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字资产与加密经济活动的关系,看公链发展脉络及应用产业化
Bluemountain Labs
2022-11-10 18:00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目录



1. 加密数字资产与加密经济的关系

2. 加密经济中的金融业务及资产流转

3. 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成为清 / 结算中心

4. 公链重构金融基础设施和生产关系

4.1 BTC 带来加密数字货币范式创新

4.2 以太坊加速数字资产及业务创新

      4.2.1、智能合约实现资产数字化表达

      4.2.2、基于数字资产创新金融业务

      4.2.3、基于经济模型塑造新型生产关系

5. 从资产流转看以太坊的局限性

6. 区块链互联网助力 Web3 经济发展

6.1、多链和跨链是必然趋势

6.2、异步异构公链对比分析

7. Phala Network 致力于 Web3 应用产业化

8.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01//

加密数字资产与加密经济的关系

在《从 FT、NFT 到 SFT,DeFi 或将开启 Web3 新篇章》中我们曾经分析过金融资产与经济活动、区块链数字资产与加密经济的关系,如图 1-1 所示:

图 1-1 金融资产与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

无论是传统经济活动,还是加密数字经济,金融资产与经济活动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图 1-1 是一个高度抽象的示意图。给出这样的示意图,目的是从具体到抽象,为读者迅速建立起“资产—经济”的直观、整体的画面;

同时,使读者排各种纷繁复杂的金融概念、经济现象等干扰,理解到在经济活动(包括加密经济)中,金融资产是经济活动的核心基础要素,其被创造和存在的目的是服务于各种经济活动;

传统经济活动中的金融资产包括法币、票据、证券、制式合约等,而加密经济活动中的加密数字资产(本文简称“数字资产”)包括同质化通证 FT(如 BTC、ETH、DOT、UNI 等)、非同质化通证 NFT(如 CryptoPunks、BAYC、ENS、Azuki 等)以及新近推出的半同质化通证 SFT。

一般意义的社会经济活动(包括加密经济活动)是围绕金融资产而展开,目的是为了保值或者获得更多的金融资产,最终满足存续和发展需求,从而构建起健康的经济循环。

02//

加密经济中的金融业务及资产流转

如图 2-1 所示,买与卖是商业交易(或者说经济活动)的两个相对应的基本过程与活动,买方偿付金融(货币)资产获得产品或者服务,卖方提供产品或者服务获得金融(货币)资产。

围绕经济活动的交换过程,产生了金融资产的存储、转移、交易、抵押、借贷、租赁等金融业务(金融资产的应用),带来了金融资产的转移(资产所有权流转,简称资产流转),这过程表现为与底层金融资产的支付、清算与结算相关的业务流程。

所以说,经济活动是产生金融资产流转的基础(前提),而金融资产成为了经济活动的基础要素和核心诉求,金融业务成为各类经济活动形成闭环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

图 2-1 金融资产、资产流转、金融业务与经济活动的关系

03//

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成为清 / 结算中心

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由集体维护并验证的数据存储结构,以使人们对其所含信息的时序性、一致性及不可篡改性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所以区块链本质就是一个公共账本,比较传统意义的物理账本和电子账本来说,它具有数字化、分布式、公开透明、可追溯、防篡改、全球共识等特点。

作为一种“记账技术”的创新,跟“复式记账法”曾在“推动人类理性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秩序的形成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著名学者韦伯)一样,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或将塑造人类经济活动及社会经济秩序本身,比如 Web3 加密经济。

区块链分布式账本记录和管理加密经济活动中资产、负债和权益的流动与状态变化,账本记录全球一致,公开共享,透明可信,这使得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替代了第三方中央化的清 / 结算机构,自然成为 Web3 加密经济、金融活动的清 / 结算中心。那么,这与传统金融业务中的支付、清算与结算有什么不同?

参考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陈文院长在其编著的《国际结算》中对支付、清算与结算的定义:

支付概念刻画的是货币资金的债权债务关系的转移,是一种发生在购买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金融交换关系;其包括交易过程、清算过程和结算过程等三个过程。

在区块链里,我们可以把此过程对应为数字资产从交易触发、计算到结算的完整处理过程【事实上,在区块链里提到的“交易”,或者说“事务(Transaction)”是区块链里的通用术语,泛指发往区块链,会改动链上数据和状态的一段指令和数据;表现为一系列操作组合成的一个逻辑单元,这个单元被称之为不可分割的原子操作(原子性),要不全部实现,要不全部失败,没有中间状态。但因为金融交易操作也包含在 Transaction 概念中,本文简化处理,直接以“金融交易”展开讨论】。

清算是指资金转移指令发送到各个收单金融机构后,通过支付清算组织计算,轧差并计算各家银行彼此之间的应收应付关系的过程。

在区块链里可以理解为这样的过程,触发数字资产交易后,引发的链上智能合约自动计算处理或者链外的计算,输出结果状态,并呈现状态间的相互关系。比较传统的银行金融系统,区块链并没有显著的清算过程,而只是一种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提交节点进行验证,实现结算,这就是所谓的交易即结算

结算是指通过实际的资金转移结束彼此之间的净债务关系的过程,包括收集待结算的债权并进行完整性检验、保证结算资金具有可用性、结清金融机构之间的债券债务以及记录和通知各方。

对应区块链里,可以理解为当执行完整个资产交易过程后,对输出状态(如余额)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在全网更新与整合交易记录,形成全网一致状态,这就是链上交易结算

可以看出,在区块链里,其实是外部交易触发了系统中资产的流转和状态转换,通过智能合约的计算执行和分布式节点的验证,并以分布式账本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是一个纯计算过程,无需第三方人力或者中央机构干预,数字化的区块链分布式账本在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清 / 结算效率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而基于公链构建的整个 Web3 基础设施框架(如图 3-1)为其提供了运行环境,继而形成了金融业务及各类加密经济活动。

图 3-1 Web3 基础设施框架(图片来自:Messari)

结合金融资产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区块链分布式账本作为清 / 结算中心的分析以及图 3-1 来看,区块链分布式账本的出现,创新了记账方式,成为了加密经济活动的底层逻辑,运行其上的经济活动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生产关系也得以改变,为加密经济的创新萌芽提供了生长的土壤。

但区块链分布式账本的作用不仅于此,从实际发展来看,以区块链分布式账本为底层技术的公链发展脉络主导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并孵化出蓬勃发展的 Web3 加密经济生态。本文接下来将对此展开详细分析。

04//

公链重构金融基础设施和生产关系

4.1、BTC 带来加密数字货币范式创新

首先,BTC 作为“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是首个去中心化加密数字货币的支付网络,打响了重构金融基础设施的第一枪,为后续发展带来了可编程加密数字货币范式创新和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实现手段。

但由于比特币的脚本语言被故意限制为对简单的支付条件的真 / 假判断,用于跟踪比特币及其所有权状态,基本上只能进行 BTC 的存储、交易和转移,完成 BTC 的支付、清算与结算;再加上从网络、协议到货币层一体化设计框架,以及对数据存储的类型和规模有特殊要求,种种因素限制了作为公共区块链的优势,不能支持更加灵活、更加复杂的应用,难以在更广泛的应用领域推广。

4.2、以太坊加速数字资产及业务创新

4.2.1、智能合约实现资产数字化表达

在“孟岩的区块链思考”公众号《什么是数字资产》一文中指出,资产是基于基础本体的关于所有权、控制权、收益权等权利构成的集合体,可以被符号化甚至物化,如土地是基础本体,土地的权利集合体即是土地资产,地契是其物化表示。

合约才是资产的基本表达形式,并根据合约标准化、异质性、定制灵活度、匀质化、流动性、法偿性等特征和程度,将资产表达分为了非标准合约、法律 / 制式合约、票证、证券及货币五类。

区块链实现了这些资产真正意义的数字化表达,比如可以用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实现一般的非标合约及法律、制式合约,用非同质化通证(NFT)实现票证,用同质化通证(FT,Token)实现证券和货币,或者原生的数字货币(native cryptocurrency)。

无论是 FT、NFT,还是 SFT,都是通过智能合约实现的资产数字化表达。智能合约的出现,加速了数字资产的创新,并基于此产生了去中心化金融业务(DeFi)。

4.2.2、基于数字资产创新金融业务

以太坊定位为通用目的的“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平台”,是图灵完备的虚拟机(Ethereum Virtual Machine,EVM),能够运行任何货币、协议和区块链,赋予了开发者无限创造空间,并首先被运用到“一键发币”中来,创造了成千上万种以 FT(ERC20 为主)、NFT(ERC721 为主)为代表的数字资产;其次,基于不同类型的数字资产,创新了诸如 Dex(Uniswap、Pancake、Curve)、Cex(Binance、Opensea)、抵押借贷(MakerDAO、Compound、NFTfi)、保险(Nexus、Yinsure)、衍生品(Synthetix、DyDx、Putty)、NFTFI(Sudoswap、BendDAO)等区块链金融基础业务,并获得爆发式增长,在事实上加速了金融基础设施重构,为 Web3 加密经济形态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为加密经济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环节。

4.2.3、基于经济模型塑造新型生产关系

以太坊推出智能合约,是合约的数字化、智能化,所以智能合约不仅仅是技术概念,也是一种金融、经济概念,是技术、金融与经济三者的融合,是科技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融合,体现出一种新型生产关系

基于 EVM 部署的每一个智能合约都是相对独立的经济体,有各自的业务运行逻辑和代币经济模型。在代币经济模型中规定了合约代币的发行、通胀、销毁机制等,设计了合约代币捕获价值的方式和分配原则,并以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的方式组建社群,进行分工、协作和治理,形成新型的生产关系。

比如你可以通过 Uniswap 进行代币交易,获取交易收益;也可以将 ETH 与 UNI 组成 LP 为流动池注入流动性而获得被动的、持续性的参与者收益;还可以通过持有代币参与质押、提案、委托、投票等治理,充分享有资产带给你的所有者权益。这其实就是资本、人力、管理等要素基于区块链科学技术而构建的一种新型生产关系。

这种新型生产关系与 Web2 消费互联网显著不同。在 Web2 中,用户往往只是消费者,创造价值但却非价值的受益者,其与中心化平台往往呈现利益对立的关系。而在 Web3 的经济模型中,通过协议资产化实现代币价值捕获,通过 DAO 实现用户角色转换,从消费者变为价值共建者,不仅获得参与者收益,且因为拥有角色可以持续贡献价值而拥有参与者价值。这样的转变,使得“共建、共治、共赢、共享”成为核心理念,塑造了 Web3 新型生产关系和加密经济形态。

05//

从资产流转看以太坊的局限性

从技术实现角度看,以太坊的本质就是一个基于交易的状态机,当外部账户发起一笔交易,如数字资产转移或者交换,将触发计算执行一系列状态转换。状态转换即是账户之间的价值和信息转移,从金融业务角度看,即是支付、清算与结算过程,但从数字资产状态流转的执行过程来看表现为交易触发、交易计算与交易结算。如图 5-1 所示。

图 5-1 以太坊中的交易触发、交易执行与交易结算

● 交易触发:作为状态机,在以太坊上任何动作,必须由外部账户(如 Metamask、Tokenpocket 钱包)发起的交易来触发,由此引发外部账户之间、外部账户与合约账户之间以及合约账户与合约账户之间的价值和消息传递交互关系及大量的计算执行。

随着以太坊生态繁荣,EVM 上部署的 DeFi、Dex、GameFi、NFTFI 等各类 DApp 不断增加,大量用户进入,越来越多的交易被外部账户触发,致使高交易触发成为常态。区块链能否承载规模化应用(更多 DApp,规模用户,交易高并发)成为考量其可用性的一种指标。

但是 EVM 部署在以太坊每一个分布式节点中,意味着在同一时间所有节点都在进行同一计算,大量被触发的交易排队等候被计算执行,堵塞成为一种常态。而节点优先处理提供高 Gas 费的交易,这种机制无疑鼓励了“唯利是图”,进一步提升了交易成本,一直被业界诟病。

● 交易执行:交易的各种逻辑在 EVM 中执行,由分布式节点提供算力来进行各种运算和打包处理,其执行效率一般由 TPS 来衡量,这是计算性能的可扩展性指标,跟当前区块的 Gaslimit 有关。

以太坊网络上由交易产生的每一次计算都会产生费用,每次交易可以完成的计算总量本质上是被交易发送者(外部账户)提供的 gas 费大小(Gas limit)限制的。外部账户设置的 gas limit 必须要高到足够将交易完成,包括由此交易而产生的任何”子执行”,例如合约到合约的消息。

一定数量的交易被打包组成一个”区块”,每 15 秒产生一个区块,这些区块通过哈希指针次第链接起来就构成不断延展的以太坊区块链。以太坊对区块大小并没有限制,因而理论上一个区块可以打包任意多的交易。但事实并非如此,每笔交易都要耗费一定的 Gas 费,而每个区块中设置了当前能够消耗的 Gas 总量,二者相除就是当前区块中容纳的交易笔数;交易笔数再除以 15 秒,就是以太坊的 TPS,大概在 15TPS 左右。

所以以太坊区块链用区块当前的 Gas 费总量限制了一个区块中的交易笔数,由此保护网络不被“恶意无限循环”(如 DDOS)蓄意攻击,但同时也带来低 TPS 问题,使得整个以太网络在计算效率上不具有可扩展性,并随着其上 DApp 增长,网络拥堵、费用高愈来愈成为业界诟病的重点,也由此产生了 Layer2、侧链以及 ETH2.0 升级扩容等解决方案,也为多链发展带来机遇。

● 交易结算:通过交易执行,以太坊网络实现了全局状态的转换。为了让一个状态转换成下一个状态,交易必须是有效的,这必须要经过一个验证过程。此过程也就是挖矿,以前以太坊采用的是 POW 机制,现在已经转变为 POS 机制。挖矿就是一组节点(即电脑)用它们的计算资源来创建一个包含有效交易的区块出来。

比如 A 账户发起转账 5 个 UNI 到 B 账户,交易触发并通过计算后,A 账户余额减去 5UNI,B 账户增加余额 5UNI,这成为 A、B 账户在以太坊中的全局状态。该状态在经过验证确认有效后被记录在以太坊分布式账本中,于是结算完成。

所以交易结算体现了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最核心的特征——块的链式结构,全网分布式保存,多方共识记账,形成全网共识,状态最终一致性;可以防丢失、防篡改、可追溯。

小结:通过以上对交易执行过程的分析可知,以太坊当前的困境来自于内外两种因素:内部因素主要跟以太坊自身的实现结构和运行机制有关,这带来计算性能难以扩展、拥堵和费用高的问题;外部因素跟生态快速发展带来高并发有关,其进一步加剧了内部因素带来的问题。这些问题被归集为区块链的不可能三角,即去中心化、安全和可扩展性三者不可能同时存在

06//

区块链互联网助力 Web3 经济发展

6.1、多链和跨链是必然趋势

基于以太坊的问题,出现了侧链、Layer2、ETH2.0 等扩容方案。

侧链,如 Polygon PoS, Skale 和 Rootstock,通过双向挂钩系统与以太坊主链连接,允许交易信息与资产在主侧链之间交互。侧链减少了主链上的拥堵,降低交易成本,增加了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可用性和可扩展性,但通常不会继承以太坊的安全性。

Layer2,如 channel、rollup 和 plasma,是存在于以太坊链中的链,但能够通过二级框架实现更大的可扩展性。通过将交易触发、交易执行从以太坊网络中转移出去,在 Layer2 处理大量交易活动来减少主层上的拥塞。与侧链不同,Layer2 通常继承主链的安全属性。在实际的演化中,Rollup 成为了主力的扩容方案,以太坊生态的大多数的扩容网络都选择了采用 Rollup 方案构建。

ETH2.0 的分片方案已经在计划中,但落地尚需时日。ETH2.0 采用了垂直扩展策略,利用分片技术转串行为并行计算,以提高节点计算性能并优化节点软件,实现计算扩容和降低交易成本。

虽然以太坊的扩容方案发展迅速,在实际运用中解决了大多问题,但由单一以太坊公链来满足 Web3 所有应用场景并不现实,比如 DeFi 需要区块快速确认,GameFi 需要低延迟、高效计算能力,NFT 应用需要更多的存储空间等。不同公链的实现结构决定了其功能和性能优势,同时也决定了其弱点和局限性,所以由不同公链来满足多元化应用需求是一种合理的选择,这使得多链发展成为当下的发展趋势。

多链发展必然带来不同区块链的互联及跨链应用,于是“区块链互联网”这一概念被提出,这是将所有应用构建在以太坊“单一计算机”而形成区块链世界是不同的概念。

BTC 是最成功的数字资产,以太坊是最成功的智能合约平台,而区块链互联网相关项目则致力于在“链”的扩展和跨链应用中,成为最优秀的 Layer0 层。如 Cosmos、Polkadot,通过模块化设计,将网络分成多个部分来进行并行处理,实现水平扩展,彰显出模块化、异步异构网络模型的优势,在实践中获得了发展机遇。

6.2、异步异构公链对比分析

限于篇幅,本文根据 2022 年 10 月 25 日相关数据,重点对主流跨链、异步异构区块链 Cosmos、Polkadot 进行了对比分析,如图 6-1 所示。

图 6-1 Cosmos、Polkadot 对比分析

比较 ETH1.0 来说,Cosmos、Polkadot 在交易延迟、计算吞吐量、交易成本有了明显的优势,在共识机制、安全性、跨链操作、治理等方面具有各自的独特性


从二者比较来说,都成立了孵化基金,都很重视生态项目的孵化,但从发展现状来看,Cosmos 应用及用户生态更为活跃,Polkadot 的开发者生态具有明显优势。

或许这反映了两个公链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策略,Cosmos 主网上线早,出现龙头生态项目,比如 LUNA、CRO、OSMO 等市值曾超过 10 亿美金,获得较好的社区响应;Polkadot 稳步推进技术开发,扎实做好网络基础建设,获得开发者认可和青睐,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技术架构实现上,Cosmos、Polkadot 上跳出了 BTC、ETH 中网络、共识和应用一体化框架结构,而是采用模块化实现,可灵活组合、无限扩展。

在定位上,BTC 是基于 BTC 的点对点支付系统,以太坊则是基于 EVM 实现的单机系统,所有智能合约同一时间争夺有限的计算资源和区块空间;而 Cosmos、Polkadot 定位为区块链的互联网,致力于连接不同区块链,实现信息、资产、数据跨链和互操作;将共识和计算分离,提供无限可扩展的计算能力,可以支持高并发、低延迟、大规模的去中心化应用,为 Web3 加密经济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体上来说,虽然 Cosmos、Polkadot 比较 ETH1.0 解决了区块链的不可能三角问题,在可扩展性、可用性、跨链互操作上有了突破性的提升,但从生态发展规模来说,ETH1.0 仍然具有巨大的先发优势,而 ETH2.0 扩容方案已进行在即,势必对 Cosmos、Polkadot 带来压迫。

放眼未来,格局未定,公链领域必将多方博弈,竞争激烈,但这将有利于整个 Web3 加密经济的发展。

07//

Phala Network

致力于 Web3 应用产业化

区块链发展至今,随着公链的发展走过了 BTC/ 分布式账本、加密数字资产、去中心化金融不同阶段,现在进入了被称之为 Web3 加密经济的阶段。这过程中经历了从概念、研究到实践探索的过程,如今更加重视区块链跟产业结合的创新应用、真实价值创造和规模化发展,这对基础网络的执行效率、可扩展性、可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业中也出现了针对不同实际需求的诸多解决方案,Phala Network 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如图 7-1 所示,Phala Network 基于 Substrate 构建,是 Polkadot 网络上的平行链,也可以是一条独立公链,定位为“Web3全球计算云”。当作为一条平行链时,共享波卡中继链的安全和共识,Phala Network 则聚焦在大规模分布式云计算上;当作为一条独立的公链时,同样实现了共识与计算分离,链上共识,链下计算,并基于可信硬件(如 Intel SGX)提供用户隐私保护。

图 7-1 Phala Network 与 Polkadot

(图片来自:Phala Network)

在 Phala Network 提供的解决方案中有几个重要的战略部署,包括去中心化可信计算网络、Phat Contract、CyberMOD 以及 PhalaWorld。

● 去中心化可信计算网络:Phala 先行网 Khala 网络目前有超过 2 万个计算节点在 Khala 注册,分布在全球 50 多个城市,由不同权属的社区(也有个人)拥有并实际运营,具有充分去中心化特征;其中超过 1.5 万台服务器长期、稳定地在 Khala 运行,所提供的 13 万 + vCPU 计算资源规模在 Crypto 领域首屈一指。并且该网络具备持续扩展的能力,未来部署在 Phala Network 主网上的可信计算节点的数量有望突破 10 万个,可为 Web3 世界提供大规模、去中心化的云计算服务。

● Phat Contract:Phat Contract 继承了智能合约的自我强化和防篡改的特性,同时引入了包括低成本零延迟、支持大规模运算、可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支持 HTTP 访问请求等在内的技术优势,为波卡生态圈以及其他生态系统构建强大的下一代应用程序提供支持,其应用场景包括元宇宙、多人在线游戏、人工智能、渲染服务等。

● CyberMOD:CyberMod 是构建元宇宙游戏的通用模块,其中 NFT 是基本元素,游戏提供了应用场景,而智能合约则负责按规则执行。在 CyberMod 中,区块链系统用户都可以角色 NFT 化,行为可以游戏化,规则可以智能合约化。作为通用模块,CyberMod 大大降低了区块链项目方在元宇宙游戏的开发成本,提升了转换效率,为区块链系统向元宇宙游戏世界迁移提供了规模化的解决方案,将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元宇宙体验,有助于整个生态的良性发展。因此,CyberMod 是区块链系统转向元宇宙世界的桥梁,或将演进为一个通用服务平台,加快推动元宇宙生态繁荣发展。

●PhalaWorld:如图 7-2,PhalaWorld 是在 Bit.Country 数字空间中构建的元宇宙游戏,是通过 CyberMod 打造的应用案例。PhalaWorld 通过叙事化的游戏场景,整合 Phala 生态用户链上和链下的多重行为,生成独一无二的 NFT,以代表用户在虚拟世界中的形象和角色。用户可以通过各种行为堆叠交互决定各自走向及未来,由此打造 PhalaWorld 独特的叙事社区文化。

重要的是,PhalaWorld 不仅仅是一个元宇宙游戏,更是游戏化体验的经济活动。PhalaWorld设计了独特的经济模型,强调资产和数据的所有权、隐私权,激励社区用户为生态赋能,并获取成长价值。无论你是开发者、构建者、社区管理者、团队成员,还是普通用户,都可以定义你的故事和身份角色,发挥各自优势,甚至可以灵活制定策略进行“Play to Build”,为生态发展做出贡献,实现共建、共治、共赢、共享。

图 7-2 PhalaWorld 的实现原理

(图片来自:Phala Marvin Tong)

我们认为,Phala Network 正通过构建去中心化可信云计算网络,灵活且强大的 Phat Contract,通用的服务平台 CyberMOD 以及元宇宙游戏案例,PhalaWorld,向业界展示出规模化的去中心化应用的整套解决方案,致力于为 Web3 加密经济产业化提供大规模、高密度、低延迟、高性价比、去中心化、具有隐私保护的可信计算云。

08//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自 BTC 及区块链诞生以来,争议不断,行业发展历经牛熊,跌宕起伏,但是有其土壤种子总会发芽,有了阳光雨露即使风吹雨打小树苗也会渐渐长大,甚至伸展为参天大树,这是自然的运行规律。

《论语》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意思是只要抓住根本,自然就能把握为人处世、事物发展的道理。《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道”创生万物的过程,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顺其“道”而得以昌盛。

BTC 顺应特定历史背景而生,可谓道生一;而顺其道公链以太坊得以发展,爆发了资产数字化表达及去中心化金融,可谓一生二;而 ETH1.0 的局限性带来了多链和跨链的发展机遇,出现了基于多链形成的区块链互联网,可谓二生三;基于区块链互联网带来的可灵活组合、高计算性能、高性价比、跨链互操作等,必将推动应用创新,应用规模化发展,带来真实的价值创造和持续增长,形成 Web3 加密经济的繁荣景象,此所谓三生万物。

区块链正在以其“道”而呈现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脉络,Web3 加密经济和传统经济或将经历平行发展后在某个时期实现融合,最后万宗归一。作为探索者、实践者,我们乐见其成。


主要参考资料: 


1.陈文,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国际结算》

2.DC,BMLabs,《从 FT、NFT 到 SFT,DeFi 或将开启 Web3 新篇章》

3.“孟岩的区块链思考”,《什么是数字资产》

4.安德烈亚斯·M.安东波罗斯等,《精通以太坊:开发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

5.XU LI,《以太坊的工作原理》

6.Chelsea Jiang,PA 研习社,《Cosmos 深度研报:区块链 3.0,互联网的基础态》

7.DeFi 之道,《详解异构区块链网络三杰:Cosmos、Polkadot 与 Avalanche》

8.DC,“BMLabs”,《通过 Roadmap 解析 Phala Network 全球计算云的战略定位与实施策略》

------------END------------

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了解之用,不作为投资指南。


- 往期精彩看点 -


从 FT、NFT 到 SFT,DeFi 或将开启 Web3 新篇章

身份回归:从互联网上的一条狗到 Web3 的灵魂

TokenPocket:Web3 世界入口,一个正在被创造的自生态服务平台

加密世界破圈寻找价值支撑,NFT 能否推动加密世界通向更深远的未来(下篇)

泡沫破裂加密世界探底,未来发展需要寻求价值支撑(上篇)

打开数字钱包,开启你的未来世界

价值捕获下沉引发投融资范式迁移,投资 DAO 将带给你我怎样的启发?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Wiki
Bluemountain Labs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