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o,出行财经创始人,WEB3 笔记联合创始人
2022 年 9 月 4 日,WEB3 笔记联合 Avatar DAO 在中关村创业大街的车库咖啡组织了一场“从 Web2 到 Web3”的线下沙龙,WEB3 笔记联合发起人、主编 Milo 发表了《从 Web2 到 Web3》的主题演讲,以下是演讲全文:
出身纸媒的我,曾完美错失了 Web2 发展的红利。在感叹跟流量擦肩而过的同时,也盼望着新风口的到来,因此在今年 5 月受到杨朔和艾雨的邀请之后,我就毅然决定跟上他们,去看看 Web3 的风光。
其实,我在答应他们的时候都不知道什么是 Web3,上网查找资料才知道,Web3 的概念也刚刚提出不久,它指的是下一代互联网,即 Web3.0。也就是说此前互联网已经发展了两代:Web1.0 和 Web2.0。
那么他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大神们的解释是:Web1.0 时代,它以内容为中心,人与互联网之间几乎没有互动,如早期的新浪、搜狐这样的门户网站;Web2.0 时代,人开始能够跟互联网进行互动了,互联网的核心也不再是“内容”,它的核心开始向“人”转移,因为人具有数据,同时也生产内容,但人对这些数据掌控却很少,其产生的红利也绝大部分归平台所有;到了 Web3.0 时代,强调“人”为中心,他的一切数据和创造的内容,都归他个人所有。
所以,也正是因此,坚定了我迈向 Web3 的脚步,毕竟我也是一名内容生产者。WEB3 笔记也就此产生。
关于 #微信公众号:WEB3 笔记
WEB3 笔记,它是一个自媒体,但同时也是一部 Web3 的“论语”。我们记录每一位 Web3 创业者的故事和思想;所以,我希望有一天采访到到 Web3 领域的每一位创业者、产品经理和技术大牛。
尽管采访和整理采访录音,是一件很枯燥乏味的工作,因为它不仅要原味还原每位被采访者的思想,还要进行观点提炼,进行删减,留取精华。但这份工作是有意义的。
杨朔总说每个人都对 Web3 有不同理解,并且谁也说服不了对方,具体的商业模式大家都还在探索。但我认为这恰恰是 WEB3 笔记存在的意义,在这样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我能够参进来,去记录他们的故事,帮他们萃取思想精华;同时,这些思想又能启迪后续的创业者。
因此,采访和整理采访录音,也是一个跟被采访者进行观点碰撞的工作,能够丰富和完善编辑记者的思想。基于区块链和 Web3“共创、共建、共享、共荣”的理念,所以 Web3 笔记也决定开放记者编辑岗,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和创业者来体验我们工作的同时,也打开人生的另一面。
Web3 的确具有天然的全球化属性,但在中国的法律监管环境下,WEB3 笔记鼓励所有创业者共建的同时,反对一切空对空的炒作。尤其是从去年开始迅速发展的 NFT 赛道。我们希望 NFT 要跟实体经济相结合,并赋能实体,让 WEB3 能够迅速在国内落地。
但如何从 Web2 快速进入 Web3 的话题太大,这也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因为如果我找到了方法,那我肯定是先拿出产品来惊艳你们。
既然在这里跟大家沟通,证明我们也在寻找,但我们也有一些思考。这些思考也是在采访和写稿过程中不断碰撞出来的,纯技术,我们参与不了,所以我今天讲的更多还是从 NFT 开始。
两个计划:
第一,NFT 的城市游牧计划
NFT 是什么?国内叫数字藏品,有人叫他们数字版权,我认为它有两个属性,一是资产,这个资产是有版权的;二是通证,它具有流通性,是一种数字身份。
所以,我认为将它叫做藏品是不对的,它要线上线下流通起来,而不是藏在我们的手机里或者藏在家里。
但在 Web3 发展的早期,我们让它流通起来,不是让大家炒,因为空对空的炒是没有意义的,它不产生价值,因为价值产生的基础至少要具备两点:一,它被更多人认识,二,它自己具备一定的商业价值。
我们的城市游牧计划,就是要让 NFT 走到线下场景中来,让多人认识我们的 NFT。这些线下的场景包括:商场、咖啡厅,汽车城市展厅等,所以我们国内的 NFT 项目方都能参与到我们的计划中来。让我们的 NFT 在现实世界里先变成一个 IP
第二,Web3 商业巡游计划
这个计划的属性,是为我们 NFT 去进行商业价值赋能的。如现在很多 NFT 项目方没有找到“炒”之外的商业模式不同,我们认为 NFT 必须要跟实体相结合才能体现商业价值,这里有很多的线下赋能的案例,无聊猿跟啤酒的合作,无聊猿跟李宁的合作,以及悲伤蛙正在进行的各种线下授权。
我们的巡游计划,是希望中国的 Web3 项目方能跟我们一起走访或对话实体企业,电子、饮品、服装及汽车企业等。
综上,我们的 Web3 还在建设中,我们的 NFT 在虚拟世界中是无法实现价值增长的,所以我们需要在 Web2.0 中为它打造人设,给它讲故事,让它到现实世界里成长,结识新朋友,然后让它去建设 Web3,具备商业价值。
在未来元宇宙里边,跨界的人才的作用会更加凸显,因为它里边儿复合的效益会更多。我们此前所经历的 B2B,C2C,B2C,C2B 所有的这些商业模式都会在元宇宙里边儿重新干一遍,甚至还不仅是重干一遍。
WEB3 笔记丨编辑部:孙铭训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