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Orayaki DAO 研究奖金池:
资助地址: DAOrayaki.eth
投票进展:投票通过
赏金总量:80u
研究种类:GameFi
创作者:Hahaho@DAOrayaki.org
审核者:Shaun@DAOrayaki.org
播客地址: https://www.ximalaya.com/sound/591680888
GameFi 一直是 Web3 生态备受关注的赛道,因为其具有对 Web2 用户更友好的特性,相比 Web3 其它赛道有更多的 Web2 用户,但由于全球 30 亿游戏玩家未能真正涌入 Web3,并且大多数 GameFi 的项目周期都很短,因此探寻这个行业该如何变得更加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便是在 GameFi 领域的长期实践者,在经历了 GameFi 赛道的盛夏与寒冬的交替后,今天的 GameFi 领域发展如何,Play 2 Earn 的模式是否还有新的经济模型,整个行业在痛点的切入上又有了哪些形式的变化,带着这些思考,让我们开启今天的播客话题,洗尽铅华,行业实践者眼中 GameFi, P2E 的叙事有了哪些新变化?
Shaun
Hello,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的 YakiTalki,我是主持人 Shaun。
GameFi 一直是 Web3 生态备受关注的赛道,因为其具有对 Web2 用户更友好的特性,相比 Web3 其它赛道有更多的 Web2 用户,但由于全球 30 亿游戏玩家未能真正涌入 Web3,并且大多数 GameFi 的项目周期都很短,因此探寻这个行业该如何变得更加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虽然,生态的成熟度和游戏的可玩性,对 GameFi 的成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然而让 GameFi 游戏有别于传统游戏的,正是游戏内的资产「Fi」。如何为游戏资产构建一个良好的交易环境,即:流畅的交易体验、足够深度的流动性以及丰富的金融工具等,理所应当成为了 ,GameFi 开发者和投资方关注的重点。
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便是在 GameFi 领域的长期实践者,在经历了 GameFi 赛道的盛夏与寒冬的交替后,今天的 GameFi 领域发展如何,Play 2 Earn 的模式是否还有新的经济模型,整个行业在痛点的切入上又有了哪些形式的变化,带着这些思考,让我们开启今天的播客话题,洗尽铅华,行业实践者眼中 GameFi, P2E 的叙事有了哪些新变化?
有请今天的嘉宾,GamePhylum 的创始人 Carl Chen。
哈喽,大家好。
Carl Chen
Shaun
欢迎 Carl,我们在开启话题之前,请先跟 DAOrayaki 社区的小伙伴们做个自我介绍,打个招呼。
大家好,我叫 Carlcar,是 GamePhylum 的创始人。我第一次听到区块链的概念是在 18 年,起初是听到一位学长因为 BTC 获得了不错的收益,同时也因为我是理科生,所以对区块链技术相关产生了兴趣,于是开始在相关网站搜索文章与论文进行学习。到了 19 年 10 月的时候,当时政策宣传要大力发展区块链,所以在 2020 年 1 月的时候我决定 All in Web3 行业,前后有在交易所待过,也做过国内联盟链的相关事情,去年也做过 NFT 相关。
在去年七八月份的时候,国内链游风靡,我们在国内组建了一个关于 Axie 的打金团队,团队里包括当时 Axie 天梯前 50 的玩家,同时他也是资深的游戏玩家,对很多种类的游戏有很深的理解。团队会发布一些教程分享 Axie 的打金经验。同时也玩了一些其它的游戏,也和一些当下比较热门的游戏公司有过比较紧密的合作。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和几位合伙人组建了 DAO,想以 DAO 的形式为整个 GameFi 生态贡献更多价值,而不是只做游戏。我们都觉得目前整个生态还有很多机会,用户还有很多需求,包括工具,或帮助游戏玩家更好的在生态里玩游戏或者做投资。所以我们研究了当下市场的各个产品状况,包括游戏玩家的需求,最终选择了游戏攻略与链上数据的方向。
Carl Chen
Shaun
节目开始前,我大概查了一些资料,从去年的七八月份开始,可以称为 GameFi 的“盛夏”,现在其实更像一个“寒冬”阶段,就像四季周期一样。那您作为行业的实践者,您怎么看待 GameFi 整体的市场,包括今天 GameFi 生态的发展现状又是怎么样的?
我会觉得 GameFi 现在是处于一个冷静期,并不是没有游戏,只是目前发行的游戏普遍质量不高,而质量比较高的游戏基本还在开发周期当中。现在也有一些 Web3 游戏的质量是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比如 Illuvium,Bigtime,Metacore,Shrapnel 等等。其它的可能在经济模型上会稍有不同,但区别不大。
还有一个分支是纯链上游戏,玩家的每一步操作都是在链上操作记录的,它不像 Axie 或 Illuvium 的大部分操作都还是在链下,然后统一进行上链。而现今普遍被称为 Web3 游戏的更多只是因为应用了 NFT,但其实我更愿意叫这种游戏为 Web2.5,真 Web3 游戏应该是纯链上游戏。
所以当下市场的游戏类别就这么几种,一是质量比较好,还在开发当中;还有已经开发完成发行的;还有就是纯链上游戏,此外还有一些小工作室开发出来的,但可能没有太大吸引力。
我们团队中的很多人,包括一些其它硬核玩家,大家对当前市场游戏可玩性的反馈基本差不多,很难找到一款可玩性很高的游戏,亦或是可玩性尚可,但因为经济模型,制度设计的原因,玩家的流动性不是很好,基本都是老玩家在游戏里卷,游戏的吸引力没那么高。
Carl Chen
Shaun
也就是 Axie 属于经济模型设计有缺陷?
Axie 币价跌的原因,是因为它的外部经济引入设置的不够。玩家因为什么进来,也会因为没有什么东西而出走,因为赚钱而来,对他来说游戏赚钱效应降低,他就会出走,进而带动币价下跌,子币 SLP 的价格也会下降,新玩家不会涌入,币价下降与新玩家入场无法达成平衡,陷入死亡螺旋。总之是没有外部经济引入,SLP 的赋能做的也有缺陷,本质上还是游戏可玩性不高。
像我们可能会玩的 Web2 游戏,比如 CS,CF,魔兽争霸等等,即使隔了很久没玩,再玩的时候依然觉得可玩性很高。而 Axie 我差不多玩了 10 天,就不想玩了,觉得有点无聊。基本上 10 天就能把游戏的机制探索的差不多,如果一个游戏的游戏玩法很快被玩家探索完,那它的可玩性肯定是不够高的。
Carl Chen
Shaun
所以这是游戏的游戏性缺失的一面,可能这也是今天行业普遍的一个现象。
那我们聊到经济模型,Axie 其实是开创了一种 Play 2 Earn 的方式,在这一年多整个行业的发展中,经济模型产生了什么变化吗?还是说大家其实也还没有更好的解法和思路,当然你谈到提升游戏性是一方面,在经济模型设计本身上呢?
经济模型设计上,各项目会有不同,比如 Illuvium 虽然也是双币经济,但不像 Axie 的 AXS 与 SLP,本质意义上就是两种不同的币,Illuvium 的 LV 与 SLV,两者有一定的价格关系,抛压不会像 SLP 那么大,但本质上也没有什么创新。
Carl Chen
Shaun
它其实想解决的其实是吸金的问题?
是的,再加上游戏本身的游戏性,画质都有非常大的改进,对游戏玩家来说吸引力是够的,至少等游戏完整的发行,我觉得不会产生像 Axie 遇到的问题。
其它也有一些比较“好玩”的经济模型,比如 Shrapnel,允许玩家创建游戏内的资产,艺术家可以基于游戏提供的模型创造 NFT,铸造时用游戏代币铸造。如果有玩家喜欢你创造的东西,可以投票,被喜欢的程度越高,获得的奖励越多,获得奖励的前提是要质押游戏代币,同时还涉及到比赛胜利的机制,发放代币奖励等等。目前大多数经济模型是 PVP 或 PVE 的排行榜竞赛模式,并依照排名按周或月发放奖励,并没有给人一种很创新的感觉。
再比如 AIAaron,可能它不属于经济模型创新,但是它结合了 AI 让玩家训练游戏角色,再去跟其它玩家 PK,赢了以后获得奖励,它可能涉及到知识相关,需要把知识喂进 AI,涉及到不同的算法,不同的解决方案,它也分为知识竞赛和 PK 竞赛排名,然后获得奖励,所以这好像也不能说是经济模型。
Carl Chen
Shaun
它可能属于游戏性,像以前的经营养成类游戏,可能会加一部分策略的属性。
对,它可能不算经济模型,可能算结合了不同的东西。不同的想法。
Carl Chen
Shaun
听下来我的理解是,现在市场比较缺可玩性高的 GameFi 游戏?
对,相对来说是这样,如果相对去年 Axie 那个时候来说,肯定是有大有进步的,头部里有的游戏比那个时候游戏性要高很多。但相比 Web2 来说确实是非常稀缺的。
Carl Chen
Shaun
为什么在今天的 GameFi 行业里,没有出现传统 Web2 里那种精美画面,超高特效的游戏?或者换个角度讲,像索尼,微软等第一方,第三方的传统游戏大厂为什么不去做 GameFi?
我觉得这中间有一个过程,就像人们接受比特币一样有个过程,当它意识到这个东西是未来,或它意识到这个东西以后能赚钱,它肯定会去做这个事情,不管是基于现有的游戏改动,还是重新做一款游戏,肯定会去做。
同时有一些 Web2 的游戏玩家现阶段比较抵触 NFT,因为毕竟和金钱挂钩,所以游戏公司为了照顾这些玩家的情绪,不会在现有的游戏上去改动。
如果要去重新做一款游戏,这涉及到开发周期的问题,像 Solana 上的飞船游戏,据说要用 UE5 做,这起码要用 5 年左右的时间,因为 UE5 本身在做的人就很少,所以说它不像 UE4 或 Unity 可以基于一些基础去直接修改。
虽然现在没有,但未来会越来越多,包括可以看到很多游戏大厂高管加入一些 Web3 游戏工作室,或有些大的游戏厂商投资 Web3 游戏,这都是一个过程,根本上还是周期性的问题。
Carl Chen
Shaun
是什么机缘巧合想到了要做 GamePhylum,并选择游戏攻略这个切入点呢?
做 GamePhylum 是因为当时我们决定要做产品。选择游戏攻略是因为,在经济模型或游戏性发展起来后,对于玩家来说,比较核心的需求就是怎么把游戏玩的更好,怎么变得更强,不是个菜鸟。
所以这时候玩家会通过各种方式,寻求身边的人,高手一起,或去网上去找一些视频,教程,这些结合起来就是游戏攻略。如果有一个文字版教程可以指导的话,参考性会更强,所以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觉得游戏攻略在未来会是一个比较大的需求。
Carl Chen
Shaun
那游戏攻略在切入市场的过程中,它会解决市场什么样的核心痛点?
我们觉得痛点可能就是玩家有“变得更强”的需求。
Carl Chen
Shaun
所以 GamePhylum 可能提供一些特别直观的教程,不管是文字类型,音频或视频之类的?
我们同时也会在链上数据库里进行标记,哪些教程是高质量的,哪些经过了验证,哪些没有,但其中包含着玩家独到的思考等等。玩家输出它的攻略,我们会有奖励,我们也会提供各种类型的教程,用户可以自行选择观看哪种类型。
同时我们目前还有一些规划,比如游戏玩家直接跟高手交流的 Social 环节。如果有一个比较好的方式,肯定希望玩家可以直接和攻略创作者交流,这样攻略的效果也会更好。
Carl Chen
Shaun
我听下来直观的感受是,每一个游戏玩家不仅参与到游戏本身当中,它同时也是游戏的二次创作者,其实有点像和创作者经济的联动?
游戏攻略的载体是游戏高手。比如跑跑卡丁车有一个技巧叫做连喷,玩家可以使用这种技巧更快的飘过弯道,而新手可能只是选择漂移。这个时候作为游戏玩家来说,它肯定想要学习这个技巧,那他就会去看相关视频,但一些更关键的点,更细节的东西可能需要文字表示出来,然后再去反复的练,才能把这个东西练好。这时肯定就会有游戏高手在网上发布教程,去传播这个内容。
在 Web2 的时候,游戏高手在做攻略分享的时候是不会获得直接性收入的,我们就提供了一个这样的经济模型,高手分享攻略,学习者对攻略打分评价,对应给创作者多少奖励的一套循环体系。
Carl Chen
Shaun
目前整体代币经济模型还在设计中?
框架有了很大部分,但具体的数值还没有设计。因为现阶段可玩性高的游戏还比较少,我们没有急着将模型推出来,游戏攻略要在可玩性高的游戏的基础之上,才可以推行。目前大部分的攻略都还是教玩家打金,我们不是特别想做这种攻略,因为打金这件事涉及收益,如果你发现一个游戏有不错的收益,那你当然是自己去打,让更多人进来打了以后游戏可能就崩的越快。
涉及收益的事大家可能不是特别愿意分享,而如何变成高手的攻略,会更乐于分享,因为有的人他就希望碰到更多的高质量玩家跟它一起,它会觉得游戏环境更有意思,同时发布攻略还会有收益,也更会推动玩家的积极性。
Carl Chen
Shaun
刚才您谈到了 GameFi 的纯链上游戏的概念,您怎么看待链上这个领域,它未来是会有专门的细分领域吗?
我觉得大家会更多的关注纯链上领域,因为它比较的原生。比如像 Uniswap 早期也没什么人用,没什么人关注,但它是一个极具创新性的事物,它在 Web2 原有金融系统里是没有的东西,而纯链上游戏在 Web2 里也是没法做到的事情,所以我觉得是更有潜力爆发的,它更像一条新路径。虽然现在它需要做的还有很多,比如把游戏前端做的更加有视觉性,降低它的门槛降低,让更多的玩家进入,还有商业模式的变现,怎么去怎么去激励等等,整体还处于很早期的阶段。
像大部分纯链上游戏可能都在 Starknet 的二层网络上,它们有由一群开发纯链上游戏的团队发起的 DAO,然后还拿了融资,现在专门孵化做纯链游的团队。
Carl Chen
Shaun
那你怎么看待未来整体上 Web3 加 Game 加 DeFi 方式的发展前景?它目前可能处于一个低谷,未来它会有回潮的阶段吗?它这个模式其实跑得通,还会有大发展?
我对 DeFi 研究的不是特别深,我觉得涉及到代币,经济模型的可能就算是 DeFi 的范畴。而从 Axie 开始,GameFi 实质就是 Game 加 Defi,起初大家就在谈论,这就是一个披着游戏的 DeFi,所以从长远来看,链油的 Defi 属性相对变弱,也代表着它的游戏性变强。因为仍有很大一部分玩家是被游戏的可玩性吸引,而不是纯为了代币经济而来。
因为有很多的 Web2 的游戏也是有赚钱效应的,比如说梦幻西游,有的人他可以梦幻西游里赚很多钱,甚至比 Axie 赚的稳的多,而且它的经济模型也非常稳定,但并不是所有人玩梦幻西游都摆摊卖商品,卖宝宝,卖装备赚钱。我那个时候玩的时候就从来不搞这些事,我就属于那种充值,把自己变得更牛,只是为了玩。
有更多这种玩家存在,经济模型才能跑的通,假如所有的玩家都在摆摊,需求从何处来。在 DeFi 里,假如所有的玩家都在挖卖提,那谁来做买盘。所以游戏性是应该逐渐变高的,Defi 属性的占比越来越弱,游戏才会更加长久。
Carl Chen
Shaun
GamePhylum 未来有什么样的发展规划?
首先我们团队目前是以 DAO 的形式合作,也就是 GamePhylum 的旗下有一个 GamePhylum DAO,我们在跟游戏公司合作的时候,也是由 DAO 里的贡献者去写游戏攻略,现在大概有 30 多个东南亚成员输出英文攻略,同时他们也是游戏玩家,都是从链游爆发开始,一直在尝试各种游戏。
我们也希望让更多的人以后能加入到 DAO 中,当然也要有一些基础贡献才会批准,然后我们会拓展更多的 DAO 里面的公会,在某种程度意义上有点像 Bankless DAO,但我们是垂直于游戏方面的 Bankless DAO。
同时我们目前也有盈利能力,我们不会只给积分,或是再兑换 Token,我们有明确可以盈利的手段和方式,即使不发币的也有明确的商业模式。获得的一部分收益也会放到金库当中,激励 DAO 的成员,同时我们还有一套 DAO 的贡献证明。
有关 DAO 的成员,我们也希望未来的成员组成更多元,比如 Web3 游戏行业的创始人,公会,游戏高手等等,我们会把这些人聚集在一起,让创始人做出的游戏一出生就可以直接面向社区,听到更多的声音,快速获得用户等等。
目前具体的细节还没有百分百确定,我们希望通过整合 GameFi 的各种角色,让他们在 GamePhylum 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其它产品上的规划,我们会在游戏的可玩性更高以后推出我们的经济模型,目前阶段还是以 DAO 的形式跟其它人合作,把内容发布在我们的网站上。同时我们也在开发游戏的链上数据图表,和头部游戏合作,给用户提供一个高质量分析看板,让他们监测发展状况,改变投资角色。
Carl Chen
Shaun
游戏作为互联网行业中具有较强变现能力的产品模式,与区块链等新技术结合将成为新的探索和突破方向。在全球疫情大背景的催化下,游戏越来越具有社交媒体的功能,且游戏市场规模和玩家群体仍在不断扩大。
作为 DeFi 的升级产物,GameFi 发展过程中会有更多的参与者进来,它的发展路程会随着各个公链的不断升级,甚至更多的游戏商自建侧链为 GameFi 未来的顺畅发展保驾护航。
GameFi 作为加密行业的一个分支,会受到加密货币市场整体表现的影响。为了保持用户对 GameFi 平台的兴趣,开发人员面临着改善游戏可玩性和游戏体验,以建立游戏可持续性,帮助生态系统抵御市场下滑的艰巨任务。尽管 GameFi 开发者面临着各种挑战,但后续如果能成功吸引到大量传统游戏玩家,那么区块链游戏市场将彻底打开发展空间。
再次感谢 Cral Chen 老师的倾情分享,也感谢 DAOrayaki 社区的小伙伴。
今天相关讨论的音频晚些时候会上传在 DAOrayaki 官网,DAOrayaki.org 的专属播客频道里。我们也会同时发布在国内的小宇宙播客平台,喜马拉雅 FM,全球各大流媒体平台,例如苹果播客、谷歌播客、YouTube 以及 Spotify 上,欢迎大家收听及订阅。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通过 DAO,研究组织和媒体可以打破地域的限制,以社区的方式资助和生产内容。DAOrayaki 将会通过 DAO 的形式,构建一个满足人们需求,一个民主治理和所有人都可以利用的公共媒体系统,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去中心化。欢迎通过以下方式提交星际移民、量子计算、DAO 的相关研究,瓜分 10000USDC 赏金池!了解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探讨最新治理话题,关注 DAO 的发展趋势,欢迎加入 DAOrayaki 社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