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04|Data Utopia & Community Future 2022 Shanghai Recap
2022-11-09 10:59
Web3 Women Union
2022-11-09 10:59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大家好,这里是歪脖山女外卖员协会,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 Love & Support。此篇文章是 10.27WWU 第一场联合主办的 Web3 线下行业交流研讨会的精华内容回顾,感谢大家支持!


10 月末的秋天,Web3 Women Union(WWU) 联合 0xScope 一起主办了 Data Utopia & Community Future 2022 线下行业研讨会的活动,在协办方 Bitrise Capital、LFGSwap、DeBox、BlockIoT 和诸多区块链媒体的协助下保障本次活动的顺利举行,我们有幸邀请到诸多优秀的项目方包括.bit、BuidlerDAO、Chainbase、Friends With Benefits(FWB)、NFTScan、Outliers DAO、Relation Labs、SeeDAO 和 Web3  Analytics(按首字母排序),就 Web3 数据和基础社群 DAO 组织两大赛道进行了热烈而有深度的讨论,让我们一起回顾本次活动的精彩内容!

目录

Data Utopia & Community Future 2022 Shanghai 活动背景Data Panel RecapCommunity Panel Recap关于 WWU 和 0xScope特别鸣谢

内容整理:Beryl、Gillion、0xScope

排版编辑:Beryl



01.

Data Utopia & Community Future 2022 Shanghai 活动背景


Data Utopia & Community Future 2022 Shanghai


👉 主题:Data Panel & Community Panel

👉 时间:10月 27 日周四 14:00-18:00 | 20:00-23:00

👉 嘉宾

    Data Panel(14:30-15:30)

🎙️ Colin       @0xScope

🔥 west.bit   @.bit

🔥 岛主         @Chainbase

🔥 Shier       @NFTScan

🔥 Joe         @Relation Labs

🔥 Danny     @Web3 Analytics


    Community Panel(16:00-17:00)

🎙️ Beryl       @Web3WomenUnion

🔥 Niels       @BuidlerDAO

🔥 Jing.       @FriendsWithBenefits

🔥 Everest   @OutliersDAO

🔥 Chris       @SeeDAO


👉 活动后续:AfterParty 外滩 BFC 酒会


-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




02.

Data Panel Recap 

* 该部分内容主要由 0xScope 团队进行内容整理

主要内容

2.1 数据赛道现况

2.2 数据所有权

2.3 创业初心和产品价值



2.1

数据赛道现况

0xScope Colin

大家都知道,现在数据这个赛道正在蓬勃发展,也吸引了很多用户和资本的关注。我听说.bit 刚刚完成一轮不错的融资,大家觉得目前 web3 的数据赛道处于哪个阶段?未来可能会出现哪些比较有亮点的叙事和项目方向?


.bit west.bit:

DID 产品其实就是一个天生的链接器,因为我们可以通过我们支持的所有多链的这些数据节点,让用户和开发者往里面填充和对接数据,进而让他们享受到所有的跨链 DID 服务。

我们现在已经支持了 4 条链,接下来会支持更多的主链,但是从实际层面的用户使用和开发者交互情况来看,其实目前大家的使用频率是比较低的,今天行业从业者对于数据的调用更多是偏向于项目之间,就比如我们跟 0xScope。

但实际上趋势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用户以及开发者会很希望寻求数据库的支持。链上数据支撑面其实很广,而且多链的这种业务形态让很多项目方想去结合用户去搭载一些数据的衍生品,比如说结合 DID 产品。.bit 自己不会去做这种应用,更多会和其他项目合作,所以我们会看到一个趋势:数据集成型或提供高质量 API 输出的开发者服务会越来越多的。

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个人的开发者特别是一些普通用户,大家都很想在应用层去体验。比如 0xScope 这种产品是被很多用户所喜欢的,因为它可以把聚合数据展示得更加酷炫,把数据挖掘做得更加深层。所以,我们衍生出的关于和下一代的产品结合方式的思考,不仅是在开发者的关系层面上将数据和 DID 和更多的一种网络协议的之间的连通做得更加全面,而是需要在应用体验层面上,玩出一些比较有趣的应用场景和一些优质的体验性上来。


Chainbase 岛主:

Chainbase 是属于底层设施,从整个数据赛道来看的话,2 年以前的数据赛道,是数据现在的供应商的前身——节点服务商占据的,他们逐步地占领了市场。这其实是数据的第一部分,用户需要先搭建节点,才能获取链上的数据,数据这个门槛变成了一块砖。

在去年的时候,一些已经很成熟的 Web3 数据 API 的服务商就出来了,比如说像 The Graph 的去中心化的解决方案,它其实是解决了智能合约协议各种各样的数据,解析之后引入 API,相当于垫了第二块砖。

然后到了今年我们入场的时候,世界变成了这样:节点服务已经遍地开花,非常非常卷,也已经出现了 data API 的服务商,那我们入场之后所做的差异化就是,除了支持以上的这些功能之外,我们还加了支持你可以直接在产品里面写 SQL 并自动存储这样的一种功能,等于说我不被已经封装好的 API 所指定的那些数据字段所限制,而是说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直接写 SQL,我们把计算的成本由我们的自己平台承担掉。所以说我们做了这样的一件事情:把数据更加开放。但是我们的生态还是处于底层,我们做的工作就是把数据链上加密的东西解开了,然后再把它结构化。

我们也期待这个领域越来越好。以后更多的趋势依然是从底层偏向于应用层,比如说像 NFTScan,那他们做的就是把 NFT 的数据进行更加精细化的清洗加工处理,让它变得更可用,甚至说 C 端可以直接从浏览器上面看,然后 B 端也可以直接调用 API。所以说我们现在看到的趋势就是更加偏向应用,更加倾向于 C 端,更加垂类这样的数据的产品可能是未来会更青睐的一种状态。


NFTScan Shier:

NFTScan 现在整个 B 端的话,大概有 1700 多个终端用户,每天我们也收到大众的反馈,比如说某一个场景能不帮我们开发一个浏览器之类的,所以我们就发现一个问题,现在整个做数据技术知识的,大部分都是中心化的应用形态,包括我们当时也是这样的,所以我们觉得后面一个大的趋势可能就是说大家能不能把整个数据库做得更加的开放,然后能够更加自由地去对这些数据做一个组合,从整个数据的收集和解析,到对开发者的一个对接和采用,那我们希望整个行业能够完全再推一步,让大家能够更加的开放自由。

同时我们也希望后面整个华人区块链社区能够出来更多的能代表我们基础设施的一些发展,因为在海外,一个开发者想去推自己的业务的时候,会发现最核心的东西它都是在海外社区里面,我们是没有的。所以说我们希望做基础设施的从业者,能够把发言权逐步的拿回来,所以数据的自由度和话语权的问题,应该接下来要去做的一个事情。


Web3 Analytics Danny:

从计算的本质来讲,有个趋势就是当项目和流量越来越多的时候,数据一定也会越来越多,也就是我们讲什么叫大数据?就是大,我们的目的是要在比如说一个 T 的数据当中,快速的去找到你想要的数据。像 0xScope 和我们做的也是类似的一个开放的工具,大家目的都是希望在将来海量的数据当中,能有一个工具,帮助你快速检索到想要的东西。我们会帮助项目方快速在平台上去解释他们的协议,从业务数据让他们了解到业务情况,那他们的社区和投资者就能快速知道他们最近的链上的数据是怎么样的。所以这是我们看好的——如何在多个数据当中能快速去找到需要的数据并服务于主体。那如何让数据市场有更强的适应性和扩展性?

其实就是围绕数据分析的三个核心要素,做好基础建设。

  1. 数据的完备性和实时性。准确丰富的数据是分析的基础,实时性可以保证追上市场热点。

  2. 分析工具的门槛与天花板。低门槛(低代码分析)可以让更多用户 0 成本学会分析,扩展分析的广度,高天花板(sql) 又可以满足分析的深度。

  3. 可视化与价值赋予。美观丰富的可视化工具可以更好的展现数据的内容,价值赋予可以提升创作者的创作热情。


Relation Joe

我会觉得应用型数据这种方向现在还是很有前景的,对于开发者和用户的需求才是需要进一步满足的。所以我看好数据层面的两个方向:对于用户来讲,知识图谱是被需要的,他需要变得更加好用,现在其实很多数据平台还是比较模块化的,对于终端用户来说,门槛相比于 web2 来说还是很高的;对于开发者来说,要更加开放,去中心化,我们可能需要某种形式把让这些数据能被大家共同来运营,而不是大家各自躺在自己的数据库里,当数据更加去中心化后,刚刚提到的审核周期长等问题就会得到改善。



0xScope

在数据分析这个细分赛道,相比于几年前的简陋,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从一开始我们想看链上数据只能通过区块浏览器,毫无分析可言,到后来慢慢慢慢出现了一些应用可以分析地址的 Portfolio,项目的用户数等等简单的数据;再到后来出现了像 Coinmarketcap 和 Coingeccko 等信息广度非常广的数据门户,再到现在像 NFTScan 和 Debank 等在各自的细分领域钻营得非常深的黑马,数据分析的深度广度都是在不断增加的。
但目前还是在一个早期,很多思路还有相当大的局限性,我们说 Web3 中的数据是打破了 Web2 中的数据孤岛问题,让数据能够自由地流动,但目前还很少有团队能够真正完全释放出这些流动数据背后的价值,因为数据实在太分散了,比如说我们在评估一个项目的时候,除了一些 pv 和 uv 之类的常规数据,除去一些机器人,刷量的脚本,还剩多少真实用户,我们能不能再去考虑一下这个项目的用户都是什么样的画像,将这些都考虑进去,我们的深度就会再上一个台阶
据我了解,现在有一些团队已经慢慢在往这些方向探索了,我们 0xScope 也在这条路上奋斗着,只做到这种程度,其实还是传统 Web2 的思维,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各家数据自己又形成了孤岛。我期待未来可以更加分布式与开放一些,出现一些标准化的数据协议,大家共同维护一个知识库,做到数据共享和结论共享,可能是通过链原生或者其他方式保证。


2.2

数据所有权


0xScope Colin

都说 Web3 数据是真正掌控在用户手中的,从各位的视角来看 web3 是如何实现用户数据归属的,特别是.bit 作为 DID 领域非常优秀的项目团队,从 DID 的视角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在数据所有权转移这个方向,Web3 相对于 Web2 有哪些区别,对比下来有哪些优势和痛点?为什么说 Web3 可以实现所有权的转移呢?


.bit west.bit:

.bit 作为行业内领先的跨链 DID 项目,我们经常去和用户解释用户主权这件事情:

首先,.bit 其实是一个数据容器,它像一个空盒子,因为是透明的,所以你写入的所有数据可以被你身边的任何人,比如开发者,看到或者读取,但是他依然是个盒子,因为这个数据是被用户所管控的,所以只有自己有钥匙打开——钥匙其实就是用户的私钥,所以用户要去理解的前提是说,本身对于私钥和前端管控的概念需要有一个认知。

第二个层面是,用户在做链上的操作时,核心的地方是在做交互的时候交互的发起方是谁,发起的过程是否足够安全?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环就是,你的所有与资产相关的链上行为,自己永远是作为第一个把控关卡的。

所以我们认为项目方需要特别重视项目安全与隐私的这部分内容,那这个影响我们能给到用户的说明是,你的所有的链上资产是由自己管控的,安全意识和对数字资产本身的理念需要被认同,如果没有认同感是很难推动的。所以我们接下来还会做的是,围绕数据主权,去给用户教育,更多让大家去理解用户主权数据主权这件事情。


Chainbase 岛主:

我从 web3 应用架构层面去理解,数据为什么是属于用户的,有三点:第一个就是你怎么生产数据?第二是你的数据怎么样?第三就是怎么访问和利用?

比如在 web2 的时代,手机上打开微信,创建账号发信息,是在腾讯自己的私有化数据库里,然后被你自己访问,但是整个东西会被腾讯运用,那比如说我们想利用一些 web2 的数据,那如果 web2 的项目方不给你这个权限,那你可能只能爬虫强制获取,这就代表用户本身是不可以读写的,只有通过某家公司才可以访问,数据在公司的数据库里,是被他所用的,他可以用这个给你推送广告,整个系统是封闭的。

但是 web3 的节点里就有很多数据和信息,你自己是一个链上身份,而这些东西是打通所有链的,不限于某个项目方,因为他们是在一个生态里的,后续每个人都有权力访问或利用,只要你有能力或者需求,但是这些数据都是加密的,所以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这也是数据赛道诞生的一个原因: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这件事,也不是所有的数据都是可用的。


NFTScan Shier:

这里面有一个最核心的点,就是传统互联网的话,数据的增删改查只能在公司手里用户不能去做,它不属于用户和第三方开发者,但是在区块链上所有的链上数据,权限被下放到用户手中,谁都可以查到,但是怎么去用,让数据的价值最大化,这是 web3 比较好的发展方向。

因为我们是做 NFT 数据解析的,所以经常会看到一些项目,存储非常中心化,所以当这个项目突然关停,数据库被搞丢了,那 NFT 的数据可能用户就无法获取了,所以合理的存储方式是 IPFS 等去中心化存储,这样是不容易丢失数据的。


Web3 Analytics Danny:

前面的几位也提到了我们说 web2 存储代表的是背后的一个主体公司,而区块链很好的一个特点是你可以编程,比如说被编程的资产或者身份,所以很多用户画像属性都可以被编程到一个多链 DID 中,比如.bit。所以怎么去定义身份并做一些事情,这对 DID 来说很重要的,你拿什么样的身份去和人家做交互,就带来了怎么样的一个业态。

所以我觉得在 web3 里面这种数据特性带来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它能被定义,所以它可以作为一种资产不断去流通,这是我觉得是 web3 数据的最大的一个不同的点。


Relation Joe

我觉得 web3 他的账户设计上天然的和 web2 的底层逻辑有差异,以及整个 web3 行业在推进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很多废弃的合约。

同时隐私这个事情其实在行业里没有被认得特别清楚,还是在共识过程中的这样一个状态,未来会有更多的可应用数据迁移到 web3 的数据分析库中,这个行为的核心点还是 web3 赋予我们的权力。


2.3

创业初心和产品价值


0xScope Colin

数据和 DID 赛道其实是一个相对慢热,需要长期投入和卷的方向,想请问各位做这个方向的初心是什么?希望通过你们的产品为行业、用户或者客户带来哪些价值?


.bit west.bit:

大家知道 DID 这个赛道非常热,上两周有七八个项目在做相关的 space,延伸到这个问题上我能感受到的是,我们其实一开始想去做链上的一个有价值的产品,因为之前我们也做过交易所,能感受到大家其实更多是在讲故事,发币,但是实际不知道去干嘛,后来我们觉得 DID 这个方向确实实用性很强,是个很好的商业模式,给我们一些创新性的思考;第二块我们是觉得,如果我们重新去切入 DID 赛道,那它的核心是什么?我们对于.bit 本身的延展是什么?因为 DID 其实有很强大的一个生态服务,我们做这个方向,就会想这方面的能力挖掘要上升到,确定他的能力边界能让这件事可以差异化到足够去推动衍生的业务服务场景,让我们在这个行业过去的积累得到释放;第三就是基建,这是一个长期可以去推动的事情,这件事有利于我们这个团队去发挥价值和能力的地方。

所以.bit 是一个长期主义践行者,我们会考虑能力和衍生场景的发展是否有足够高的预期,这个预期就足以决定一个团队的成长,我们就是要奔着长期的方式去应用,不论所有的能力搭建,开放策略,宣传卖点以及最后实际动作层面的研究。我们的出发点就是,当 web3 有越来越多基建的应用生态,有越来越多用户参与的时候,大家可以享受到一个拥有公平性的优势的账号,这是我们坚持和自信的东西——无法追求结果公平,但是我力所能及地去推动过程公平。


Chainbase 岛主

我们主要服务于开发者,做的时候肯定不能为了现在已经出现的一点痛点问题或者只为了这些问题而去做,一定是要为更远的长期的周期去做。我们现在去考虑长期的周期里边最缺的是什么?什么东西会推动下一个周期的到来?可能其中有一个大家比较共识的一点就是新鲜的血液——新用户,而不是之前的 Defi 或者最初的一些项目方和资方,这些事情是没法推动下个周期到来的,它也根本无法推动真正的价值落地和改变世界。所以说如果说我们认定 web3 会改变世界,那一个前提肯定是有更多的 web2 用户进来,同时有足够多的有价值的 web3 的应用出现,当然,有足够多的应用出现的前提就是有足够多的开发者。所以当这个生态里面有足够多的开发者平台才能促成这个事情,不过当开发者进来之后,他会面对一些问题:我交互的世界是一个有门槛的世界。

比如他想做一个 web3 的应用,发现需要跟链交互,然后要先从搭节点开始做起,这个时候还没有到解析链上数据,清洗加工数据的时候。而这些程序如果都需要从头做的话,那创业的效率,大家的资源以及产品存活的可能性就非常差,所以会有很多东西会被重复造并浪费掉。

所以说我们当时的初心就是当 Web2 的开发者进到 Web3 的时候,他发现底层的这些最基础的东西,最苦的活都被 Chainbase 给做了,然后开发者过来发现无论是节点还是原始数据的获取,这些东西都都不用再去找,直接去调用就好了,这样开发者就能专注在自己的业务,产品研发和用户体验当中,这样的话就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这个就是我们的初心。


NFTScan Shier:

在 21 年年初的时候 Opensea 交易额增长很快,当时很多团队想做中国版的 Opensea,我们也想过,但是我们更想去做协议级的一些项目,但是在产品交互中发现了一个问题:我们没法从用户的钱包地址等一些东西去获取整个链的 NFT 资产数据。虽然这种资产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资产形态,但是市场上没有去做数据解析的,加上我们之前是做开发的,我觉得我们有能力去做这件事,所以就一起当作正儿八经的事业去做。

因为每条链的流量大概是每天新增 150 万美元的资产,毕竟正常情况下一个 NFT 对应一个合约。所以这就意味着每天有 2、3 个新的 NFT 项目会出来,这个增量是非常大的,我们现在整个项目里面大概有将近 60 万个 NFT 合约。有这么多项目的数据,而且每天增量都那么大,所以我们就觉得这可能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因为这件事即使我们不做,也需要有项目去做,那无非就是谁去做而已。

我们觉得华人区块链发展这么多年,没有人愿意做这种事,那我们就去做,所以经过这一年多的一个发展,总之到目前来看的话还是比较成功的。现在我们的 B 端大概有将近 1800 个用户,然后有 100 多个区块链行业的项目来使用我们的这个 API 数据。所以我们非常荣幸,能够做这样一个基础设施,在这样一个赛道里面,给大家提供一些底层的数据。

我们会继续加油,继续做下去。


Web3 Analytics Danny:

对于我来讲最大的应该是好奇吧,我们和 0xScope 一样大家去做服务去整理数据,大家用什么样的方式,在行业里做什么样的事情,是我比较好奇的。

所以我的初心就是让一个项目方,一个社区,整个 Web3,大家做事的时候可以有更多数据做支撑,我们要给他们做一个这样的工具,我觉得对于我自己而言这也是刚需。将来 web3 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时候,大家可以拿数据说话,而不是靠谁的叙事好,谁声音大,历史都证明这样最后很容易一地鸡毛。


Relation Joe

Relation 的初心其实就在项目名字 Relation 中,我们的想法就是关注社交圈,从 NFT 的火爆中意识到这个行业可能会面临大量用户涌入。

Relation 为 Web3 生态系统提供最强大丰富的社交关图谱,用户通过关联多链的链上地址来获得一个统一的身份认证,使自己的社交网络关系、地址资料、标签和链上行为都可以随意便携到任何一个 Web3 的应用当中去,同时我们未来会提供给用户一组数据权限管理套件,由用户自行决定个人社交数据的开放内容、范围和时长,确保数据所有权。随着行业发展,我们也逐步在挖掘社交产品的数据价值,我们现在的认知是通过 SBT 来实现带有共识的用户标签。人们通过账号或地址持有很多不同种类的 SBT,用来记录他们的隶属关系、会员身份和资格证书等。SBT 也可以由自我认证,描述个人简介、经历和兴趣,也可以由其他账户来发行 SBT 并认证参与者的社会关系。



0xScope
0xScope 最开始也是从想用以更加科学的方式分析链上数据以辅助我们团队内部的决策,但后来慢慢发现这件事越来越有挑战,也更有意思。
我们发现 Web3 的数据虽然公开透明,但应用起来有很多难点比如数据非常分散而且缺乏统一的处理和提取标准,同时 Web3 的数据创新目前都基于地址,无法建立真正的数据档案。所以我们先从地址归集开始尝试做了地址之间的关联图谱,项目之间的、链上数据与链下数据之间的图谱。
我们对以太坊上 2 亿地址进行了归集,得到 7000w+ 个实体。目前我们已经推出了第一个 0xScope 的应用 Watchers,一个基于实体的数据分析平台,很多投研组织、数据分析人员都在通过 Watchers 进行实体分析、项目研究、监控追踪等等。另外,0xScope 开发者平台将我们最独特的地址归集和实体分析成果开放给 B 端合作伙伴。产品包含 KYE 金融风控数据和项目全流程营销数据服务,目前已经跟数十家机构达成合作,包括监管部门、交易所、安全审计、Defi、NFT 等项目方。在座的五位嘉宾项目,也都是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
0xScope 主要的愿景是希望通过构建更加易用、准确的数据基础层,让更多 Web3 应用可以基于数据做出更好的产品,提升用户体验。
最后,还是感谢各位嘉宾的到来,给我们分享了很多数据和身份赛道的看法和观点。通过这次交流,我们也能感觉到,在这个相对慢一些的赛道,也只有这些具有长期主义的参与者,才能真的解决一些行业痛点,打磨出好的产品。感谢大家的参与,期待未来能听到更多各位的好消息,也希望可以看到更多更优秀的团队和项目,谢谢!


03.

Community Panel Recap


主要内容

3.1 项目发展故事和现况

3.2 项目未来发展 Roadmap 和关注的方向

3.3 Open Discussion



3.1

项目发展故事和现况


SeeDAO Chris

SeeDAO 希望建设 web3 时代的数字城邦。

  1. 治理上的演进

    1. C 社经历数次相当大的组织方式转型,从九人决策小组到元规则 Rule-Of-Law 的诞生,过程中有许多探索和 debate。

    2. 现在成立市政厅,设立 20 多个公共岗位,全都面向社区招募,并给予 u 的补贴,目前还在搭建后续治理以及各方面的框架和基础设施,在新的治理框架下把飞轮转起来,最高决策机构是共识节点大会。

    3. 孵化器捕获社区价值,社区赋能产品迭代,产品助力社区发展

  2. 定位上的演进

    1. 去中心化生产,翻译公会前段时间完成了积分回溯和上链,几十位贡献者以完全去中心化的形式完成了 100 万字的翻译,甚至超过了 Web2 形式下大家的工作效率。

    2. 通过孵化器实现价值捕获,已经投资孵化了 5 个项目,充实国库,公会和孵化器一起构造数字城邦,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在一个完善的城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从事生产,公共服务,人际交互。

    3. 服务创作者 - 孵化器 - 数字城邦(公会、孵化器和线下 seeshore)


Friends With Benefits Jing

FWB 是一个国际头部 social DAO,它站在科技与文化的交界处,用 web3 的工具赋能创作者和艺术家。

FWB 很早就开始做全球的社区,社区内氛围很好,FWB 非常强调 vibe,主要有以下两种:

  1. 活在当下:欢迎成员即时参与各种活动,但不提供回放和档案集。比如,周报 TL;DR 只在一定时效内可以阅读,过时则无法查看。这种“过时即焚”的模式加大了新成员的“考古”难度,CN FWBer 将持续发布关于 FWB 的研究文章,帮助新朋友们进一步了解它。

  2. IRL(In Real Life):进入 Web3 不意味着花更多的时间沉溺于虚拟世界,FWB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现实连接。

    1. Local Sub-DAO:一开始,会员分为 local membership 和 full membership 两种。Local membership 只需要持有 5 个 FWB 代币即可享受当地的 Sub-DAO 权益,full membership 需要持有 75 个 FWB 代币。在 10 月份,The Merge 提案提议只保留 full membership,取消 local membership。目前提案已经高票通过。

    2. FWB Fest:今年 8 月在加州遍布画廊的 Idyllwild 山谷中举行了大型线下会员活动。会员们可以参与晨间冥想、徒步郊游、泳池派对、Web 3 workshop 等活动。在今年的秋冬季,全球 20 多个城市将举办 FWB 官方线下活动。上海和北京也将分别在 10 月末和 11 月初举办国内首两次官方线下活动。

FWB 与品牌的合作实践

FWB 已与锐步、轩尼诗和 Taika 进行了合作。其中,FWB 与 Taika 推出了一款名叫 “Mateverse” 的饮料。“Mate”是马黛茶的意思,马黛茶是一种具有提神功能但比咖啡健康的一种饮品。Club-Mate 在欧洲的 bar 特别受年轻人欢迎,因为这种饮料提神的效果,他们才能蹦迪到凌晨三点然后第二天照常上课。这款饮料和 FWB 社区的合作形式:由厂家生产饮料,由 FWB 社区来做营销和创意。“Mateverse”在内测阶段生产了含糖和不含糖的两种版本,后经过 FWB 社区项目组成员投票,在 10 月份上市了无糖版本。这是 FWB 与品牌合作的案例之一,非常欢迎中国市场上的品牌与 FWB 进行联动。


BuidlerDAO 魁小拔 Niels

BuidlerDAO 创始团队都是理工科背景,风格更偏向技术侧,工程师更多,以比较快的执行力创造了很多工具。BuidlerDAO 主要由两层构成。

  1. 第一层是治理层,DAO 治理方案的模版

    作为 DAO 的早期探索者,BuidlerDAO 对于 DAO 经济模型有很多研究,现在很多社群只是名称是 DAO,DAO 和社群的区分主要在于是否依赖区块链的技术使用合约和商业模型激励,也正因此,DAO 有可能成为新的组织形态。

    BuidlerDAO 治理模型考虑人类生产关系的三大问题:定义用户是谁;用户做什么,怎么做;用户要获得什么。BuidlerDAO 将治理实践抽象成产品方案,降低社群非 DAO DAO 化的门槛,希望行业内的 dao 能参考我们的治理方案。

    BuidlerDAO 早期可能中心化一些,把创世规则定了之后实现去中心化,非常欢迎各个项目一起来合作。

  2. 第二层是业务层,全球化的人才项目网络

    BuidlerDAO 的加速器网络和传统加速器如 YC 不一样。传统加速器和孵化器主要的逻辑方法是投钱,BuidlerDAO 能提供的资源不一样。在传统的孵化器,一家是做新能源,一家是做社交产品,两个项目没有什么关联,但是 Web3 的项目基本都是社群驱动并配以经济模型,基本都有 twitter 和 discord,相关性比较强,有很多资源项目可以互相合作。

    以人才和项目为节点的加速器网络构建就是第二阶段 BuidlerDAO 要做的事情。基于 BuidlerDAO 现有的人才和项目去搭建一个更开放的网络,全球的人才和项目有求职或者招聘相关人才需求可以来到网络里面,成为社区的一个前端的网站。

    从 6 月到现在共有 10 个项目在孵化中,其中 3 个项目已经获得了融资。目前有第一款产品 Vita3 于 9 月份上线,现在有近 4 万用户,DAO 工具帮助定义用户身份。


Outliers DAO Everest

Outliers 最初起源为 2016 年由一群麻省理工学院 (MIT) 学生自发成立的特殊研究社群,其愿景是通过集体智慧来投资以研究为驱动的创业家,旨在将更多科幻想像转化为科学及科技。

于 2016 年,20 名 MIT 师生联合出资 200 万美元作为 Outliers Fund I 第一期基金,并提名 Poseidon 为 GP 后,团队阅读了大量文章、项目白皮书和项目代码,精选投资了 32 个区块链项目,并最终以 3200 多万美元退出(16.2 倍回报)。基于这些研究积累和投资经验,Outliers 成立了第一期孵化器孵化 9 个项目。Outliers Fund II 第二期基金投资 6 家创业团队,帮助他们在亚洲、中东、美国等 12 城市筹办路演,总共融资超过 1 亿美元,在 2021 年以 11.2 倍退出。

基于过去五年的研究投资经验和社群积累,我们在 2021 年募集 2000 万美元作为 Outliers Fund III 第三期基金,并和 XYO、Conflux、BitMart 等项目共同发起 2000 万美元的生态基金。现已投资九家基础设施和应用类的公司,并且正在持续积极地探索 DAO 的治理模式和工具。

  1. 投资 DAO 的搭建工具

  2. 2022 年初,我们投资了 Syndicate,一家由 Ian Lee 和 Will Papper 创立于 2021 年的公司,其愿景是建设下一代投资基础设施。以传统的方式成立投资基金需要一年以上时间,成本至少为 10–20 万美元。Syndicate 将此过程的时间缩短至为 5 分钟,并且费用低至 0.01 ETH。Syndicate 上的基金可以将募资和投资放在链上执行并且公开可视化,基金规模和投资 Portfolio 都可以变得更加透明且值得信任。

  3. 投资 DAO 的治理尝试

  4. Outliers Fund III 第三期基金率先成为第一家由风险投资基金转型为部署在 Syndicate 上的风险投资 DAO,以提高运营效率,并为有限合伙人提供完整和即时的信息权,在普通合伙人和有限 / 风险合伙人之间实现彻底透明。Outliers 拥有两百多名成员的 Outliers VC DAO,其中包括我们基金管理团队、被投公司创始人、有限合伙人、投资合伙人、生态系合作伙伴。我们通过这样的构建,将社区成员更加紧密的联结在一起, 为 Outliers 创造前所未有的集体智慧。




WWU

主办这次 Panel 活动的想法主要在于思考下一个周期 Web3 的基础是什么。下一个周期 Web3 的基础包括有上一次 Panel 提到的数据赛道还有就是 Web3 的基础。很多项目在完成自身的产品业务开发后,需要去找到合适和匹配的社区做投放。经过上一个周期,我们已经能看到一些社区和 DAO 组织的成功案例,并且今年就有挺多项目和社区不断去 build。目前 Web3 社区在架构、分类和功能等方面有缺失和混乱的状态,希望 Web3 基础板块社区能得到增强的发展去赋能未来 Web3 上的基础设施和应用层项目的发展。

Web3 Women Union 是 Web3 女性联盟,目前是中文区唯一一个纯女性社区,主要是关注和支持女生在 Web3 里的成长和发展,成长是从 0 到 1,发展是从 1 到 100。

1. 赋能下一个周期 Web3 女性社群储备

我们希望能桥接和引导更多对 Web3 感兴趣、想要学习的女性朋友们进入 Web3,onboard 更多加密圈以外的社群进来,这是 WWU 在人才和社群这边做的努力,已经尝试开设过小白 onboarding 的小课堂,大部分参与者都通过小课堂的两个小时能实操 Web3 钱包、交易所和 Dapp 简单交互的流程并且 mint 一个纪念性 OAT 勋章。WWU 希望为下一个周期人才的储备和培养做更多努力,支持 Web3 社群的拓展和扩张。

2. 帮助 Web3 女性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养

其实我们发现目前 Web3 的从业女性或者是想进入 web3 的女性都需要很多帮助,例如我自己本科是学数据分析的,但进入 Web3 之后一直在做投资分析,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学习和研究智能合约,因此就很希望有人可以来帮助我学习这方面的知识。WWU 希望能帮助 Web3 更多的女性在学习兴趣和职业技能上做引导和培养,通过上培训课程和参与分享会等方式,积累自己的认知,培养自己的能力,最后可以发展自己的事业,女生们能有自己的一番成就。


3.2

项目未来发展 Roadmap 和关注的方向


SeeDAO Chris: 

我认为不管是在任何形式中,最重要的是任何人的链接。当一个社区规模越来越大时,最后的共识会落在关系上,我身边是谁,我和哪些人交流等等。尽管现在 DAO 的理念是去中心化,但组织是可以去中心化,人是不可以去中心化的。最终还是会回到人与人连接上,而不是区块链技术或者去中心化代码。因此我认为不管在什么时间段,最终都会回到人和人之间的价值沉淀。Roadmap 上之前公布的数字城邦里已经包含很多了,那之后会多启动一些品牌活动,为自己生态多一些赋能。


FWB Jing: 

FWB 在下一个周期也会继续 IRL 活动的举办。FWB 是很专业的组织,会对所有官方活动提供活动 SOP,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活动的质量。欢迎所有感兴趣的品牌可以一起聊聊 Web 3 与品牌的联动,FWB 将担任创意机构的角色。CN FWBer 正在开展内容共创、研究探讨、会员申请指引及艺术策展等探索,希望能与更多的品牌一起合作。


BuidlerDAO 魁小拔 Niels

下一个周期,我们第一个比较重视的是 DAO 工具。因为我们觉得 DAO 工具目前还是比较早期的一个状态。一个好的 DAO 工具一定是有一个很好的经济模型,因为需要对各种 DAO 的治理模型有所了解。因此我们希望无论是 Buidler DAO 还是 See DAO 都可以在这个赛道上成为强有力的背书。第二个比较看好的方向是身份,因此之后我们更倾向于用 SBT 等之类的来做治理。因此在接下来 Buidler DAO 的路径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把治理模型做成更易解决的方案;另一方面是促成人才效应网络。


OutliersDAO Everest:

一直以来我们较为关注的是基础设施和应用类的项目。在加密熊市的影响下,今年我们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投资较多,而下半年则减少了投资情况。在第一季度我们主要关注并投资的是在代码审计这个赛道,因为我们认为代码审计是现在市场的刚需。例如公链和协议本身就承载了大量的资产,如果代码出现问题,一旦黑客攻击,用户的资产就会大量损失。同时我们新关注的是layer0 这个赛道。在应用层,我们更关注一些使用了 web3 技术从而有所成长的项目,而不是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只为了上链而上链的项目。因此在下一个周期到来之前,想法和创新都很重要。



WWU
社群 DAPP 和 DAO 工具也是 WWU 在下一个周期会关注的方向,并且我们自己也会做一个社群 DAPP 产品,产品设计正在进行中。另外,除了已经开展的国内社区聚会,WWU 也会从年底 12 月开始建设海外社区并举办海外活动,走全球化的路线,建立全球的纯女性社区,在开拓海外社区的路上也希望能和更多优秀的社群项目一起合作开拓。


3.3

Open Discussion


👉  海外社区的开拓有没有什么策略和方法?(Julie)

WWU:出海其实是大家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因为走出国门之后会发现每个地域,每个社区的人都是不一样的。WWU 计划之后在每个地域都会有不同的社区大使,可以更好的开拓当地的市场。(Beryl)


FWB:FWB 初衷就是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聚起来,有很好的社区 vibe。FWB 本身就有许多 local subdao。所以各地区的 subdao 会举办各自的线下活动,最终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全球化的状态。(Jing)


👉  如何看待社区最终趋同的现象?(Eric)

BuidlerDAO:其实社区最后的发展也不会完全趋同,每一个社区的共识、内容和产品都是有差异的,共识是社区的主线,对整个社区的共建和治理都很重要。趋同也是有价值的,只有趋同才会让社区之间有可以互相借鉴的机制和模型并形成产品需求,后续可以多关注 BuidlerDAO 开发的社群工具产品。(Niels)


WWU:很多 Web2 社区都在做成 Web3 社区,但方式仅仅只是通过使用一些 Web3 的 DAO 工具并且将成员引入 Web3 来实现。WWU 认为成为 DAO 有两条非常重要的两条标准:治理体系和经济激励机制。如果这两条没有办法实现的话,那么很多称自己为 DAO 的都可能不是 DAO。在治理方面,强共识是比较重要的一点。如果没有对文化和社区氛围的共识是很难形成可持续性的 DAO 治理体制,因此 WWU 在文化和身份认同层也会展开了一系列的计划和举措。(Beryl)


👉  非同质化代币社区和 DAO 之间的关系?(Eric)

WWU:思考一个问题非同质化代币真的需要那么多 collection 吗?在 Web2 里有什么行业会需要那么多 collection 呢?可能消费品确实需要。因此如果用它做发行的话,其上一定得承载很多权益,例如某项目会在 NFT 上赋能很多的权益,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福利,从而吸引更多的用户形成自传播效应。(Beryl)


👉  社区的发展未来一定是 DAO 吗?如果没有经济收入,非盈利性的社区可以做成 DAO 吗?(Eric)

SeeDAO:确实目前也有这样的讨论是到底什么样的组织和 DAO 是最接近的,一般认为是非营利性组织。而为什么现在说 DAO 是有优势的呢?比如作为一个普通人,如果想发起一个 NGO 其实是很困难的。但 DAO 就不一样了,如果行动力够强,一两年就会发展起来。所以 DAO 的灵活性是其最大的优势。SeeDAO 也在探索自己的经济模式。(Chris)


WWU:很多人会好奇 WWU 作为一个纯女性社区是否不盈利,做宣扬女性主义的一个非营利性组织?但做 Web3 DAO 项目去思考经济模式最核心的意义是反哺和赋能社区,至少 WWU 是这样做的。WWU 之后的产品和业务都会有一些现金流的,并且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它应该成为一个长期可持续的现金流。这个设计的核心意义在于通过产品不断产出可持续性的现金流,这些现金流又可以反馈社区,持续支持和赋能共创共建者。在社区中持续为爱发电很难,而社区的共建者也需要得到应有的收益和激励,从而社区和共建者成为互相影响的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关系。值得分享的一件事是 WWU 在最近举办了多场线下线上的活动,在线上 twitter space 活动中,参与一定时间得到可以 mint 有经济价值的 OAT,而在线下活动中都需要用掉一个 OAT 作为门票。很有意思的是在市场上常常无法买到 OAT,这说明社区成员对社区的共识很高,愿意留下 OAT 证明自己的参与并且用自己的 OAT 去参与更多的线下活动,我们对这些早期的社区成员非常珍惜与尊重。(Beryl)

04. 

关于 WWU 和 0xScope 

Web3 Women Union 致力于为 Web3 的女性提供一个开放包容的主题社区,聚集女孩的力量,关注女性成长和职业发展。我们将尽最大的努力鼓励越来越多的女性朋友在 Web3 中探索,通过最优化 Web3 女性资源 / 信息的整合,支持更多 Web3 女性传播个人影响力,让世界对 Web3 浪潮中的女性力量有更加包容开放的认知。
目前,WWU 正在举办线上 Twitter Space 分享会、线下社区聚会、行业交流会和黑客松等各类活动,并研究和开发自己的社群 Dapp,为女性社区更好赋能。


0xScope是第一个 Web3 知识图谱协议。它通过建立一个新的身份标准 -- 来自数据层的新范围实体,解决了 Web3 数据分析中分析地址而不是真实用户的问题,并利用知识图谱能力统一了 Web2 和 Web3 的数据标准,大大降低了数据采集的难度,提高了数据穿透能力。
目前,0xScope 提供了基于多链和实体的交易跟踪、风险评分和肖像识别功能。目前,它已经推出了 Watchers,B2B 数据服务和开发者平台。


05. 

特别鸣谢


# 协办项目方

Bitrise Capital


LFGSwap


BlockIoT



DeBox


# 场地支持



上海市暻阁酒店

(感谢 Echo 姐的帮忙)


# 媒体支持


  


 


  



 





💗 特别致谢 💗



欢迎各个项目方来找我们一起办活动,一起 Buidl!

明目张胆的广告位🪧



加入我们!Web3 地表最强女子联盟|热血召集令

- 往期文章 -

WWU 研报 #1|《GameFi 兴衰沉浮记》

活动回顾 #3|新公链狂潮下的女性声音

活动回顾 #2|WWU 首次官方线下活动 Recap

活动预告|Web3 for Dummies! WWU 国庆小白线上教学大会将于 10.7 举办!


【WWU 的联系方式】

神马🐎?! 想要关注和加入 WWU 大本营没找到链接?

(疯狂暗示)

⬇️⬇️⬇️

twitter.com/Web3WomenUnion

discord.gg/VZSnekdgQQ

目前 WWU 在做纯女性社区,男性朋友们可以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了解并参与相关活动。

由于微信社群已满 200 人

请扫码添加小助手微信号加入“歪脖山女外卖员接单群

和姐妹们一起派单!

web3womenunion@gmail.com

商务合作请洽



Copyright@2022 Web3WomenUn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Wiki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在 App 打开
hyperliquid
wal
jellyjelly
particle
空投
香港
以太坊
rwa
movement
bera
monad
s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