私层面的研发,但如果没有隐私考虑和启用标识基础结构的技术基元,任何关于标识基础结构的讨论都难以完整。

金融炒作频发

随着 DID 成为投资风口,大量独立的 DID 应用反而成为与真正用户需求脱钩的解决方案,不解决实际问题或会使得 DID 成为资本热钱下的空中楼阁。

新围墙花园

不同公链下有不同 DID 域名项目,但在跨链过程中存在数字身份不共享,信息数据不互通的情况,反而形成了 Web3 的新围墙花园



结语

DID 赛道成为熊市风口,但从概念普及、技术优化和实际应用还需经历很长一段时间。为了提升用户体验,DID 应用需要尽可能聚合多个账号,实现互操作性,方可能成为 NFT、DeFi 新起点;为了简化开发, DID 需要成为一种模块乃至真正的数字身份基础设施,从而内嵌于各大场景和应用中,实现个人数据的价值化。

DID 赛道方兴未艾,资本热潮下,唯有真正立足于行业痛点,挖掘用户需求,研发解决方案,才能释放出 DID 对 Web3 的无限潜力,建立一个真正的去中心化 Web3 世界。

参考文献

Towards Digital Self-Sovereignty: The Web3 Identity Stack

https://medium.com/1kxnetwork/towards-digital-self-sovereignty-the-web3-identity-stack-874d5e015bae

Decentralized Identity: Passport to Web3

https://medium.com/amber-group/decentralized-identity-passport-to-web3-d3373479268a

DID:对链上信贷业务和 DAO 身份的改善

https://dodotopia.notion.site/DID-DAO-e8bdac45b75840eab372457a77d0ffd9

DID:重构 Web3 社交模式

https://www.odaily.news/post/5181233

DID 火热下的冷思考:信息孤岛、场景单一,如何破局?

https://www.odaily.news/post/5184349

How to report plagiarized NFTs as stolen art

https://mashable.com/article/how-to-report-plagiarized-nft-stolen-art


About Us

关于我们

OneBlock+ 是全球最大的 Substrate 技术开发者社区,也是 Parity 在亚洲唯一的运营合作伙伴,波卡生态早期项目的创始人、CTO、核心开发者大部分都来自 OneBlock+ 社区。
Twitter: https://twitter.com/OneBlock_
Medium: https://medium.com/@OneBlockplus
Telegram: https://t.me/oneblock_dev
Discord: https://discord.gg/z2XZZWEcaa
Bilibili: https://space.bilibili.com/1650224419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o2r3wA6brw3ztr-JmzyXA

相关Wiki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在 App 打开
hyperliquid
wal
jellyjelly
particle
空投
香港
以太坊
rwa
movement
bera
monad
s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